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2012-04-29杨金婷
杨金婷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变得更加多变和难以预测,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应对措施,制定相应策略,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转变银行经营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我国的银行要按照商业化银行的模式进行改革,就是要把我国的银行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真正的商业银行,其核心就是利率是市场化的,由市场力量来决定利率水平的大小。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一、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现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199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利率的市场化;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和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9年7月,中央银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借款利率;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2004年10月,人民银行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包括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同时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2006年9月,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称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SHIBOR正式运行。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转贴现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也就是说,除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外,其余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处于社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地位,一旦完全市场化之后,有利于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也有利于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加大了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又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的制定权和调整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严格控制的,商业银行只是利率的被动接受者,是不允许为其金融产品定价的,其自身不存在利率定价问题。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拥有了利率的制定权可以自主定价,这样可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业务风险程度、经营管理策略等,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目标收益、同业竞争等因素,灵活确定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化价格策略;同时,商业银行的竞争方式将由非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资金价格将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以往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不能满足其经营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调整经营战略和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贷款市场的动态,根据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经营特点,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提供贷款所需要的资金成本、违约风险、手续费、管理费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各自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三)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西方一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利率放松管制后的近20年内推出的金融工具高达上百余种,为金融业创新了经营方式,使融资和筹资更加灵活方便。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用途是规避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存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存贷利差收入在银行的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多,而非利差收入所占的比例极低,甚至是百分之二。存贷款业务与利率密切相关,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减少。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非利差收入业务,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四)使银行的利润减少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对存款利率上限管理、放开下限;对贷款利率下限管理、放开上限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拥有了利率的决定权可以自主定价,银行之间在存款和贷款领域的竞争将加剧,既包括国内银行的竞争也包括外资银行的竞争,外资银行的进入所带来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理念,将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各银行为了争夺储蓄资源会展开利率定价的竞争,存款利率必将逐步提高;而对优质贷款资源的争夺,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利润减少,盈利水平下降。
(五)使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长期受到管制的利率一旦放开,在短期内会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之后会随市场行情不规则地波动。根据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上升几乎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在2000年9月1日,大额外汇贷款利率放开后,该利率就小幅上涨了10%。因此,利率的上升和利率的波动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增大,利率波动的增大,将会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风险加大;会使收益曲线发生变化,使收益曲线风险加大;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基准风险加大;使银行业务中隐含期权的价值更高,增加了客户提前支取存款或者提前归还贷款的可能,使选择权风险加大。
(六)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
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当利率上升之后,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逆向选择效应是指当利率上升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倾向于把贷款投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这样,那些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借款者愿意支付高的利率而获得银行资金。而那些具有偿还能力且风险较低的借款者没能力或不愿意支付高利率而退出信贷市场,优质贷款人被劣质贷款人逐出信贷市场。逆向激励效应是指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为了支付高额贷款成本倾向于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借款人为了获得高利润只能将资金投向投机性很强的高风险行业。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效应导致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效应又会导致投资和总体经济活动水平下降,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拥有了利率的自主权,商业银行之间存贷款业务的竞争将由非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格竞争。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利率管制政策,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对资金定价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利率定价的经验和能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提高资金定价能力进而提高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首先,加快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其次,建立分级授权的金融产品价格决策和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存款定价机制;改进贷款定价体系;建立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机制。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严重依赖利差收入,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减少,收益减少。中间业务既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又不占用资金,是银行非利差收入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改善银行的收益结构、降低利率风险。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降低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
(三)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通过在其自身内部采取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能促进银行高效率经营,不断提高收益。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一是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利率风险管理和决策职能;二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执行风险衡量、监督和控制职能,并与银行的其他业务部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利率风险头寸,评价风险控制工作、提出风险控制方面的建议;三是要建立利率风险管理部门与银行经营部门和高级管理层职责的有机联系。
(四)建立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的利率风险衡量需要准确、及时和全面的基础数据和信息,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建立了先进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分析、加工和处理能力,对各种利率数据进行统计,把每类业务利率的历史数据及其他详细交易情况统计在信息系统里,以该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各种分析,促进有效的利率风险衡量。
参考文献
[1]解川波,尹志超.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郑良芳.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新金融,2002年第6期.
[3]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