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2012-04-29晁慧敏

考试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维度文本课文

晁慧敏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或误区,主要表现在:有的大而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失去了教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有的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目标过高或过低;有的对三维目标的认识模糊。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是无序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恰当,导致大量负效课、无效课、低效课产生。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从优化教学目标做起。

一、以课标为“法”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课标意识。要研究课程标准,对课标的要求要心中有数。新课标既提出了课程设计的总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又规定了必修课程的目标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的内容,并对五个系列选修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

不仅如此,课标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如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些应作为不同类型文本教学目标设计的总的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解决了为什么而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准确把握程目标要求,是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的起点。

二、正确认识三个维度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堂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新要求。这无疑是符合现代社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这三大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也是语文教学的起始与归宿。

巢宗祺先生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时说:“语文课终究不是政治课,其差别不仅是学习内容的不同,而且在于课程实施的方式的不同,语文课程要求在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以渗透、涵咏、熏陶等方式实现上述共同目标。”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由此可见三维目标在语文学科中是有层次性的,但不是并行的三个层面。在三维目标中,言语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是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和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实现另外两个维度的途径。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才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老师在授课中需要先找到能够让三者产生联系的公共点,使这三者有机融合,但是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既有规定性又有灵活性,不是每节课都要平分秋色。

三、透彻地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考虑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要分析一篇课文在这一册书、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分析一个单元中究竟哪篇课文,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是单元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教好了,教其他课文可能就比较省力了;另外它在这一册书中处于什么地位,对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一定要重锤敲打。

2.考虑课文的文体特点。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表现规律、不同的解读规律。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着重学习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3.考虑课文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单元的每篇课文各有特点,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每篇课文的特点。如同样是新闻作品,《落日》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是通讯,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后者是一则消息报道,把写作重点放在记者和参观者的感受上,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

四、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关注的是学生,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体性在各国新的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尊重。因为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可以借鉴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但不能完全照搬,而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内容密度、深度要切合学生实际,目标过高,达不到,就失去了意义;目标过低,学生会感到乏味。如在讲《李凭箜篌引》时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内容:“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且不说语言文字表达方面,单从音乐感受方面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难度就相当大。这样的教学目标超出一般学生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恐怕不是谁都适用的。教师要分析自己面对的教学实际,衡量所教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使每一堂课都具有比较科学的定位。

要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目标是不可缺少的,但还要注意教学中其他环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将它们统一于科学教学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维度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