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电科技展亮相BRITV2012

2012-04-29张仪/编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2年17期
关键词:广播内容

张仪/编写

BIRTV2012展览会于2012年8月22-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展览会以“品格媒体 品质生活”为主题,展品覆盖广播影视内容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传输、管理等环节,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单位近500家。在六、七号展馆内,CMMB、广电总局科技展、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展台悉数亮相。除了琳琅满目的各参展企业的展台外,国家广电总局的科技展成为本次展会的最瞩目的焦点。总局科技创新展以技术和业务为两条主线,全面展示总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展示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世界领先的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二是直播星户户通工程数据广播和PUSH VOD业务,三是NGB宽带技术及其他子技术的展示,四是包括高清互动电视、NGB机顶盒、云宽带等行业新业态的展示。

在2012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的“三网融合与广电物联网”分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测试工程师姚琼表示,广播电视在双向化,宽带化的基础上,正在尝试建立一种新业态,逐步向NGB演进,最终将通过NGB的终端将物与人联系在一起,而这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一致。

AVS+广播电视

先进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核心支撑技术。为了突破国外跨国公司对音视频编解码专利技术的垄断,推动我国自主创新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速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广电总局科技司和工信部电子司联合成立“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采用产、学、研、用联合开发的科研新模式,组织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AVS产业联盟和广州柯维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AVS演进技术研究、AVS+标准编制以及测试验证等相关工作。2012年7月,广电总局宣布了AVS+《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第一部分:视频》为广电行业标准。AVS+为我国高清晰度电视盒高清晰度3D电视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先进的音视频编码技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VS+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央电视台年内将率先采用AVS+播出高清晰度和3D电视节目。

从2002~2012年的10年里,AVS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为我国音视频产业应对国际专利收费,实现标准和知识产权自主可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数字视音频产业的健康发展。AVS真正值得自豪的,是10年来走出的“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的成立,为机制创新又增添了一块基石。

“以重大技术标准为纽带,在国内联合产学研各界协同攻关,在国际上加强与领域专家、企业的合作,解决了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技术到产业的良性大循环。”AVS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表示,AVS已形成了政府提出标准制定要求,科研经费资助以标准为导向,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池”实现管理,企业为主体实现协同创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分别获得获益的“五部曲”模式。

在AVS的技术产业循环里,起点是政府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出题”。为了实现数字音视频产业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国家需要支撑性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的标准,在AVS工作组成立之初,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都对AVS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明确要求。科研经费资助、“专利池”模式、企业共同参与,以及全球化道路,是实现AVS技术产业循环的重要方面。

“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以标准和专利为纽带,打通了技术到产业转移的大循环。”黄铁军表示,上述“五部曲”的核心是利用标准和专利打通技术到产业转移的大循环,实现以国家进步为目标的产学研共发展环。这种大循环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官产学研各司其职、共同协作,从而实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

据悉,AVS核心产品产业化方面目前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已有6家企业研制出并销售AVS标清和高清编码器,其中国内企业4家。此外,23家企业设计开发并销售AVS芯片,其中我国大陆企业为9家;整机产品方面,长虹、海信、九洲、朝歌、天柏、金网通、江苏银河、海尔等企业已经实现AVS机顶盒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长虹、TCL、海信等各大电视机企业支持AVS的电视一体机均已大批量销售。

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赋予调频广播新的生命力

数字音频广播室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是我国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国家广电总局统一部署下,广播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系统整体设计、信道传输技术、数字发射机和接收终端的研发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牵头负责包括信道编码、复用技术方案之内的业务平台和示范网建设等研究工作;产业链上10多家相关单位参与了项目研发工作。

在项目各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信道传输方案、复用技术方案的系统设计、新型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和基于通用硬件平台的接收终端原型机样机开发工作以及实验室测试工作,研究制订了相关标准。迄今为止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并于2012年8月初在北京地区开始开展实验播出,并计划于年底前试播。

CDR信道传输: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信道传输系统基于自主创新研究成果,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频解码国家标准DRA结合后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突破国际知识产权壁垒。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具备灵活的频谱配置结构,可以满足现有频谱管理规则要求和各种实际播出需要,实现从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平衡过渡。

系统针对调频频段无线电波传输特性设计了优化的系统参数集以及先进的LDPC信道编码算法。在100KHz射频带宽中最大数据传输可达350Kbps以上并支持不同的接收应用场景,有效的提高了调频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可支持丰富的数字音频及数据业务形式。

CDR音频源编码DRA+:DRA+是在DRA国家标准(GB/T22726-2008)基础上,通过引入增强编码工具,使得DRA可支持的比特率范围向更低比特率延伸,通常双声道立体声典型比特率可降至32Kbps,5.1声道环绕声典型比特率可降至128Kbps。同时,DRA+还具有分层编码等功能,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广播的覆盖范围。

CDR复用技术:数字音频广播复用协议充分考虑窄带无线信道传输的技术特点,采用复用和物理信道新耦合方式完全匹配音频广播信道帧结构,支持多个可变长复用子帧机构,能够高效利用无线空中接口资源,提供了在信道纠错之上的多级容错机制,具有很好的应用灵活性和业务可扩展性,复用传输效率高达95%。

NGB互联互通

可信可管的基础支撑技术

在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 2012)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工程师王联做题为《立足NGB 建立全媒体新架构》的演讲。王联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广播网的垄断局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期共存、互相融合的全媒体时代来临,内容、渠道和用户三者并重格局形成。

王联通过分析认为,互联网对内容缺乏有效管理的先天不足,将导致其内容上的“无所不有”无法持续实现,无法成为全媒体发展的引领者。传统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是媒体服务能力不足。当前形式,为广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内容优势,可以为5A服务提供内容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渠道优势,可以为全媒体5A服务提供随处获得内容的渠道保障。

安全和导向优势,提供服务安全的保障。

传播优势,提供服务质量的保障。

NGB是总局2008年提出的广电下一代广电网发展方向,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王联主要谈了两点:第一,建立“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实现内容价值回归;第二,依托广播电视网,建设“智能融合媒体网”实现内容的高效送达,匹配用户需求,实现内容高效送达。据王联透露,总局下达给传媒大学的一个内容银行的项目,现在已经设计出了一个完整架构。

他认为,单纯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在遭遇挑战。新兴媒体出现前观众收视渠道相应单一。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内容和渠道越来越丰富。传统媒体不再有内容和渠道的优势。为了提升传统媒体内容价值,一个方案是向新兴媒体渠道提供节目,但是很容易淹没在海量节目中,不能体现价值,构建“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王联介绍了“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的一些重要特点,比如:内容集成管理重心后移——利用平台提供的内容集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内容交易权力下放——媒体机构或个人都可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系统进行内容交易。改变内容交易集中在媒体内容机构之间的现象。

王联表示,全媒体内容交易平台,应该建立统一的内容管理体系,包括:(1)开放的内容集成体系;(2)专业的内容管理体系;(3)统一的内容交易体系,(4)统一的内容交易标准。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的特性是,降低内容使用门槛、加快内容流通、促进精品内容的生产。

王联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智能融合媒体网(Smart MediaNetwork)解决方案。他认为,信息需求的“二八原则”解释了为何更高带宽的双向网建设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需求,提出利用融合的广播和双向网络,利用智能引擎实现智能分发:广播网承载共性内容,高效分发海量数据,引导热点信息与用户需求;双向网承载个性内容,点对点个性传输,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由此,形成新型融合网络,降低双向网带宽压力。

智能融合媒体网总体架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广播网,双向网和智能引擎。广播网用来传输用户关注度高的共性内容,安全可控的传送到用户端。双向网满足用户泛在、离散的内容传送需求,支持灵活多样的业务;智能引擎是智能融合媒体网的核心,实现内容和网络的适配。智能引擎包括若干模块,比如数据采集分析挖掘模块、智能关联决策模块,动态带宽模块等。全网统一架构,便于网络互联互通。此外,王联还介绍了智能融合媒体网工作机制,比如通过广播网把智能EPG的内容分发出去,以及智能后台是终端平台的核心等内容。

DCAS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备受注目的可下载CAS被广电总局首次作为2012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展出。在7号馆的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展区,天柏集团获邀展出了可下载CAS的全套解决方案,包括前端的服务器以及嵌入机顶盒的终端软件,同时为观众演示了CA下载的动态过程。

2012年3月16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颁布了广电行业标准GY/T225-2012《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英文为Downloadable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因此可下载CAS的简称为DCAS。各个CAS公司通过前端将各自的CA软件下载到机顶盒,做到了不需要更换终端,就可以在线更换CA,彻底消除了CA对机顶盒的捆绑,实现了机顶盒硬件与CA无关的理想状态。

天柏集团按照最新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可下载CA的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在数字电视领域的设计开发和运营经验,开发出了适合当前NGB网络要求的高级安全CA系统——天柏JetDCAS,并已成功通过总局验证。天柏JetDCAS采用全新的密钥体系和加密体系,实现完整的端到端的业务保护,其具备CAS用户端软件的可下载、可更新和可替换功能,并保证不同的DCAS用户端软件可独立、安全地在开放的终端环境中运行。JetDCA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DCAS前端、DCAS用户端以及具有安全保证的认证中心组成。

天柏DCAS具有以下功能:

授权功能——机卡配对、服务冻结及恢复、服务授权

寻址功能——电视邮件、电视短信、指纹追踪

收视控制功能——区域性禁播、马赛克、应急广播、防盗录

付费服务支撑——电子钱包、货币结算、PPV、IPPV、PPT、PVR、NVOD、VOD等

天柏可下载CA允许运营商用同一符合通用接口规范机顶盒,采用不同芯片厂商提供的安全芯片,符合广电总局规定的DCAS规范。天柏可下载CA方案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它采用终端硬件地址绑定、在线机网认证、全链路动态加密、,有效保障了系统安全。天柏可下载CA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前端采用加密机叠加系统及均衡服务器,可随用户数的增加方便地升级。与传统的CA相比,天柏可下载CA的终端CAK模块可以通过机顶盒从前端直接下载。

JetCAS系列产品是天柏集团自主研发的完全适合中国数字电视需求的条件接收系统,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部署超过150套,智能卡发卡量在2012年中已逾4000万。天柏集团JetCAS是国内唯一迄今未被商业破解的CA产品,安全性经得起市场的严格检验。

直播卫星推送点播技术

2012年4月间, 数码视讯科技集团携手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等四家单位共同签署了“直播星推送点播技术规范”知识产权联合组织发起协议。协议签署后“推送点播技术规范”将作为国家标准应用于广播电视直播星户户通国家战略中,直播星作为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将通过引入点播功能增强其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带动未来近1亿直播星用户的巨量市场。

国家“十二五”规划做出了今后五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明确部署,强调着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着眼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近年来,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积极推动利用直播卫星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力争2012年达到5000万户,2015年实现近2亿用户全覆盖、做到村村通,户户通。在平台功能方面,直播卫星不仅要满足广大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需要,同时可以提供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业科技及气象信息等服务,未来还可提供高清互动等双向服务。专家估计在此次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链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

直播星的基础功能是看电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为实现国家推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让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用户不但能收看到电视,还能进行点播,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点播,方便的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不仅增强了用户使用直播星的粘度,也为直播室直播星市场化运作奠定了群众基础。

“推送点播技术规范”由广电总局科技司发起,选取具有行业领导地位及自主技术的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作为技术规范制定的核心单位,数码视讯致力于广播电视行业技术革新十二年,打造了数字电视领域全业务平台的同时,在CMMB、DTMB、IPTV、卫星通讯及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曾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多个研究课题并顺利验收。此次参与制定“推送点播技术规范”,将助其在直播星领域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并基于此开展更具市场规模的安全及互动平台业务。

“推送点播技术规范”以PUSH VOD技术为基础,前端具有视频节目内容和图片文字内容的存储、管理、播出等功能,通过直播卫星将内容推送到具有PUSH VOD功能的机顶盒,用户可以在机顶盒上浏览并选择各种推送的视频内容和图文信息服务,属于直播星四大创新技术之一。

该规范将为直播卫星标准化制定工作、后续产业化发展、提升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能力、丰富直播卫星运营手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政策扶持,该规范的制定也为数码视讯开辟了全新的直播星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广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主要内容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