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2-04-29张玉香尉海东

科教导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能力

张玉香 尉海东

1 我国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及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背景

随着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近3年来连遭打击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和中国教育体制和经济发展落后有关,更和当代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①

1.2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

从毕业大学生数量上看,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估计会达到680万人左右,与前几年相比今后几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将“有增无减”。②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曾形容:2006年为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寒流”;2007年为大学生“就业的冬天”;2008年无疑是大学生“就业的雪灾”。2009年是雪灾过后的过渡年份,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③那么,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又用什么来形容呢?是地震,还是海啸?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就业率下降、就业渠道不畅、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就业观亟待改变等突出问题。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毕业生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尽管就业形势很严峻,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大家还沉浸在考大学越来越容易的喜悦中时,一个很客观的现实已摆在我们面前,快速增长的大学生数量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严重不平衡。④虽然政府也采取积极的措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但是由于新增劳动力大量涌入市场,而企业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又是相对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更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客观存在的人才供需矛盾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

2.2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工作能力存在问题

许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就业观念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城市的吸引力”,他们都在找工作时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工作地点必须是大城市,薪资待遇要理想等等成为他们就业过程中无形的障碍。许多毕业生只看到了大城市的机会,而没有发现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能转变就业观念让自己灵活就业。大学生工作能力是他们求职面试及处理工作的基本技能。⑤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衣着打扮不合时宜,在自我介绍时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说话不清晰不利索,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样即使有理想的工作机会也是可望而不可及,同时有些大学生为了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而造假证,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丧失信心,从而使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3 国企、事业单位改革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短短的几年中,许多能够安置大批劳动力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因为效益不佳或生产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被关、停、并、转,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⑥也有一些用人单位体制机制不健全,部门划分不具体,缺少一套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甚至回避引进新的人才,使大学生进入这些单位的难度更大了。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政府应高度重视,强化就业服务职能

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还要加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⑦首先,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政府应建立起科学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其次,为保证人才市场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和高校的就业责任制。第三,政府应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切实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对一些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使这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他们创业的意识使他们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注意保护毕业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高校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基地,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应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深化教学改革。⑧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科学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学科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对紧缺人才所要求专业的招生数量。高校要认真统计并分析近几年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不断提高这些专业的人才质量。

3.3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增加就业知识,转变观念,提升就业能力,需要大学生正确处理择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合理地调整择业心态。每一名毕业生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定向调整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人际技能。第二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大学生要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真实地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社会需求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必要时甘愿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重要一笔,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第三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用人单位价值取向不断变化,用人标准也不断提高,大学生仅仅成绩优秀或能力出众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等也是企业招聘时重要的考核方面。这要求大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就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释

①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53.

②俞锋.培养经济理性思维: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6(5):76-77.

③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105-106.

④詹明萍.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81-82.

⑤汪宏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110-111.

⑥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25.

⑦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68-69.

⑧吕仓福.大学生就业与深化体制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6):58-5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能力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抄能力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