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刍议

2012-04-29卞津静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分类师生情境

在教学“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合作热热闹闹,然而,走近学生,却发现课堂活动缺乏品质,重形式,轻内容。也许部分教师会认为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动起来的活动就一定是好活动,就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往往在重视课堂活动的量(次数、频率、时间等)的同时,忽视了课堂活动的质(有效性)。结果自然是活动无目的、无组织、无规则,缺少对学生积极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的培养,造成“为活动而活动”。本文以“统计与概率”为教学内容,意在探索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一、关注课堂活动的情境描述

课堂活动的情境是学习的背景材料,是课堂活动的开端,应是贴近学生、为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素材和活动。创设生动的并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一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分一分、数一数,但是还没有统计的意识,对统计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课堂活动更多地着眼于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引入阶段,创设给本班学生过生日这个情境,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森林王国的小动物送祝福这个场景,引出数学问题。在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小组讨论,让每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商讨统计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想象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然后师生合作共同寻找统计方法,整理出象形统计图,通过对象形统计图的分析以及和原始资料(情境图)的对比,让学生感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放手让他们统计生日鲜花的朵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全员参与,更好地表现自我。总结巩固阶段,通过统计吃水果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数学统计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生动、鲜活的情境创设,使得每一次的活动都比较轻松愉快,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为更好地进行统计活动注入了新鲜的力量。

二、关注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

课堂活动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对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起着指引作用。所以,课堂活动所选事件必须是能够反映“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典型事件,内容应是可操作的,有价值的。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的《符号统计》教材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而且需要让学生感受在随机事件中不能用象形统计的方法统计时,采用打“√”的记录方法进行统计更方便、快捷。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将活动的内容设计成: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跑进公园找春天,进了公园各自跑得无影无踪。因为小动物们无法再找回来聚集在一起,所以不能用以前所学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统计。这样,自然引发了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激起了学生迫切寻找新的统计方法的欲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因为这样的事件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碰撞出了一团又一团智慧的火花。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不仅体会到了新知与旧知在发生事件上的区别,同时也体会到了随机事件用打“√”的方法进行统计更合适。所以,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必须可操作,有价值。

三、关注课堂活动中的师生对话

课堂活动不能仅仅狭隘地停留在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操作活动和情境活动上,还应该着眼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即适时点拨、互动合作和适当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1.对话的关键在于适时点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特别应在师生对话中适时点拨,及时把握学生“生长”的机会。

例如《统计(求平均数)》一课,设计的情境是套圈游戏。课上,笔者以“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制造矛盾,引发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为什么用“套得准一些”而不使用“成绩好”“获胜”等词语?因为“成绩好”“获胜”通常只需要比较总数、总分即可,而本课的矛盾冲突就在于男生、女生两队人数不同,用以往的求总数比较不好比也不公平,此时的点拨为学生创造了“生长”的机会。当学生用求总数等其它方法比较时,自然而然会明白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判断谁套得准一些,而需要寻找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即求平均数。学生这一思维变化的过程,就是将“未知区”转向“最近发展区”,“生长”新知识的过程。

再如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分类统计》前,学生已有了三次对统计知识的了解,初步具备了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但是,《分类统计》与以往学习的统计内容不同的是同一对象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了,这也是教学《分类统计》的关键所在。可是,每册教材的统计内容课时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快。为了唤醒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安排了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对比的环节,对学生进行了不着痕迹的点拨,创造了“生长”的机会。学生在课始统计各种颜色的小花分别有多少朵,很轻松地回忆起先分类,再数一数进行统计。之后,引入新课的情境——小动物开运动会,先问:“从图中,你想知道些什么?”再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因为课始是单一类别的统计,而新课可以按两个类别分类,经过几次有意识的点拨,学生很快“生长”出新的统计方法。最后比较:“请你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通过课堂上逐层递进的师生对话,学生体会到不仅可以按项目分类统计,还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类统计,也发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学习分类统计的意义。由此可见,课堂活动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素材包括情境、活动本身,还应包括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活动,这种对话的关键在于适时点拨。

2.对话的本质在于互动合作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而对话常常以互动合作的形式所呈现,课堂活动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等都可视为对话,其交流的本质就是一种互动合作。

例如教学《搭配的规律》一课,当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怎样选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组织学生讨论“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时,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实质是对搭配规律的提升与总结。此时,师生间的对话是一种高层次的对话,再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你问我答,而成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相促进。

3.对话的效果有赖适当评价

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最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后的评价不仅要适当,还应形式多样。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表扬:“你真聪明”,其实这样的评价并不可取,往往会让学生固步自封,不再努力。国外专家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表明用“你真努力”比“你真聪明”表扬学生效果更好。除了语言上的评价,象征物的激励评价也是必要的。例如低年级学生,他们最常见的就是小红花、五角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激励方式,学生便会产生厌烦情绪。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课堂活动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主要以小组合作情况为依据。为此,我曾使用过金黄色的向日葵作为奖品,活动情况优秀的小组得一支。学生感到很新鲜,非常喜欢,激励效果远远胜过每人一本印有“奖”字的数学作业本。当我询问学生为什么不要“奖”字本时,他们天真地说:我喜欢它,它是黄色的,有好多颗瓜子。也许,他们已能感受到向日葵带来的继续前进的信心,希望能像向日葵一样拥有更多果实吧?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并非一日之功,作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的永恒追求,只有不断实践,深入反思,善于总结,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卞津静,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210038)

猜你喜欢

分类师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