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再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2-04-29冯遵海欧阳晓蔡惠君周小单
冯遵海 欧阳晓 蔡惠君 周小单
1 大学生村官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再就业政策不够完善
1.1.1 再就业政策停留在指导层面,执行与落实方面有待提高
为了指导各地做好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工作,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然而《意见》对大学生村官再就业的艰巨性估计不足,就如何实现这五条出路的畅通,保证这五条出路的合理比例和结构方面,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1.1.2 再就业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
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与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对政策进行适时调整无可厚非,但如果缺乏全局观念与战略眼光,轻易调整已被利益相关者普遍认可的政策,势必扰乱人心。例如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的相关政策,在一期大学生村官尚未期满之间,由加分政策调整为定向招录。政策的不稳定,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调查发现近70%以上大学生村官对前途感到忧虑。
1.2 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1.2.1 留任村干部成为冷门选择
第一,留任村干部门槛高、难度大。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持不信任态度,导致大学生村官选举难当选、工作难开展。第二,选聘标准与农村发展需要脱节。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农、林、牧、副、渔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但当前选聘标准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基层无用武之地,难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第三,由于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开发缺乏系统规划,使得大学生村官对职业生涯道路难以形成准确的认识。这种机制下,难以培养出新农村建设及党政机关后备人才。另外考评机制执行力度不够,考评结果受到人际关系的严重影响,缺乏公平、公正的考评方式挫伤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第四,社会需求与个人动机不统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旨在为农村输送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而部分大学生村官把村官经历当成跳板,目的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给自己的未来正规稳定就业而铺路。双方价值主体分别持有不同的价值诉求,难免造成社会期望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1.2.2 公务员录取名额有限
通过对桂林市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近70%的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是考录公务员。然而国家行政机构臃肿,行政人员饱和,难以提供更多的行政编制名额,导致过高的公务员考试淘汰率,这一渠道并不畅通。
1.2.3 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首先,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大学生村官对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与调整、具体条款与程序都不了解。其次,资金短缺是大学生村官创业短板,创业技能低下也是大学生村官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匮乏,创业板块更是一片空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项目的选择对创业的成效更是影响显著,但大学生村官知识构成及认知能力有限,难以对创业项目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评估。
1.2.4 自主择业缺乏竞争力
一方面,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大学生村官易于获取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信息,而企业的招聘信息相对匮乏,只能通过个人方式搜集,但农村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内容相对繁琐,搜集信息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数不多的培训侧重于理论政策,忽略实际操作,针对性不强。由于专业知识的遗忘,与应届毕业生相比缺少竞争力。
1.2.5 继续深造少人问津
继续深造虽然有加分政策,但优惠并不突出,同时考虑到毕业后又要重新面临就业问题,所以并不被大学生村官所接受。另外由于专业知识的淡忘以及年龄的问题,更少有人考虑继续深造。
2 对策与建议
2.1 深入基层,认真调研,不断完善再就业政策
(1)对再就业政策进行细分,形成纲举目张的结构体系。再就业不能仅停留在政策指导层面,必须在对大学生村官再就业艰巨性形成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对政策给出的各个渠道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在保障各个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对再就业流向比例与结构进行宏观掌控。
(2)树立全局观念,以前瞻性眼光制定大学生村官政策长远规划。政策制定前,要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变化进行前瞻性预测,确保政策的先进性,避免政策频繁变更,扰乱人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防止因政府朝令夕改带来的公信力下降,影响政府权威,妨碍国家战略决策的实行。
2.2 整合再就业资源,趋利避害,确保再就业渠道畅通
2.2.1 通过机制调整,吸引更多大学生扎根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
第一,完善选拔机制,坚持本土化服务。立志服务农村的有志青年回村支农,利用当地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有利于获得大家的支持,便于工作的开展以及通过选举实现扎根农村。
第二,进行农村人才需求分析,政府主导下,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主动权。大学生村官的招聘标准必须与农村发展需要统一,通过进行农村人才需求分析,制定农村人才招聘标准,针对农、林、牧、副、渔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定向招聘,基层农村组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可适当发挥自主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保证大学生村官在建设农村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第三,开发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既要考虑到大学生村官当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又要考虑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并把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育工作纳入对乡村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中。多维度、多方式的考核,在保证客观的基础上,与今后的晋升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及扎根农村的热情。
第四,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发挥政府导向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择业观,服务农村,实现个人动机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2.2.2 合理控制选聘数量
一方面,地方政府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期满编制安置能力,合理确定大学生村官选聘数量;另一方面,预留一定公务员编制名额,针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提高其转岗就业满意度。
2.2.3 通过政策倾斜与制度保证,优化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
首先,推行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问责制度,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保证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政策的充分宣传,做好相关解释工作,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创业障碍。健全相关配套服务体系,简化项目审批手续,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实现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道路扫清障碍。
其次,借助多方资源,努力促成大学生村官创业梦想。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创业实践培训基地,借助信贷机构,弥补资金短板;借助创业培训,提高风险预警与规避能力、项目选择与评估能力;借助创业项目信息中心,拓宽项目选择范围,发展起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突出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项目,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村发展。
2.2.4 关注市场动态,提高自主择业竞争力
第一,畅通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大学生村官也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努力收集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定时安排大学生村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其自主择业提供更多机会。
第二,加强自主择业技能培训。政府应对大学生村官的在职情况全程跟踪,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能力。不仅要进行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还要针对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再就业的方向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可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合同期满后,符合条件者直接上岗。
2.2.5 强化继续深造优惠政策
强化继续深造优惠政策主要有三条途径:扩大加分幅度、减免学费杂费、毕业后一定期限内享受大学生村官相关优惠待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此三条途径修改利用,使继续深造成为大学生村官切实可行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磊,张宇.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河学刊,2010.
[3]王瑞妮.浅谈大学生“村官”出口机制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