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构想的谋划历程
2012-04-29王晓雅
王晓雅
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是河南省谋划“十二五”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其思想发动则源于2010年年初的一次省委常委会。
刚到河南履职不久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常委会上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为什么要中原崛起”、“怎样实现中原崛起”,要求以此开启思路,引导、启发社会各阶层自我审视,谋求未来。
由此,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拉开帷幕,河南社会各界开始了一系列的系统研究。
从2010年3月下旬开始,历时3个多月,河南省发改委组织专家,以河南发展为题集中研究,最终形成多个研究报告,为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23日,河南省委统战部组织河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与社科专家在郑州召开“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研讨会”,与会人士达成共识——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设想,以此来促进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呼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6月8日至9日,河南省委统战部举办“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河南省委统战部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全国社科界专家学者齐聚开封,围绕河南如何“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开展讨论。
在这一系列讨论中,大家达成了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已批准设立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十几个经济区。而且河南周边就有山东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安徽皖江经济带、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湖北武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试验区等。河南地处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腹地,在实现沿海经济带向内陆纵深不断拓展产业转移由东到西梯度推进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已成为全国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十一五”即将完成、“十二五”正在布局之际,河南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不但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全省人民广泛关切的重大问题。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符合全国经济战略发展部署,有利于强化内陆经济支撑,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加速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构建中原經济区,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事情,也是专家、学者和每一个中原儿女关注的大事,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也开始得到高层的讨论和认可。
9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召开构建中原经济区高层专家座谈会。座谈会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构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进行座谈研讨。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60多人参加座谈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9月1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被称为中国第一“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河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等人应邀参加研讨会。
9月19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在北京召开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
三场研讨会上,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刘国光在内的众多专家纷纷表态:支持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写进“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全国具有重要意义,是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说。
10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京主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汇报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致表示,完全赞成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全力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刊发文章《河南谋划“中原崛起”》,详解“中原经济区”。11月18日,新华社电文称: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中原经济区深化开发开放。11月17日至19日,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11月26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定》,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具体行动。
2011年,河南举全省之力,将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变为现实。
1月21日至23日,温家宝在河南调研时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河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够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焕发青春。他还特别强调,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争取在今后十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使中原经济区有个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
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务院已于近日颁布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虽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最终未能单独出台,但被正式纳入《规划》也算是区域政策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月5日上午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交由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建设中原经济区,顺利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6月13日起,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32个国家部委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河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题调研。
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文件10章46节,紧紧围绕如何破解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2010年初开始谋划,到2011年3月份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文本,中原经济区以独一无二的“河南速度”,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众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恰逢其时:“中原经济区战略的谋划首先顺应了国家战略谋划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和中央的战略意图非常一致;中原经济区战略谋划,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路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所以就比较快地进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至此,中原经济区成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近期的规划编制表明,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四大经济区之后,由豫鲁皖冀晋等5省30市2县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努力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