美国大雾山“上海文化周”巡礼
2012-04-29海风
海风
这是来自美国的报道。位于美国中部田纳西州大雾山国家公园的大雾山宫殿剧院,乃是上海市文联挂牌的“上海青年艺术家展演基地”。眼下,一年一度的“上海文化周”又来临了。
欢声笑语,济济一堂
2012年10月8日金秋之夜。“上海文化周”在大雾山宫殿剧院拉开帷幕。开幕仪式将由三个部分组成:先是自助餐,后是开幕式,再是节目展。
下午5时许,在节日气氛浓烈的剧院大厅里,自助餐所需的一干器具已经整齐排开,丰盛的佳肴以色香味散发着诱惑。老外们济济一堂,安静有序地静候着。听到“开吃”的号令,他们才缓缓蠕动队伍,很有分寸地挑选食物水果饮料,然后找地方开吃。不一会,就见温馨画面铺陈开来:一个五口之家的白人家庭在地毯上席地而坐,吃得津津有味;一个四口之家的黑人家庭,坐着的站着的跪着的,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还有一群旅行团的年迈团员站着用餐,互相交谈;有的直接带入剧场坐在座位上悠闲品尝,然后把用完的杯盘等放入垃圾箱……虽然有一千多位观众用餐,场面却井然有序纹丝不乱。在候餐队伍中,我们还看到了赛维维尔市市长阿切力先生、商会主席麦考斯基女士、旅游局代表琼斯先生等。他们是作为贵宾被请来的,可是他们像主人一样,招呼着大伙,亲切温馨……
开幕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一一介绍嘉宾。首先被请上台与观众见面的是来自上海文联的艺术家代表团成员,然后由代表团团长和赛维维尔市市长、商会主席等分别致辞并互赠礼物。整个过程中,主持人用诙谐幽默的语调调度场上气氛,剧场氛围非常热烈。紧接着是上海艺术家的“民族风”文艺演出,排箫演奏家顾剑楠的一曲独奏《远方的思念》意境悠远,箫声一响,立刻让观众凝神屏气,鸦雀无声;然后是京剧演员杨亚男表演的《小放牛》,其刀马旦的形象一亮相,就赢得一阵热烈掌声,艳丽夺目的京剧服饰和唱念做打的表演,不时引来老外观众的鼓掌;尔后是琵琶演奏家周韬的连奏:慢板彝族舞曲和快板《送我一枝玫瑰花》衔接自然一气呵成,激越的琵琶声声,让气氛逐渐升温。再接下来,是一整场的中国杂技大餐:彩碟飞舞、空中飞人、惊险耍铃、芭蕾魔术……看得老外惊呼不断,喝彩连连。整场演出,欢声笑语,济济一堂。
“文化周”已成“保留节目”
一年一度的“文化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我们不妨将镜头移到2009年8月8日晚。当日,由上海市文联和美国恒创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上海青年艺术家展演周”在大雾山宫殿剧院隆重开幕。开幕式上,赛维尔郡郡长赖瑞瓦特先生、赛维维尔市副市长戴尔卡先生和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代表团团长程海宝以及美国恒创演艺公司总裁暨首席执行官、节目制作人赵力志共同为“上海青年艺术家展演基地”揭牌。从此,这块金色铭牌就挂在剧院的显著位置,展示着上海市文联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身影。
从那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上海艺术家参与到“文化周”的活动中来。第一年的展演周,由“民族风”文艺演出、“海派书画”美术作品展、“今日上海”摄影图片展三部分内容组成。而今年的文化周,前两项依旧不变,此次“海派书画”展出的是来自上海大学的画家林矗先生的系列山水国画,虚实相间,意境深邃;为了让美国观众更好领略中国画的魅力,画家还在色彩和技法上做了微调,增加了观赏性,受到观众的喜爱。
在此番的“文化周”开幕仪式上,赛维维尔市市长说,田纳西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大雾山又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旅游度假区。他感谢上海艺术家来这里举办展览和演出,使来自美国各地的观众有幸目睹精彩的东方艺术,也大大促进了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他希望这样的文化周能够成为当地长期开展的特色文化项目。
这也是上海文联的心愿和共识。通过借助海外华商和国际友人的文化商业网络,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在国外重点地区搭建面向当地主流社会并能充分展示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最新成果和青年艺术人才的文化交流平台,正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举措之一。除了美国大雾山,上海文联还在德国汉堡建立了展演基地。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走出去”的步子将逐渐加大。
开拓与践行者赵力志
说到“走出去”,自然绕不过赵力志这个人物。尚在1996年,他带队去美国演出杂技时,就逐渐萌生了占领美国杂技市场的念头。美国的马戏杂技市场非常活跃,不但有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还有美国本土的马戏团,比如最有名的美国玲玲马戏团,还有一些美国其他的民间马戏团。一般的杂技团演出一场至少有大概从八千到两万美金的收入,但是中国的杂技团出去演出,由于必须经过中介,在层层盘剥后,最后到演出团手里的钱,可能就减去了一个零,甚至更低。有市场意识的赵力志当时想,既然美国的杂技演员蛮富有,杂技在美国市场的报价也很高,我们为何只能做“杂技农民工”呢?中国人的杂技,在世界杂坛上屡屡拿金奖银奖,可为什么一到演出,就换不回真金白银呢?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够去做“第一手”的演出生意,不是就成了开拓海外文化产业的“吃第一个螃蟹者”吗?
有了这个意识,他开始留意并发现机会。1998年,他锁定了“布兰森”——这个在美国中部、处于阿肯色州和密苏里州交界处的“小地方”。别看它是“乡下”,却是除了拉斯维加斯和百老汇之外的“美国第三大娱乐之都”。布兰森远离东西海岸,外来文化交流很少,他那里的53家剧院里还没有出现过中国杂技的表演。赵力志有信心,中国杂技一定能够征服老外。于是他直接租用剧场,开始了“第一手”的驻场演出。但是刚开始,由于不谙市场,也无钱打广告,居然出现了演员比观众多的情形:第一天的演出,20个演员,15个观众。面对此景,赵力志曾想以退票给观众收场,但与之合作的美国魔术师科比告诫他,你不能这么做,观众再少也得坚持演出,他说我在第一场演出的时候,只有一个观众,我科比就是面对着这样一个观众,我走下台去,在他的面前和他一起演完了第一场演出。赵力志觉得科比的说法很有道理,就打起精神开演了。老美观众看完了以后,非常感动,情绪非常热烈,说我们终于在这个城市看到了真正的中国杂技表演,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后来,观众越来越多,甚至经常满座。这些经历,赵力志在央视《小崔说事》与崔永元对话时,激起一片赞叹。
在经过市场的摸爬滚打、特别是转制之后,现在身份为新上海马戏公司(美国)总裁的赵力志带着团队在布兰森站稳了脚跟。作为担任着上海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职务的他,始终不忘肩上承担着宣传中国、宣传上海的天职:在每天演出之前,他给老外观众播放《今日上海》视频,让美国人了解一个繁华而现代的上海,了解这支团队的上海背景。他还策划了“领养中国儿童联谊会”这样一件事情,把6月1号定为领养中国儿童日,他和每个州的领养协会取得联系,告诉他们,你们所领养的中国儿童终身免费可以到新上海剧院观看中国杂技演出。这既是善举,也是一个高招:美国家庭领养了八万个中国孩子,父母带孩子来看演出,就带动了上座率。写到这儿,笔者忍不住要告诉读者,在此次“文化周”活动上,就看到好几对美国夫妇搀着穿小旗袍的中国孩子的手,满面笑容地走进剧场。当然,这是在田纳西州的大雾山宫殿剧院——赵力志后来开拓的又一个主战场,如今挂牌成为上海文联的海外演出基地。
人们经常谈论中国文化走出去,但由于水土不服,成功的案例很少。开拓与践行者赵力志的海外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背靠祖国文化资源,深潜他国市场深水;唯有尊重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才能长袖善舞,舞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