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这个父母不这么想

2012-04-29王燕

大学生 2012年18期
关键词:省长天才画家

王燕

如近日,一名北京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未名BBS的匿名板块上发出这样一个帖子,题为“你们的父母也这么想吗?”。作者在帖中写道:“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本人,今年小硕毕业,找了份起薪8000多元/月、年底会有些奖金的工作。未来会有些许上升空间,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本来对物质没有太多期望,但是我爸爸早就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大约是我每年赚上百万毫无压力之类??知道我的offer状况之后,更是对我恶语相加,认为我给他丢了脸??打了好多电话骚扰我??他还说北大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该帖引起网友的热议,很多人表示“原来北大人也压力山大啊” !

作为一个女儿刚刚大学毕业的母亲,很想就这则新闻说点什么。

记得看过2011年3月18日《北京晨报》的报道:包括医学部在内,2011年北大共有本科毕业生3266人、毕业研究生6484人(包括硕士、博士)。那么如果依这位“可爱”的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的爸爸所说“北大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且不算本科生3000多人,一年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就有6000多人。假如这其中的一半出国的出国、养猪的养猪、卖糖葫芦的卖糖葫芦,还剩3000多人。倘若这3000多的北大学子要都当了市长、省长,就得3000多个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得挖多少坑?!再说,年年的北大毕业生都有几千,咱也不能每年7月都大丰收,拔萝卜似的把前任的省长、市长都拔了去给咱自个儿的孩子腾位子呀?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每四年进行一次选举,就算中国一年一选也搁不下这些个北大的精英。如果不是一年一茬地换,算算咱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得划分多少个省、直辖市才容得下这么多北大高才生呀?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了中国,难道为了这些高材生,重新搞军阀割据了不成?可见,这位父亲也是个有野心的老人家呀!

开个玩笑。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儿更多的是个面子问题。爱面子是好事,可也不能顾了自己个儿的面子,连亲生孩子的面子也不顾吧?这位父亲的话一出,真是里外不分六亲不认。好在他只是打电话骚扰,可千万别发展成打人!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儿至于吗?薪水一年100万,还要当省长、市长?省长市长薪金的薪酬是多少调查一下不难知道。这位父亲您可得仔细考虑一下,是要自己孩子当官老爷,还是挣大钱,如果两者兼顾,恐怕得冒着父子(或父女)铁窗相见的风险喽。

除了面子问题,此贴让我联想到近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个被称为天才美女画家西茜的故事。西茜有一位画家父亲。西茜父亲对她人生的安排刚好与新闻中的父亲相反。别说是上北大这样的名校,西茜长到22岁也只上了一年小学。西茜小时候不哭不闹,与生俱来的安静气质让她的父亲暗暗窃喜,认为西茜有着绘画天赋是个天才。所以早在小西茜4岁时,她的父亲为了培养这个天才女儿,为之准备了“家庭封闭学校”,让她每日画画读书下棋写字,就是不去上学。离开了“禁锢身心自由”的学校,西茜开始了“自由”的学习时光。这中间,西茜一家也曾历尽艰辛:父亲抑郁、卖房维持生计等等。然而在西茜二十岁出头的某一天,幸运之神眷顾了她。所画的画终于得到市场认可,至今已然卖到六位数一幅。现在已被称为与文坛韩寒、乐坛郎朗齐名的为了艺术立志独身的天才美女画家。

这样两个家庭看似天壤之别,却不乏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父母都对自己孩子的人生进行了充分的设计。他们都是孩子的人生设计师。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培养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即便孩子本身聪颖,也离不开父母对之竭尽全力地学业以及物质上所有的支持与培养。但他们是要回报的,换言之他们对他们的孩子寄与了“厚望”。“当官发财”、“光宗耀祖”暗含其中。他们视子女为财物,有投入就应当有产出。而当今的社会许多的人看中的是权和钱:有权就有钱,有钱也可以买到权。所以投入了那么多的钱(现如今读书的成本不低呀),连本都捞不回,岂不是赔本的买卖?这断断是父母不能接受的,至于孩子自身的感受,真正幸福与否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后者,不同的是就目前看来回报已经远远大于投入,所以孩子家长得到了安慰。对艺术的热爱确实值得尊重,但是倘若不是画卖到了六位数,很难想象西茜一家如今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西茜的画家爸爸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西茜的画家爸爸在电视上也曾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来比喻他和孩子,因此说:“她是天才,我是疯子。”这位父亲用不正常的思维,不正常的作法,培养了不是正常人的天才女儿,成就了天才美女画家西茜,在这点上画家爸爸是极其满足的,美女画家西茜也是幸运的。自然,西茜本人看来,她的爸爸也是个成功的父亲,是个好爸爸。但我想大多数的父母不会采用这种方式:电视上主持人让大家表决对此种做法的支持率,几乎全部观众投了反对票,美女画家西茜也在电视上表示像她这样的天才画家是不可复制的。

以上两个事例完全可以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主观性。由父母安排孩子这样的一生是否正确值得商榷,至少本人不敢苟同。我想说的是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而家长更不应以最终的结果来考虑教育问题。为人父母的要更多地从孩子心灵上给与支持,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光宗耀祖脸上贴金的工具。

我的女儿年龄刚好和前面两个孩子的年龄相仿。记得她上初中时的某一天,向我们提出了退学的要求,那是让很多做家长的无法接受的。但我们从她很小的时候起就比较尊重她的决定。所以在我耐心询问后得知她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时她是韩寒的崇拜者)。我给她的回答是:可以。过了大概十天半个月我看她还未付诸行动便问她为什么不提此事了。女儿回答说:“我仔细想了想,我必须保证能自己养活自己才行,我决定还是继续读下去。”现在看来,那时她正逢青春期,强逆反。如果我当时断然否决也许有几种结果:一是所学非所想。“人在曹营心在汉”得个厌学症也说不定;二是不顾家长反对毅然辞学。也许成了个作家,或是码不出字,艰难度日都有可能。现在想来我不是故意的,但结果是把球踢给了她(我那时想,如果逐了她的愿更好。日后如果碰了钉子再回来读书顶多比别人晚两年没有太大关系。结果我女儿复读一年加两次考研果然晚了比别人晚了两年,当然这是后话),让她为自己的事情做选择并为此负责(虽然我没说让她负责)。这样一来对她来说这就不是随便说说的事了,她也像大人一样有了一个权衡利弊思考决定的过程。后来她考大学报志愿还是如此。她本科读的中文专业据说是比较难就业的专业之一,但对此我们也没说半个不字。

其实我女儿的成长轨迹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考大学时她大意失荆州,丢了一道大题。在上个不太理想的大学还是复读的选择上,我们把决定权给了她自己。对她的失误我们也没有埋怨,只是提醒她以后注意。相反的在她复读期间我们不断地安慰她,生活上精心照顾她。直至她考上了她自己觉得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

大学快毕业时女儿又和我们商量要考戏剧导演。说实在的,当妈的真觉得这个专业对于一个女孩子不是个轻松的专业。第一考试难(转专业考试),第二就业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又选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专业,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即便这样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了她。为什么?因为她喜欢这个专业,我们尊重她,我们愿意与她同喜同悲。因为我们是她的父母,无论好坏成败都不能以结果论英雄。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省长天才画家
党天才
天才or怪咖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酷炫小画家
普贝尔省长的发明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省长骑单车的联想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