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与管理对策
2012-04-29王琳刘凯
王琳 刘凯
摘要: 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学习质量的提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析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内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学业不良管理对策
一、引言
从1963年Kirk首次提出learning disabilities的概念后,各国便开展了关于学业不良的研究。学业不良,在我国教育实际较普遍采用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业成绩未达到各年级各学科教育所规定的及格标准者”。[1]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专业承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业效能感等方面探讨学业不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二、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
1.专业承诺较低。
大学生专业承诺,是大学生认同所学的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反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喜爱,并愿意付出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2]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直接关系到学习兴趣,大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承诺高,才会对本专业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具有学业坚持性,在学业中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然而目前大学生进入高校时,很多是因为职业导向或者受他人影响选择了本专业,而导致专业承诺较低,不喜欢本专业,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导致学业不良。
2.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反映着学习者的需要、目标与追求,是影响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3]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着一系列的子系统,如自我评价子系统、目标子系统、归因子系统,等等,它们反映着动机的不同侧面,对个体的学习活动发挥着一定的动力作用。[4]由于学习动机具有这种动力特征,便会对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及其结果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学业不良的大学生与非学业不良的大学生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他们的内在动机不如非学业不良的大学生。这种学习动机的差异导致一些大学生学习时动力不足,进而导致学业不良。
3.学习策略不当。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的核心是学习具有计划性。根据学习策略覆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1990)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自管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可以看出,学习策略不当不仅仅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策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学业不良。
4.学习归因不当。
归因风格往往表明了一个主体对他所取得的成就或遭受的失败、挫折的态度和看法,即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主观努力等内部因素,还是归因于运气、外来帮助或事情的难度等外部因素。[5]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往往倾向于将考试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因素,如缺乏能力;而把考试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如运气较好。这种归因方式长期存在,便会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并导致学业情绪不良,加剧学业不良。
5.学习效能感低。
自班杜拉(1977)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6]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等方面。学业不良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低于非学业不良的学生,导致在学业坚持性和学业努力程度等方面造成差异,影响学业成绩。
6.学业情绪不良。
学业情绪这一概念是德国心理学家Pekrun等人在2002年明确提出的,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设计的所有与教学、学习过程、成就等有关的各种情绪体验。例如学习过程中的兴奋,成功后的自豪,以及与考试相联系的焦虑,等等。[7]学业情绪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类。消极的学业情绪主要包括愤怒、焦虑、失望、羞愧、厌倦等。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学业情绪不良会导致学业不良,并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7.学业适应性差。
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调整自我,以顺应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要的能力,它包括个体对外适应的对内调适的双过程。[8]学习适应性包括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技术、学习自主性、学习环境适应、教学方式适应、学习内容适应等七个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9]大学是一个与高中不同的环境,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都有不同,不同的学生学业适应性不同,学业适应性差的大学生便会导致学业不良。
三、大学生学业不良的管理对策
1.重视学习适应方面的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人认为对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指导仅限于大学一年级,并且大部分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适应大学生活,其实不然。大学生被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积极主动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是不同的。高校注重在大学初期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指导,不仅会缩短适应的时间,而且会避免由于适应不良导致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以及学业上的不适应和排斥。当学生刚刚从高考走过,进入陌生的大学生活,难免迷茫和不适应。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做好指导,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问题。
2.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恰当的学习动机。
培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即提高专业承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可以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本专业,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平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式和就业方向。同时要注重通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树立人生目标。当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兴趣时,才会具有学业坚持性,在面对困难时才会更积极地解决困难。而大学生的学业动机包括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适应今后社会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外驱力。[10]对学习有兴趣,学习主要是为了自我提高,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机便更持久。但是也要注意,学习动机并非越高越好。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于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而言,动机水平在中等的时候学习效率最好。
3.提高学习自我效能,形成恰当的归因风格。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11]在探讨归因风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发现,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不仅仅是由先前的活动结果本身和他人的评价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人们的对先前活动结果和他人的评价做出什么样的归因决定的。[12]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当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便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当个体将成功或者失败都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时,自我效能感不会受到影响。可见,归因风格会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因此,在学业上,要注意对大学生学业归因的引导,使之能够恰当地面对学业成败,保持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进步。
4.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
学习策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和训练提高的。其训练的主要方法有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式学习模式,在训练时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但是要注意学习策略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而单独训练。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利用学习策略的前提,在训练学习策略时,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并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为学生提供可以效仿的程序,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其有意识地内化学习策略。只有学习策略被接受并且内化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时,才会促进学习。
参考文献:
[1]沈烈敏.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88-91.
[2]吴剑琳,周明旺.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兴趣与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研究[J].校园心理,2010,8,(2):97-99.
[3]李燕.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汪玲,郭德俊.元认知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829-833.
[5]宋海燕.对高校差生现象的思考[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10-125.
[6]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18-1222.
[7]赵联防.大学生学业情绪、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8]王华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9]张华玲,葛明贵.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其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71-73.
[10]杨渝川,王卫红,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67-72.
[11]谢纷晖.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
[12]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