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爱尔兰“鬼城”
2012-04-29佩特罗克·特拉劳尼
佩特罗克·特拉劳尼
普通的一个工作日,早上10点钟。但是,在这儿下火车的只有我一个人。火车站呈光闪亮,有5个站台。但多数时候,每小时才只有一班火车。
自动检票口大敞着,我走过的时候,一个孤零零的工作人员从售票小屋的深处对我点了点头。
下了台阶,看到一块刻着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亚当斯镇火车站,2007年4月16日,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剪彩。
是啊!2007年4月,那段乐观岁月中最后的一段。当时,空气中仍然弥漫着希望。但随后不久,所谓的“爱尔兰之虎”经济出了毛病,再往后,病症几乎恶化到了不治的地步。
亚当斯镇,代表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的经济持续增长年代的宏图大志。都柏林快速地富裕起来。
跨国公司招兵买马,新公司不断开张,东欧的经济移民大批涌入,爱尔兰“海归”也回来赶搭凯尔特梦想快车。
都柏林人口迅速增加,需要新建住宅。所以,1998年,政府批准了打造一座新城的计划。首期修建10万套住宅,计划容纳2.5万人。
安 静
新镇的选址也很上乘,沿着主要铁路干线的绿地,距离都柏林只有15分钟,附近一条公路干线从都柏林直通爱尔兰西北部。
2006年,爱爾兰盖房热的高峰,第一批住宅上市发售。
那时候,要买房的人昼夜排队,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开盘前两天,即售出330套住宅,其中一半以上的买主都是初次购房者。
带我参观样板房的中介穿着考究、入时,她递给我一份印制精美的小册子,上面印着的口号高呼:亚当斯镇,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问她:“生意怎样?”她承认:“进展缓慢。”现在,四居室的新型排屋(townhouse)起价是21.5万欧元。房地产市场崩溃前,类似的房子卖价要50万欧元。
窗外,下一批住宅修建地点上,仍是木板围起来的“储藏室”。旁边停着一辆小货车,一位保安坐在车里盯着我。
我继续问:“下期工程什么时候动工啊?”陪我看房的中介最开始有点犹豫,但是不久,当中介所需要的乐观职业心态占了上风。她点点头,说道:“我希望,也就是今后几个星期之内吧。”
“住在这儿什么感觉呢?”
她回答说:“安静。非常安静。”
眼下,只有1200套住宅中有人搬了进来。其实,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一点儿都不用担心。旁边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附近,“长颈鹿幼儿园”中也有不少学龄前儿童。
但是,沿着小镇的街道转一圈儿,却看不到多少生命的迹象。
除了一个邮递员、两个修理便道的工人、一个孤独的跑步健身者,大街上空空荡荡。
火车站的大喇叭广播声偶尔随风飘过,提醒没影儿的乘客“快车就要进站了,靠边儿站”。广播声,才打破死一样的沉寂。
这个地方,感觉更像是美国郊区,而不是忙碌的爱尔兰小镇。
回 报
最初搬到这里来住的人被告知,他们的“吃螃蟹”精神肯定会得到回报。这里将有50家商店、9家餐馆、两间酒吧。但是到现在,小区服务设施仅有唯一的一家便民小店、一家理发店和一家比萨饼店。
原来宏大的计划还包括4个公园,为居民提供田园风光;有露天咖啡馆儿环绕的现代化大图书馆;有8个放映间的电影院。
一所半途终止的建筑工地旁,堆放建材的木棚子上贴着招贴画。画上,是5个带着游泳镜的小朋友。
“亚当斯镇年度报告”用十分理智的语言描述了小镇没有游泳池的事实:“2008年批准修建运动、娱乐场馆。目前还未动工。”
但是,亚当斯镇确实也有一种小区感。这里,也许没有教堂,但是却有一家“盖尔人田径协会”俱乐部,还有步行、自行车小组等。
“亚当斯板球俱乐部”的成员名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南亚裔姓名;其中一所学校开办了英语补习班。这都反映着爱尔兰也正在走向文化多元。
暂 停
虽然已经竣工的住宅只占计划的10%,但是,这些住宅看上去都非常漂亮,也很结实。新房设计很现代,但也汲取了都柏林乔治亚建筑风格的遗风。
从印度的昌迪加尔、到香港的荃湾、英格兰的米尔顿凯恩斯,世界各地许多新建城镇都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自己的身份,受到当地居民的爱戴。
返回亚当斯镇火车站,沿途,看到充满希望的招贴画、空空荡荡的自行车停车点,我不由得深思,亚当斯镇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如同现在爱尔兰生活的许多方面一样,好像,有人按下了“暂停”钮,亚当斯镇也在等候着下一个机会。
但是,未来,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