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中的音乐教学活动探究

2012-04-29霍如广

成才之路 2012年19期
关键词:素养情感心理

霍如广

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强调自主学习。若教师艺术化地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一、审美素养音乐活动设计

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实施美育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审美的前提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音乐之美,这样才能够起到音乐教育对审美的作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审美特点,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觉,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只有当学生心灵节拍与音乐节奏一起律动共鸣时,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蕴涵的情感语言,才能更好地诠释艺术之美。

二、艺术实践音乐活动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教学中,强调通过实践参与音乐活动,要主动积极,不能形成被动局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所在。其次,把握时机选择教学切入点,以最佳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你所设计的音乐活动。注重多种形式并用,用声情并茂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音乐素养。

三、拓展视野音乐活动设计

以上两种音乐活动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音乐课程内容标准设计的,下面谈谈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更能够体现出当前新课改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定位。它强调在审美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尝试用声音编写故事情节内容。假如时机成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自制乐器、编写伴奏乐谱,改编歌曲,甚至设计舞蹈。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其中,乐在其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层层深入,学生的好动、好奇心理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的心理。这种心理需求,可以变成他们学习音乐的永恒动力。要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努力永远不会错。

四、音乐活动中细节问题点滴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外,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互动环节、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中小学艺术课并非以培养艺术家为前提,有没有天分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而激发和培养兴趣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可以做到的。我认为,在设计和开展音乐活动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用音乐形式,体会情感教育。音乐活动也是一种流动的音乐活动形式。如果缺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便是一种呆板乏味的教学步骤罢了,是机械式的教育。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体态语都是课堂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创设情景的催化剂,它能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2)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音乐教学主导者,我们更应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舞台。不论是以个人还是小组(自由组合或指定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都必须面对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而每个学生会因自身的性格或气质上的不同而表现不同。这时,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以激励为手段。要明白,学生们是最会看老师的脸色行事的。这样,才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们的心理具有安全感,他们才会把音乐活动当成是自由创造的天地,进行着大胆的艺术尝试,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诚然,要想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具有审美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在生活和学习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灌云县伊芦中学)

猜你喜欢

素养情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失落的情感
心理感受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