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2-04-29余骏李永宁
余骏 李永宁
【摘 要】 如何加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是当前我国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方高校过度负债现象严重而财务管理能力严重“平庸”的现实之间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其次高校要转变理财观念,加强财务治理机制改革,强化绩效预算管理,注重财务队伍建设。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债务; 财务管理绩效
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债务负担过重、办学成本畸高、办学风险过大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维护和促进高校稳定、社会和谐,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对我国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必须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有效规避地方高校财务风险,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一、严峻的现实
(一)地方高校债务负担过重,债务风险过大
“九五”以来,我国各地方高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了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新校区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各高校也普遍形成了大量的债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以江苏省教育厅的一项调查为例,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属61所地方普通高校的各类债务总额为25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为213亿元,生均债务额达到了2.88万元,2010年各高校仅利息支出就高达20亿元。巨额的本息支付,使众多高校资金周转压力日益加大,债务风险日益加剧,尤其是一些债务较重的高校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及产生不稳定因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影响了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校组织收入能力较弱,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较好的财力保障直接维系着高校的发展和全校师生的待遇,积极开拓经费来源,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也是难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体制,但地方高校组织收入的能力依然较弱,收入来源主要是依赖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大部分高校依靠科技服务、社会服务筹资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科研和市场脱节,成果转化水平低;缺少主动策划、积极开展社会捐赠的意识,缺乏主动募捐的积极性、主动性;许多高校对学生欠费问题重视不够,催缴工作不力,学生欠费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学校资金的正常运转。
(三)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办学成本畸高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一方面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成本控制意识不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有些学校未能统筹配置资源,设备闲置和重复购置现象比较突出;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可行性论证和跟踪管理,设计与使用脱节,建设成本偏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到位,结账不结题,经费随意开支现象严重;资源低效配置,各种重占有轻共享、重购置轻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高校办学成本畸高,财力日益紧张。
(四)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刚性不强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有些地方高校预算编制虽然细化到了具体项目和内容,但预算编制不全面,没有涵盖学校的全部资金收支;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论证和量化分析,缺乏统筹安排,缺乏对学校整体经济行为的导向作用;预算执行刚性不强,透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奖惩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日常无预算、超预算或变更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五)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监管措施乏力
目前有些地方高校尚未真正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大额现金支付、违规入账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已经制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一些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严谨性,对许多项目的调研、论证和决策等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监控,致使学校决策容易发生失误,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理财观念落后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财务活动的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些都给我国高校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传统的理财观及体制机制的原因,很多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基本理论、财务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等方面都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已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路径的选择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1.深化高校财务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政府应进一步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使高校各级领导在经济活动中都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同时要加快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制定相关产权政策,界定并落实高校的产权关系,并明确权责,以解决“所有者缺位”下,高校产权不清、经济责任不明等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高校办学效益提高的制度根源。
2.积极构建防范地方高校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政府一方面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地方高校化债控债办法的各项规定,明确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加强激励引导,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拨款制度,引导高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一是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以强化高校经营理念,强化教育成本控制机制;二是要积极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完善高校社会捐赠和基金制度,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高等教育,解决地方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紧张问题;三是进一步规范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办法,不断提高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效益;四是健全和规范高校对外投资决策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规定,不断提高高校对外投资的决策效益;五是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基础规范化水平。
4.推进高校法人治理改革,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法人治理的经验,在地方高校中尝试设立校董事会、校理事会等决策机构,并倡导“教授治学”,鼓励高校设立教授委员会作为学校学术决策机构,以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淡化高校管理的行政色彩。
5.进行总会计师改革试点。为从根本上加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增强地方高校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在地方高校中进行总会计师改革试点,总会计师直接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高校履行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职能。
6.加强高校党政负责人的办学理念、办学素养培养,增强其“经营学校”的意识和能力。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地方高校党政负责人的财务管理能力培训,改变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党政负责人整天沉浸于学科建设、博硕士点申报等日常琐碎事务以及沉浸于学术课题研究的现状,不断增强其“经营学校”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校要加强财务治理机制改革,强化绩效预算管理,注重财务队伍建设
1.加强财务治理机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益。面对目前债务负担过重,债务风险过大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财务治理机制改革的重心应逐步转移到重视办学经费筹措、重视办学成本控制和重视财务风险防范上来。一是要深入挖掘潜力,不断增强筹资与协调能力。除了继续加强对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力度外,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政府财政性资金,尤其是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对高校经费的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社会捐赠,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争取各种社会捐资助学资金、产学研合作资金等,以缓解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压力;二是要进一步控制高校人员经费支出和行政后勤支出,加强对高校大宗采购项目和基建项目的跟踪管理,堵塞维修、基建、设备采购等环节的漏洞,杜绝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建设,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降低隐形消耗,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建立多层次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2.强化绩效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益。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一,高校要确立大收大支的财务预算理念,要从学校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体原则,统筹安排学校各项资金,全面反映学校收支总体规模;第二,要选择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按照“整体统筹、服务发展、保证重点、注重效益”的科学理财要求,严格压缩行政性开支,优先保证人员经费支出,重点支持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第三,在预算执行中,要不断提高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严格预算执行,审慎预算调整,强化预算监督,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3.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为增强高校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通过对高校资金来源、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评价,来对高校财务管理效益进行定量评估,为高校领导进行决策和追踪问题提供翔实的数据,从而提高高校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4.加强化债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地方高校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在于“大楼”,在于“大师”的理念,坚持走内涵提升的道路,同时要增强化债责任主体意识,充分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通过“短改短”、“短改长”等方式,不断优化存量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注重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加强地方高校财务队伍建设时,首先,必须转变地方高校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增强其竞争观念、风险观念、信息观念、“网络财务”观念等新型的理财观念,以增强其对财务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利用能力;其次,要优化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财经法规和财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
三、结束语
提升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建立控制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保障,又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努力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高校管理层乃至所有财务人员转变理财观念,加强财务治理机制改革,强化绩效预算管理,注重财务队伍建设,切实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萍,康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开发研究,2010(5).
[2] 朱荣.高校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化解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0(4).
[3] 魏春红.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整体绩效偏低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