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与艺术之魅
2012-04-29吴白莹
吴白莹
摘要: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使进化到今天,有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也不能独立于其之外。人类改造自然、发现自然之美,自然给人类提供参照物,形成人类艺术之美的精华。自然美给人类提供美的依据,而艺术美则给人提供自我精神价值的表现与欣赏的平台。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模仿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229-01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生命也一定以自然的规律生长、进化。树木天生就有绿叶进行光合作用,至于叶子的形状要看其自身需要;鸟儿有羽毛,用于飞翔和保暖,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也是以实用为前提。自然界的出现似乎就是一种自觉行为,各个事物之间各取所需,不会因为丑陋而被孤立。自然界本身的现实存在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本身是无意识的存在。
远古人类的祖先也是自然地一部分,即使人类进化到今天,有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也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人类改造自然、发现自然,自然给人类提供各种参照物。当原始人类在洞穴中居住时山洪爆发,突发泥石流的可怕场景所带来的恐惧;当他们面对满树能裹腹的果子或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猎物时的喜悦,为记录下这样的时刻,或作为记载留给后人或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他们学会在石头上雕刻崖画和壁画。人的视觉器官是在阳光的长期作用下进化而成的,能够分辨出几百万种颜色。色彩心理学家得到这样的结论:例如红色会让人感觉热烈、喜庆,而蓝色则会然人感觉平静、舒缓等,这说明自然的事物或简单的颜色都能够让人产生反应。当人买水果时,一个带疤影响美观的果子是没人要的,除非他减价处理。从中我们会发现同等成熟度的情况下,谁的果子品相好谁的果子卖的好,颜色和形状作为一种经验和好的标准直接反映在物体的外表上,可见自然界的美是人类的主观认为。
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早年恰逢文革,被下放到农村,仍坚持作画,他买来小黑板制作画板,用粪筐作为画架,同学们笑称他为粪筐画家,每次到庄稼地里做完画回到房东家,周围的邻居都来观赏、评议。在他们的赞赏中,吴冠中发现了严肃的大问题:文盲不等于美盲。当吴冠中画糟了,他们说很像很好,他认为欺骗了老乡。但当他自己很满意,老乡们也赞叹:“真美啊!”他们不懂美术理论,却感受到“像”与“美”的区别,可见审美与生俱来。
现代著名油画家忻东旺在年轻的时候,为挣钱曾做过走村串户给农家画炕围子的画匠。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人们还是要审美,可见物质不是人需要的全部,精神需求也很重要。人们希望把自然中的美好事物留住,这样就能在需要的时候看到美并感受它。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将艺术分为三种基本形态: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他认为象征型艺术是对混沌世界的感悟。克里姆特的《吻》中充满了各种形状的图案,这些图案是充满神秘意义的符号。在这些艺术中艺术家从不吝啬对情感的表达,画中的女人依偎在男子的怀中,向他献上自己的脸庞和嘴唇,甚至无视环境的危险。但是这种情爱在这种金黄色的华丽衬托下,在鲜花和各色图案的包围中,将人从一种世俗的观念和道德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只感到一种温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冲动。而雷东的作品中多反映是梦境一样的世界,多以幻想甚至死亡为题材进行创作。书中写到“佛莱:‘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是如此紧迫,以至于使我们的那种服务于这些需要的视觉感官的方式去观看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但有用的东西毕竟太少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实际上紧限于运用符号标记来分辨周围的事物……,只有这时,才能使所有的人采取艺术的态度,即从日常需要中抽象出纯视觉表象的艺术态度。”黑格尔认为象征艺术是理念还没找到真正适合他的居住形式。康定斯基认为无生命的标记变成象征后,抽象的艺术形式才能有实际意义,但每个符号在每个人的心理上多代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好在我们不是研究符号学。“像一位流连于新的、无名土地上的探险者一样,‘日复一日在他的天地里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做出各种发现,开始用一种越来越不寻常的方式说话。因此,死的标记变成活的象征,死亡变成了生命。”
对于象征型艺术来说,古典型艺术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他没有那些诡秘的符号,夸张的构图,隐晦的寓意,他显得是那么的自然。在内容上既有温柔题材像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婴》,也有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一样史诗般的巨作;有反映生活情调的风景、静物画,也有反映严峻场面的宏大题材。在技法上写实逼真,但不仅仅是对自然地模仿,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就像他说的那样,人体形状的出现,不能仅仅看成为材料,而应该看成是心灵的外在存在形式,同时兼备自然形态的存在。
而浪漫型艺术的出现把绘画的精神性因素与现实的存在完满的统一的形式打破了,但他又不同于象征型艺术那样,符号化的与现实事物对立反映象征寓意。浪漫型艺术突破了自然参照物对思想的束缚,精神的表达胜过自然地存在。“浪漫型艺术保留了艺术的形式,但是,艺术超越了艺术本身;是一种人性的解放,内心生活的解放。”当人们观看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的时候,固然会被画面中戏剧化的情节所吸引,但它所表达的浪漫主义的意义却超越了画面本身,人得情感成了首要表现的内容。它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情感洋溢、对理想热烈渴望和创作幻想的新世界,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特色。
黑格尔的时代是没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的,但这些流派无一例外,所做的艺术品都是精神的产物,喜怒哀惧样样都有表现。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反映到艺术品中如:达利的荒诞、米罗的童趣、杜尚的另类。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他是人通过关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来复现的心灵的产品。”
在中国,艺术家创造美的时候非常注重对艺术对自我修养或自我志向的表现。艺术家有时画的已是多年前的映像中的景物,去反映当下某个时刻的感悟,或“搜尽奇峰打草稿”饱览名山大川之后创造一种理想的境界。艺术作品的价值便体现出来,它通过一系列现实的反映表现人的精神价值。
“艺术到底实现什么目的?一是模仿自然,提供给人自己以关照;二是缓解人的情欲;三是表达普遍理想。”—— 黑格尔。我认为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自然美给人类提供现实美的依据,而艺术美则给人提供自我精神价值表现与欣赏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原著.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2] [美]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吴可雨/编著.吴冠中河北教育出版社.
[4] 细节—— 忻东旺.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4]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