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012-04-29于召云
于召云
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作者立足阅读教学,从兴趣到方法,到能力,到习惯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132-01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是我心中理想的课堂,也是我永远的追求。一个学生即使有很多缺点,但只要你让他的个性得以张扬,那他很容易借个性的光芒驱除心灵的黑暗,绽放创新的一面。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所谓“学语文,用语文”也正是如此。读是写的基础,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才得以发展。而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激发阅读兴趣
1.1 阅读教学开始时激趣,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共鸣;(2)教师或优秀生示范读课文,带入情境;(3)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多媒体展示,引导探索;(4)联系课文,介绍时代背景,声情并茂。
1.2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激趣。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常常习惯于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生理疲劳,阻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解学生的情绪,保持课堂教学良好的研究、分析、探讨氛围。(1)运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意识;(2)巧妙设障立疑,鼓励学生探求;(3)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改变课堂结构,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1.3 在阅读教学结束时激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要使他们获取知识,扩大见识,增强能力,只靠课内的阅读训练远远不够,还必须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激趣就是很好的机会。(1)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急于阅读的好奇心;(2)说明来源,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积极性;(3)启发想像,调动学生进行比较的愿望;(4)安排竞赛,促使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此外,我还善于发现学生阅读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条件使他们为取得好成绩,获得荣誉,产生一种内在的积极性,以形成阅读的爱好。
2 教给阅读的方法
叶圣陶说过:“语文学科的目的之一,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所以语文课要让学生在阅读时自求了解,养成“自能理解”的能力。为此目的,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用笔圈画出重要的词句,然后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动笔在旁边加上批注。
2.1 从课文的特点出发,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分组安排的,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个训练重点。在教学时我就采用“1+x”课型,一篇带多篇,用一篇作例子,引导学生精读分析,总结方法,目的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钥匙,通过实践,自主掌握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自行学习后面的几篇课文。使学生真正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2.2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教学学生阅读方法
(1)先要学习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弄懂文中生词的意思,再理解句意;(2)长句子要先弄清句子主要说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缩句的方法理解;(3)新出现的句式,可变换成以前学过的句式理解;(4)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结合全文内容深刻理解;(5)针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学习质疑。
2.3 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培养一个人的继续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注意培养学生下列学习习惯:(1)认真读书的习惯;(2)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4)课外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靠坚持和落实而渐渐养成的。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以至于每个教学环节,我都着眼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如让学生分段,我先让学生自已分段,当产生意见分歧时,不急于表态,而让学生再次认真地读课文,深入思考,从文中找根据。学生读书后,再让学生讨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我会巧妙引导,一起寻求正确的答案,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汇报、知识竞赛、学习方法大赛等,如“查字典比赛”、“背诗比赛”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2.4 强化阅读训练
要想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就必须通过多层次的、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的实践,同时这种训练还要体现出连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由于我意识到,对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习惯,训练还不到位,有必要强化训练。我告诉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慢点,一边读一边想,把书上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画面、鲜明的形象,做到如见其人,如识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经其事;并能明其理,通其心,感其情,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书。”当然语言是一门带有工具性的学科,它训练的内容是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我理解就是咬文嚼字,通过咬文嚼字,学生学会了理解语言的方法,提高了鉴赏语言的能力,也具备了阅读的能力。
2.5 指导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只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读课外书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既养成他们自觉的好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真的是一举两得。因此,多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生自身的素质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积淀,需要我们去一点一滴地努力的引导,只要我们始终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把文本教育变为人文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的引导,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我建议广大的语文老师都能尽力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尽情地阅读课外书,使课外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