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贴“三伏”,冬贴“三九”
2012-04-29常怡勇
常怡勇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介绍三伏贴的文章,反响热烈,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咨询具体使用事宜,并与我们分享使用心得,就连杂志社几位小编也积极参与其中。
与“三伏”相对的,自然就是“三九”,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那么,既然有三伏贴,有没有三九贴呢?
答案是有,三九贴不仅存在,作用还不小,并且与三伏贴遥相呼应。
一年之中最冷的“三九”天就要来了,各地中医院或中医科都在积极准备“三九贴”,很多患者也在提前预约挂号。大家如此追捧“三九贴”,它有何作用呢?且让我们从它的原理说起。
内病外治,扶助阳气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具体来说便是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编者注:就最近而言,这3天分别为2012年12月21日、2012年12月30日和2013年1月8日),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的治疗后取下,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九”即为冬至后的3个9天,共计27天,是全年天气最冷、阴气最盛的时段。祖国医学认为,“三九”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所谓“阴极而生阳”的时段,也是人体阳气(即正气)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十分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三九”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此时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和“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扶助人体阳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目的。
常用来制作三伏贴的中药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等,用法如前所述,至于用药穴位,则可选择天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膻中(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肺俞、膏肓、肾俞等。
主治呼吸病
三九贴既然在三九天使用,理论上来说,凡是冬季易犯的疾病均可选用,但实践中应用最多、疗效最好的还是呼吸系统疾病。
这是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是冬季最易发作的疾病,患者最多,反复发作,呼吸系统与大气相通,最易感受寒冷之邪。而穴位贴敷所用的温通辛散药物,通过穴位贴敷能通达肺气、宣泄宿疾,使药物直达病所,即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草药为主要组成成分贴敷相应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肺络,可起到清宣肺气、健脾益肾、止咳平喘、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减少来年再患病的几率。
呼吸系统疾病常使用抗生素,一旦使用不当形成滥用,将使机体的呼吸系统黏膜屏障受损,人体正气不足,难于抵御外邪侵袭,而穴位贴敷能通过扶正固本,调节免疫,扶正祛邪,抗御疾病,体现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具体包括儿童和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咳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体质虚弱、阳气不足引起的怕冷、腹痛腹泻等多种病症。此外有的地方还尝试应用三九贴治疗关节疾病,不过疗效有待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三九贴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内病外治之法,和众多外治法一样,不能包治百病,有些医院过度夸大效果和盲目扩大适应范围,这是很不科学的。
没贴“三伏贴”,也可贴“三九贴”
现在大家知道,既有三伏贴,也有三九贴,那么,它们是否需要配套使用呢?
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3年为1个疗程,期间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最好都要按时贴,这样效果才好。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夏天没赶上贴敷,或中间有一两次没有贴,虽然这样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下一次贴敷,疗程仍应坚持贴完。
使用戒律要牢记
要使三九贴安全有效,下面的戒律请一定牢记。
有些情况不能贴
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高热、心绞痛、局部皮肤溃烂、孕妇、2岁以下儿童、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不宜贴敷。由于有些贴敷药物有磁性成分,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也要谨慎选择。
最好到医院贴
不少患者或家属图省事,到医院买了膏药拿回家自己贴,这是不对的。因为目前不少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都使用自己研制的敷贴,其组成和适应证并不完全相同,只有去医院,医生才能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药,贴在不同的穴位上,才更有效。
辨证取穴也是重中之重,取穴是否到位影响治疗效果,切不可贪图便宜到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接受治疗,而患者在家自己贴,取穴很难保证准确。所以,患者最好到医院去,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贴。如果确实想自己在家贴或不方便出门,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并对照穴位图来贴,使用前最好能先咨询医生。
日期和时间
不管是“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或一伏当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如果有事错过了一两天,也不要就此放弃,补充贴上也是可以的。至于贴敷时间,一般小儿为0.5~2小时,成人为2~4小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贴敷时间,如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皮肤虽微痒但感觉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
不良反应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立即取下药膏即可,一般可自行痊愈,禁止抓挠,也不宜擅自涂抹药物;如出现起疱,小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大水疱可用消毒的针或者注射器抽出来后涂红霉素软膏,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他
贴敷期间应忌烟、酒及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鲜,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穴位贴敷前最好先洗个澡,贴敷当天及治疗期间,最好不要洗澡,这是因为接受完治疗后全身毛孔张开,此时洗澡,寒凉邪气易侵入人体,容易化痰生淤,阻淤经络而导致病痛发生;注意保暖,贴敷当天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同时切记不宜做剧烈运动。
编辑/李宇杰jtyy67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