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借鉴

2012-04-29叶春涛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4期
关键词:科技

叶春涛

[摘 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产业化,整体性的特征。美日德三国中小企业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培训,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研究开发,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更新设备,中小企业应该树立科技创新主体意识,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经验

一、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美国国会2001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

(1)美国

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

(2)英国

质的规定:市场份额较小;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量的指标:小制造业:从业人员在200人以下。小建筑业、矿业:从业人员在25人以下。小零售业:年销售收入在18.5万英镑以下。小批发业:年销售收入在73万英镑以下。

(3)欧盟

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且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欧元、或者资占年度负债总额不超过2700万欧元、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的股权。其中:雇员少于50人、年产值不超过700万欧元,或者资产年度负债总额不超过500万欧元,并且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4)日本

制造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本额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额5000万日元以下。

(5)中国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各行业划型标准为:①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②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③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④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⑤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概念与特征

科技创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创新通常指淘汰旧的事物,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这一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首先提出的。科技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始于发明创造到市场现实。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科技创新是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创新者运用和开创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或者运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法,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服务技能来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途径。

(1)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

中小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就要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制度。一个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命运,主导着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小企业能否建立起高效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出具备科技创新的人才成为对中小企业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但是科技创新是对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一种尝试性开发,要求高投入高回报,争取在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形势,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即使国家对具有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有鼓励或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的制度,但是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中小企业自己筹集,所以,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只有战胜高风险,引领技术和市场的潮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化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必须贴近市场,进行产业化管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可以提高效益,让新产品或服务贴近市场,接近人们的需求。这样整个产品销售就更有弹性,应变能力强。同时,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正朝着知识经济时代迈入,在新时代中科技创新是决定一个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地位的有效武器,在全世界的中小企业中能运用科技创新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中小企业都会牢牢把握着把科技创新的产业进行产业化管理。该类中小企业或者进行产业整合,或者集中精力扩大自己的核心产业,或者进行强强联合。

(3)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具有整体性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是技术管理和政府及外界大力支持的有机整体。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是一系列动态的复杂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人力、信息和技术等多种资源,才能生产出原创性的产品或工艺。中小企业要么把这些创新方法实际运用到日常管理中,要么进行技术转移,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些都需要中小企业内部协调一致,提升管理效率。若没有各个环节,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科技创新管理就不能有效进行,那么中小企业就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就不能显示出科技创新的多样化。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在于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更重视技术成果的社会应用和商业化模式。这些都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外界在资金、技术、法律咨询等多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所以中小企业要加强与外接的合作,通过政府的鼓励,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

3.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管理环境。

(1)自然环境

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不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自然环境,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说自然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然要素。自然环境对科技创新有着根本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固有资源,包括水,空气和土地都可以成为科技创新利用的资源,同时随着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尺度不断加深,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水源和空气,引进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用科技创新的手段拯救自然环境。这就激发了中小企业通过一些环保科技手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环境就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进行不断的加工和改造,创造的一个完整物质生产体系,积累了社会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环境激发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就是在人类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通过科技创新来更加完善社会环境。

(2)经济环境

经济系统是科技创新系统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创新主体生存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中小企业如果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力度,科技创新最终带来的丰硕成果就对中小企业内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相反,如果一个中小企业的高新设备都依赖进口,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进口设备的购买中,那么发展水平肯定低,科技创新的动力没有调动起来,员工的创新精神不足,创新意识差,中小企业就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经济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市场角度来说,市场是创新的基础,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同行业中小企业中,价格战争一直都愈演愈烈,尤其是那些没有技术含量,成产能力,资本水平相当的中小企业,往往通过价格战来保全自己的销售业绩,赚取利润。但是如果一个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了原料或者管理对市场的需求,那么中小企业就凭借科技创新获得垄断地位,它可以完全控制商品的价格,获取丰厚的利润。而那些没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要被动的接受垄断中小企业提出的价格,在这种压力下,中小企业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整个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形成一种好的环境。这就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国际地位。

(3)政策环境

在日益竞争的时代环境下,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给中小企业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公共环境是政府重要的调整手段之一,所以政府必须提供一个有力的导向机制,因为政府的决定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倾向,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新效益的实现。政府通过提供系统政策和制度,法律和计划来实现科技创新在中小企业内部蓬勃兴起。进行技术帮助,资金扶持,关注细小的问题和瓶颈问题,吸引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科技创新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公职职能。科技创新的经济政策包括金融政策、人才激励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将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策的主要内容,政府负担起指导民用技术开发的责任,制定创新政策。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创新,重视掌握高新技术的源头。强调科研与产业结合,重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把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活动视为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关键。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建立灵活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既促进基础研究,又鼓励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当中小企业内部因为科技创新产生问题的时候,政府要具备化解风险,提出应变政策和正确的协调能力来适应千变万化的经济形势。积极做出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并建立起完善的创新体系评估守则。只有政府全力支持创新系统,中小企业才能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创新优化产品结构。

(4)文化环境

创新文化是对创新有着直接联系的文化模式。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创新氛围吸引人才,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涌现。创新文化是“技术创新硬币的另一面”,因为人们的价值观是文化形成的根本特征,创新文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水平、重点以及方式往往由其价值导向决定的。创新文化中的环境因素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那些成功中小企业无不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来获得创新成果。文化氛围可以在中小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价值观可以推动所有的员工集思广益,打破陈腐的束缚,标新立异,将新思想和新方法都积极主动的拿出来和大家共享。同时创新文化也可以从高校入手,通过高等院校的培养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造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都需要文化系统给予保障。所以当代创新文化应以中小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努力开创创新文化先河。

(5)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和管理创新具有协调和整合的相互作用。创新体系是一个主导多维整合的系统,主导要素与其他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每一个要素内部都需要组织协调与整个。创新活动是由多个主题共同发展的行为,核心主题与协作主题实践的关系需要组织协调与整合;创新过程是由多环节所构成的,每一个阶段乃至过程的始终设计到的方方面面需要组织协调与整合。所以创新需要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中小企业内部要组建一个创新机制,激励员工进行创新思维,对创新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中小企业内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与综合管理部门存在良好的沟通方式。只有部门之间能够开展计划创新的大协作,才能更好的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二、国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

1.美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美国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反映。2300万的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美科技创新成果的55%是小中小企业提供的,在高科技中小企业占93%,其中70%的中小企业雇员少于20人。一批科技型小中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中小企业。美国中小企业同样也面临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全国研发支出的18.7%。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外部资源,与外部合作的优点是可以更好的获得外部资源,获得研发的规模与协调作用,减少风险和重复的工作,通过减少专用问题,提高研发投入的刺激。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与外部合作创新可以克服内部资源的限制,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合作能力应体现在如何与外部合作,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美国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很注重于其他中小企业和大中小企业合作,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小中小企业与小中小企业之间进行联盟,引导小中小企业与大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从属或依附于大中小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得到大中小企业的支持。美国中小企业与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只是大中小企业众多零部件提供商之一,但是大型中小企业会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美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运用产学研结合的国家之一,其中小企业也广泛的与各个大学合作。美国政府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和帮助中小企业的获取外部科技创新资源:财政政策,直接投资,建立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机构。

2.日本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二战”以后,一直在科技创新上依附于大中小企业。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欧美引进先进技术,而只有大中小企业才具有动员资金和人力资本的能力。小中小企业一般是大中小企业的下请中小企業,接受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转移。中小企业自身在科技创新投入上是很少的。2007年中小企业的研发投资只占全国研发资金的7.5%。在技术设备投入上,日本中小企业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在日本的中小企业中,同样存在着20世纪40年代或50年代的机床,但同时还有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它们能各尽其用。在技术人员投入上,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小企业在技术人员的投入也是很大的。日本非常重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都道府县及政府指定的城市,在产业界、学术界及公立试验机关的协助和国家资助下完成各种技术人员的进修工作。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在东京、关西、野方、旭川办有中小企业大学,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公立试验机关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技术人员。

3.德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在德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缺点也表现得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可能充足。迄今未至,产业界的科技创新投入仍然局限于一些大中小企业。2007年,所有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经费中,万人以上的中小企业投入占了一半,而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投入只占15%。在研究人员方面,德国中小企业界集中了全国65%的以上的科技创新人员。但是中小企业人员缺乏的困境仍然无法解决。尽管德国失业人员超过了400万,但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员。德国的中小企业有很多与大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有些就是大中小企业的分包单位,这在汽车工业和电气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的数万个分包单位中,中小企业就占了三分之二,他们同西门子公司有着长期和巩固的协作关系。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德国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研究开发领域的更为突出。德国政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中小企业促进计划,把中小企业员工的初始培训和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进修作为中小工作来抓。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一定补贴。

三、国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借鉴

1.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培训

人才培训在中小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素质,增加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在美国,小中小企业管理局里设小中小企业信息中心,退休经理服务团,问讯处为小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培训和拘束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小中小企业管理局还通过商会,大专院校,中等学校,贸易协会和成年教育小组等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经销及决策等管理方面的培训,开办讲座和讨论会。在日本各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区域信息网和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

2.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研究开发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美国政府从50年代起就实行了特别的科研税收优惠,20世纪80年代后,对中小企业科研费用的增长额也进行税收冲抵。1983年开始实施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CSBIR),要求开放的研究和研究开发基金超过1亿美金的联邦机构要从其研发经费中拿出固定的比例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美国有22万多中小企业向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CSBIR)提交了申请,3.3万家获得资助,金额达40多亿美元。据一项调查显示,65%的被调查中小企业认为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CSBIR)项日可以直接提高中小企业销售额。这些中小企业表示这些销售额的增加受益于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CSBIR)项目对产品创新与工艺改良。81%的中小企业认为获得小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CSBIR)资助可以从新产品,工艺及服务中获益。近年来,研究与技术部每年都向中小企业拨款2亿马克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3.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

鼓励中小企业使用新技术和加快技术改造是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也应用来引导其采用先进技术。

4.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

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所以中小企业更具有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的倾向。据美国SBA的资料,在没有大学参与的研发中,大中小企业的支出回报率为30%,中小企业为44%0美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旨在加强中小企业与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实力,德国联邦研究与技术部于2003年执行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目的在于激发中小企业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英国政府成立了工业研究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服务,负责审议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资料和试验设备,委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同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5.促进中小企业更新设备

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对于提高中小企业提高制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所以各国政府都积极地促进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主要做法可以提供中小企业设备政策优惠贷款,提高折旧率,给中小企业补贴。如日本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的长期款。而提高折旧率不仅可以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还可以减少当期的税收。如美国在80年代后修改了旧的折旧法,对加速折旧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提成年限。德国的设备折旧率也從10%提高到20%。

6.中小企业应该树立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国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其自身的需要,创新主体意识强烈,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和发展竞争意识。国外中小企业的决策者通常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科技意识”,每年都有固定的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而在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决策者的科技观念还不够牢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联度日益增大,不抓科技就会失去主动地出击市场的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应该由主体意识,树立科技意识,主动强化科技创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建立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功能。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工艺,消化新成果,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7.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举措充分说明,在中小企业推进科技创新的活动中,不能够忽略政府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引导、支持和管理力度,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首先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小企业促进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和技术转移的规范化、法制化,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创业中小企业。再次是建立统一健全的中小企业管理结构。

8.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小企业个体、政府的事务,也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社会的力量往往更为有效。中介组织是联结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也是加强中小企业间合作的最好媒介。我国各级政府要有组织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行业协会、同业工会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执行标准和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咨询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2011年6月18日

[2]肖国华.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3]柳林.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