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探索研究
2012-04-29邹非老刘剑松余永梅刘辉徐徽
邹非老 刘剑松 余永梅 刘辉 徐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毛泽东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综合,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科学研究是重要任务,社会服务是社会责任,传承和创新是天然使命,因此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课题,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大学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综合,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而成,是一个大学明显的个性品格体现和综合。大学文化自产生以来,其本质特征就是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达到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文化的自信。因而大学文化具有先进性、开放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特征。“先进性”是指大学传承、传播先进文化,创新文化,体现时代性。“开放性”是中外交汇、历史与现代交融。它必须与外部的世界其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规范性”是指大学文化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对新理论的探讨,富有规律性。“创新性”是指在大学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出人才出成果,创造出新的文化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成果服务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体现了中国现时代的特殊内容。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魂”,中国大学是中国文化之“体”的重要形态,“魂”强则“体”健,“体”健而“魂”愈强。此“魂”是凝聚师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为适应社会实现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累,我们必须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在教学和育人的全过程中贯穿民族精神的培育,真正把大学建成“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同时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容紧密结合的文化。中国的大学文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凸显大学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基础。
大学文化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社会越发展,大学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也就越突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在传承与创新功能上所特有的内涵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客观地反映了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文化必须在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形成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中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让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必须克服各种不良倾向。其一,要克服功能僵硬化倾向,大学文化不能仅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等。其二,要克服功能浅层化倾向,大学文化应该注重主流文化底蕴和实际效果,把握好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其三,克服功能“反文化”倾向,反对大学文化活动中存在市场商业气氛浓重的趋向。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把高等教育放在了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发挥其传承与创新和服务社会功能,使中国大学文化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文化。
目前,大学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办什么样的大学去适应、加速这个转化,是盲目地贪大求全,还是追求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对这些问题,都应积极应对,深刻反思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1)求大楼,缺大师。现在,一个个高校园区,一栋栋教学大楼树立,校园面积扩大,但教学资源和科研设施、实验条件却越来越显得单薄。缺一流的大师,缺一流的教学设备,外图形式,内涵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重专业,缺精神。社会变革时期,思想观念受到多元化冲击,大学文化也受其影响,人的信仰、道德情操等精神受到干扰,一种只求专业技能,忽视精神信仰的现象在校园各个层面显现出来。
(3)求综合,缺特色。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曾说过,“大学小就是一种美,规模不大,学科不全,恰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样,我们才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去干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忽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出现了千篇一律,盲目攀比仿效的不良现象。
(4)求规模,缺定位。高校扩招,规模扩大,但办学模式、学校定位却显得苍白,为当前、当地社会经济服务的目标方向,也就显得无力而为。
(5)求全面,缺个性。当下中国高校建设大而全,缺乏个性、缺乏特色,盲目为市场近期的需要而增设专业,扩大招生,造成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基础学科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削弱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在办学层次上,中专改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申硕士点,硕士点升博士点,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学在办学理念上的误区,即大学发展理念的趋同性。
发扬专业优势,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发挥大学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基础上,加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来推进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
(1)大学文化应是“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体。在强调大学物质基础建设的同时,做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实现硬件与软件相匹配。大学的硬件是指大学的物质文化,是办好一所大学,提高大学的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这个“硬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而是靠一定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包括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师队伍和校园建设,体现民族性、历史性和特色性。观念、制度、习俗等文化属于精神,称之为“软件”,要靠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博采众长与推陈出新。观念、制度、习俗文化体现大学文化的时代性、历史性、特色性和民族性,物质文化必须与之相融,才能形成既具有时代特色、又体现一个大学特点的大学文化。
(2)大学文化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大学文化建设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相融。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就是追求科学的理想信念。缺乏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动力,只会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会迷失方向,失去理想的支撑,丢失正义和公平,甚至有可能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大学教育的着力点,就是引导学生使这两种精神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追求新知识、新技术,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大学文化应是意识形态文化与学校性格文化的融合体。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须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实现一校一品的特色。作为一所大学,培养人才“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这是共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校“性格”文化,就是标志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校风、教风、学风中反映出来。“性格”文化追求的是个性,表现出特色,体现办学特色。
(4)大学文化应该是他律文化与自律文化的统一体。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也是必备的,必须提高管理者的境界,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他律文化,带有约束性和强制性,通常以制度来体现。自律文化,一般是“未制度化”,是一种自我约束,通常从校风、学风、教风来体现。在一个学校,规范管理出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定的制度,但这个制度应以人为本为核心,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他律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缺乏自律的他律是会使人感到压抑,难以持久的;缺乏他律的自律是会出现自由化倾向,难以协调统一。大学文化,应是他律文化与自律文化的有机融合,呈现积极向上、协调发展的态势。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把课堂文化、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文化,作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大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系统来构建。正确处理教与学、学与知、知与用三大关系。
(1)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主阵地、主渠道。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是基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理解运用,怎样在理解中运用与创新。课堂文化传播是科学和人文文化的结合,丰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知识视野,在传承中丰富,在丰富中创新,实现师生(下转第17页)(上接第5页)互动,教学相长。大学课堂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基础,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大力把知识转化为成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课堂文化的一个延伸和发展,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处理好学与知的关系,知识前提。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加深理解应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以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为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对课堂文化知识进一步展开和加深理解,用于现实生活和学习当中。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性格”文化为核心,展开如文化艺术节、学术研讨会、人文社科大讲堂等活动,体现一个大学所提倡的“性格”文化,让这种“性格”文化内化到学生的心理;要以课外活动为基础,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修养,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3)社会实践文化。社会实践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又是课堂文化的扩展,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要处理好知与用的关系,用是关键。学是基础,知是保证,用是前提,创新是目的。把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学校是一个预期社会化的阶段,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传承中国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和创新,那就需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有实践创新的平台,采取不同的方式的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红土地支教”、实习、实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又在社会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成果,在实践中创新。既培养自己为社会服务的技能,又塑造出自己健康的人格,更好地服务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目的和要求。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