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2-04-29官小燕
一、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会计诚信则是会计行业的基石,是会计人员应有的道德素质。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会计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会计诚信凸显出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诚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是对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诚信度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用性。由于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较晚,会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诚信道德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会计诚信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会计诚信的缺失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从而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强化会计诚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会计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会计诚信可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前的一个永恒的基调,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会计行业的和谐发展,而会计行业的和谐发展又离不开会计诚信建设。会计失去诚信,会导致决策失误和经济秩序混乱,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成了空中花园。
二、我国会计诚信现状及原因
我国前总理朱镕基曾为国家会计学院亲笔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他指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一些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曝光,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受到来自公司领导、社会公众等的压力,不能客观、公正地执业。比如:有些领导为了个人的业绩指使会计人员虚报利润,如果会计人员违背他们的意思就会面临下岗的困境。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真实客观反映会计信息,从而造成会计诚信缺失。
(二)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我国目前,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综合素质较低,在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坚持准则,甚至有的知法犯法,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在一些企业中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伪造凭证、白条抵库、虚报利润等事件常有发生,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处罚力度不够,违规违约成本较低
我国会计行业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全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会计造假行为重行政处罚或者民事处罚,轻刑事处罚,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企业不惜以身试法,编制虚假信息来欺骗信息使用者。我国《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出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造假取得的巨大经济收益远远大于这些经济处罚,再加上经济处罚大多由公司权益来承担,可见违约成本较低是会计诚信的主要障碍。
三、重塑我国会计诚信的几点建议
针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重塑我国会计诚信要注重法治与德治并重,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
(一)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制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够高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会计法》、《公司法》、《 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执法、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健全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会计失信的空间。
利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驱动因素,不管是企业领导者还是会计人员舞弊的根本原因都是看到舞弊带来的巨大收益。建设会计诚信就要从根源抓起,加大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真正追究舞弊当事人的刑事及民事责任,只有失信成本远远大于舞弊的收益,才会减少舞弊行为。
(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其的诚信教育程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各大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帮助这些将来的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要加强诚信的后续教育,定期向他们灌输道德标准和诚信意识,把“不做假账”的道德准绳牢记于心,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会计诚信行为的奖励力度和会计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鼓励会计人员诚信执业。
(三)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宣传力度
会计诚信建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重塑会计诚信不是政府或者会计人员个人的事,要利用社会公众舆论的力量。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大力宣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思想理念,让会计人员意识到诚信从业的重要性。对那些失信人员进行曝光,以示警示和教育,让社会舆论的压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准则、依法从业。
参考文献
[1]孙秀丽.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6月(上旬刊)总第649期:123-124.
[2]侯晓云.论会计诚信的缺失及其防治对策[J].价值工程,2011,第28期:258-259.
[3]汪文成,文超.论会计诚信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2,第 1期:187.
[4]曲明.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第36期.
[5]白茹.探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财经界.财会研究,2011,第20期:213 .
[6]邹继玲.浅议会计诚信 [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第10期.
作者简介:官小燕(1992-),女,汉,江西省上饶市,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会计学。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