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旮旯地长出绿油油的核桃林

2012-04-29

果农之友 2012年12期
关键词:核桃林低产核桃树

在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的大片核桃林地里,核桃种植大户杨祖翠一脸兴奋地指着绿油油的核桃林对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说:“全靠低产林改造项目、核桃产业和林业技术这3个方面给了我创业的机会。”

曾经这里长满了杂灌木,村民都叫这块地是“石旮旯地”。2008年,杨祖翠知道林业部门要大力实施低产林改造工程,她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承包经营这块林地,让这座“无娘管”的石头山变成满山青翠的“金山”。她的想法得到了当地领导的支持。

38岁的杨祖翠依托低产林改造项目,紧抓林业产业化良机,致力发展核桃。目前,她已建成核桃基地127亩,是全村最大的核桃种植户。

昭君镇响龙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人们靠广种薄收维持生计。2008年10月,杨祖翠从电视中看到种植核桃致富的好政策,便心头一动,响龙村的土质正适合种植核桃。为此,她想到村后山有一大块闲置灌草地可以用来栽核桃树。得到村委支持的杨祖翠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租用了林地,又费尽周折,筹集资金按低产林改造项目规程高标准建园。她组织了20多人的劳务队,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整地挖大穴、壮苗来栽植、科学抓管理”的原则,开始兴建核桃林。

2008年冬,杨祖翠和丈夫扛起锄头,一锄一锄地开始整地。10多天过去了,她的手磨破了,可是整好的地才只有一小片。丈夫劝她说:“这太累了,不如我们开诊所去,免得受这份罪”,可杨祖翠却说:“你倒说得好,哪能半途而废,要干就干出个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百亩荒地达到了核桃建园标准。此后,她又投资5万元,用于整地建园,为核桃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冬,当第一批核桃苗栽好后遇到了天旱,杨祖翠请来10多个人与她一起从山下背水抗旱。往返一趟要一小时的路程,然而她丝毫没有退却,每天给每一棵树苗都浇上了水,她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摇三晃地往山下走。

为了进一步实现打造核桃种植专业村的发展战略,杨祖翠决定改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群众抱团发展闯市场。她成立了响龙村核桃专业合作社进行核桃种植、管理和销售,还依托低产林改造项目,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随着核桃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入社了,土地使用价值也成倍增长。目前,响龙村核桃种植已达1500多亩,还带动了周边50多家农户发展核桃种植业。全村昔日闲置的林地,现已逐步改造种上了核桃树。

兴山县林业局的林业工程师经常为农户提供科技上门服务,手把手地实地指导杨祖翠如何科学种管核桃树,为她解除了后顾之忧。昭君镇林业站不仅在技术上为杨祖翠提供支持,同时还将低产林改造项目倾斜于她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提供扶持资金1万多元。

在实施核桃产业建设过程中,杨祖翠鼓励其他村民利用低效林地改造多种核桃树,带动了全村90%以上的村民从事核桃种植。目前,全村95%的核桃树开始挂果,杨祖翠和社员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据《中国绿色时报》)

猜你喜欢

核桃林低产核桃树
塔河夜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走出核桃树不能冬剪的误区
核桃树育苗及嫁接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核桃林下套种魔芋栽培技术
有路总能 走下去(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