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院校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012-04-29唐娜宋超
唐娜 宋超
目前,我国的师范类高校主要担负着中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任务,其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中应紧密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使毕业生及时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动态,并能引领和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强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师范生将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增强其教学实践能力。在合作中,通过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培训活动,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并最终达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师范院校作为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培训中心,将为中小学校的理论教育和人员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中小学校作为基础教育基地,具有丰富而有效的实践教学经验,是高等院校理想的实践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锻炼的平台。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1 院校合作对师范生及师范教育的影响
以中小学为实践基地,师范院校构建了贯穿师范生大学四年的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第一年教育调查,第二年教育见习,第三年教育服务,第四年教育实习。通过教育调查,师范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在教育见习中,师范生深入中小学校的课堂,开始关注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教育服务活动,即选派师范生协助中小学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心理咨询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师范生在合作学校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与中小学校学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增进了对中小学校学生的了解。学生实习,意味着真正走上讲台,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尤其是支教学生,由于实习一个学期,时间较长,甚至完全顶替实习学校一名教师的工作,使其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等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经历,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大大缩短了由一名新教师到一名成熟教师的适应过程。通过在中小学校的实习锻炼,实习生不仅意识到要知道“教什么”,也要懂得“如何教”,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
正是由于院校合作,师范院校才有了众多的实践基地,为师范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才能构建起全程教育实践模式。与这种模式向配合,师范院校重新调整的教育课程模块,共四个类别: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教学的原则规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教育课程,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教材与案例分析;教育技能课程,从事教育教学需要的技能,包括班级管理、心理咨询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毛笔字训练等;教育研究课程,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及教育资源开发的能力,包括学科教育研究法、校本课程开发。师范学院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一直是“先理论后实践”,导致教师职前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习支教的实行,可以说是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相结合。①
2 院校合作对中小学教师的影响
2.1 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中小学校教师大多从教多年,很多教师碍于繁重的教学工作而思想僵化,缺少对教学教育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很多却形成了模式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习生活跃在老教师之间,为其带来了新鲜的教育理论,全新的教育视角,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还有高涨的教育热情。老教师们普遍感觉受益良多。并且,实习生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老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完全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参加师范院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重塑职业理想、提升教师素养、扩展学科知识、增进教学技能,甚至锻炼研究思维,开发其科研能力。
2.2 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被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目前,大部分教师也不外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思想教育者。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不应只是灌输型的传道授业者。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下,教育理论的更新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呼声不断提高,促使教师向多维度复合型角色转换。而院校之间的合作培训、合作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中小学教师在师范院校的再培训以及在合作中与大学教师的不断交流中,学习了新的教育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还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教导。②在指导实习教师的过程中,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习惯不断受到冲击,这必然会使其进行自我反思,加速其成为“反思型教师”。在合作中,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一起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他们不再只是教材知识的讲解者,还是教材编订的参与者。在与大学教师共同承担一些课题项目的研究中,中小学教师获得大学教师的指导,学习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也有助于其成为“研究型教师” 。③
3 院校合作对大学教师的影响
大学教师尤其是教与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教师通过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交流,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直接的了解与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改变了教育研究者长期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现状。在与中小学教师一起解决教学、教育过程中实际的困惑与困难中,使大学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得到发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在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课题研究中,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出与完善,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总之,加强中小学校与师范院校在各方面的合作,有利于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不仅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得到完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结合得更加紧密有效,使其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并最终提升大学与中小学校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注释
①张海珠,陈花,张艳,张贤娴.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2010(11):62-64.
②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12-115.
③任智霞.浅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启示[J].传承,2007(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