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29张静萍
张静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就在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实有企业总数为1191.16万户,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1%,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0%左右,新增就业机会中有85%以上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的60%,为各级地方财政提供了80%左右的收入来源。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大约70%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中小企业。在市以下经济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更高,已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柱。 但是,因为政策、资源、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的特征:中小企业资产规模相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小很多、财务信息对于外界也不甚透明、经营上的不确定性很大、承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弱,加上自身经济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特殊性。特别是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多的依赖内源融资;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中小企业也对债务融资更加依赖,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因此,研究探讨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建立适合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制度,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企业资金有限,融资成本高。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发展离不开各个方面资金的支持。想要获得充足的资金,如何融资便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筹集资本始终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近年来,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但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融资成本包括融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较少,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相对较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大型企业来说就较高。
2.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大致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一般单笔贷款规模较小,无法承担相对较高的贷款的固定成本。加之,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国家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都有严格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而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又因为存在难以控制二板市场的高风险和主板市场发展欠佳等状况未能建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直接关闭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大门。间接融资则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由于企业自身,金融体制,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完善,不规范问题,导致缺少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大企业一般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即使愿意,往往也会收取较高的担保费用,加大了融资的成本。许多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部分甚至被迫无奈,只能求助于个人高利贷。这为企业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完善,信息不透明。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仅有三成左右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而七成左右企业发展能力有限。中小企业高比例的倒闭风险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特别是在我国贷款利率存在管制的状态下,银行面临的风险在利率上得不到完全补偿。加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这也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对其还款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使得传统的贷款分析技术失效,加上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借贷契约的执行,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的现象非常突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在资本市场顺利进行直接融资。
2.企业内部制度不规范,信资差。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内控制度不严,报表账册不全或者存在多套报表现象,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而且,企业经营者普遍信用观念淡薄,欠息、逃债、赖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致使融资成本变高的局面。有些中小企业不仅资信差,更重要的是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也不对称,这是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得不到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很难反映企业真实情况,这样银行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没有办法控制贷款风险,为了规避这方面的风险,往往选择回避对中小企业贷款,使得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度加大。
3.银行体系垄断,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的自主权。我国金融体系效率较低。若从所有制结构看,尽管我国银行业的所有制形式有国有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四大银行也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如果将国有股直接控股的银行一起进行统计,90%以上的股权属于国有。这一所有制结构使国家实际上对银行业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责任,导致了银行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银行体系垄断,缺乏创新,结果是银行业不良资产非正常积累,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效率较低。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社会资金资源错配严重。近年来,国有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上收了基层的信贷审批权,集中力量支持“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分支机构无放贷自主权,这虽然对规范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4.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乏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由于中小企业承担着解决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持社会稳定等社会职能,因此政府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就应成为政府解决信贷市场失效而提供的公共产品,从而有助于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是, 目前我国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的对策思考
1.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中小企业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只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熟悉金融政策、拥有金融知识,更好地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才能争取更合适、更快捷的融资方式。企业要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在产品市场饱和之前及时进行更新技术、改造设备,让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健康的发展。企业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观念,增强重合同、守信誉的自我约束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如今,仍然有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信息不透明,资信不高等,许多中小企业甚至缺乏足以让财务审计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是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完善的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业务、假报表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同时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并且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3.建立多样化、畅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存在难以控制的高风险,直接关闭了直接融资的大门。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很难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妨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设计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和辅导体系,严格规定上市企业的经营机制条件,拓宽技术含量高、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放松发债企业规模限制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适当放开发债利率、丰富债券品种,鼓励经营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优质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开展创业投资,推动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从而开辟畅通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