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敬明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2012-04-29桑永海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郭氏郭敬明现象

桑永海

附录五

郭敬明批评

也许是太书生气了,也许是太不识时务了,也许是把郭敬明这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危害看得太重了。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还有点理性的人们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着“郭敬明现象”,本人亦在其列。

有一些疑惑未能解开。例如,追索“郭敬明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有郭敬明本人的机遇和努力的原因;更有紧紧抓住赚钱商机而不顾及其他的精明出版商们倾心打造的动因;还有重量级文化人顶着法律判决引发的轩然大波、置道德底线于不顾,毅然推荐拒绝公开承认抄袭错误的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的惊世之举;我们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社会公正舆论面对郭氏抄袭问题时可怕的沉默,倒是出版方发表了《九问庄羽》的大文,公开为郭撑腰打气。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因素,都共同参与了“郭敬明现象”的培育和制造。但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群体直接参与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塑造,这就是郭敬明的粉丝“四迷”们。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出现伊始,你就很难分清,郭氏本人及其粉丝群体,谁的“塑造力”和“影响力”更强更大。这二者,如影随形,如胶似漆,连成一体,却又各具特征。

然而,我们对郭敬明接受群体的关注是很不够的,甚至到现在也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不明就理,还是怕捣“马蜂窝”呢?笔者拟就郭敬明接受群体的一些情况,做一点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准确分析、了解“郭敬明现象”。

笔者自世纪之交即投入精力研究青少年“读名著”的问题,曾联合省内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先后多次走访十数所各种层次的中小学,做阅读情况调查。调查发现,郭敬明的粉丝集中在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群体。如果细分,女生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的为多,喜欢那种悲戚、忧伤又有点浪漫的情调;而男生则多喜《幻城》之类,迷醉其魔幻的故事和孤独的感受以及悲剧的命运。但喜读郭敬明者,大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他们几乎不读文学经典名著,就连当时比较风行的台港文学作品,如三毛、席慕蓉等也很少读,青少年一直比较欢迎的比如《草房子》系列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更少有人问津。相反,读名著抓得比较好的学校,绝大多数读过水浒、三国、红楼、鲁迅之类的原著的,读过莫泊桑、契诃夫、海明威或上述所列畅销的中外作家作品的学生,不论性别,普遍不喜欢郭敬明,并斥之“浅薄”、“无病呻吟”、“追求浮华时尚”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还普遍表示:“就凭抄袭这一条,就说什么也不会去读郭敬明。”

这样的调查给我们一些很深的印象和启发:为什么郭敬明的粉丝们大多是很少有文学名著或优秀畅销书阅读经历的花季少年?而同是花季少年甚至在一个环境上学的另一个青少年群体,有了那样的阅读经历之后,为何普遍不喜欢郭敬明,而且双方争论那么激烈,各不相让呢?我和这些语文教师们的结论是一致的:从小,最先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对一个人阅读倾向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读什么,比怎么读,对青少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大问题。所以,美学家朱光潜几十年前就反复告诫中学生“要培养纯正的艺术趣味”。所以当代有识之士,也屡屡提醒世人:“要让青少年儿童多读几本给人的一生打底子的书”。这都是金玉良言。有鉴于此,我们不能不承认,郭敬明的受众群体,确实有着精神营养的先天不足的。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

接下去,问题又来了。同样是阅读,郭的受众群体,为什么读不进经典名著或优秀文学作品,却对郭的作品一拍即合呢?怎样解释这种阅读现象呢?我认为,对于接受主体来说,这里有着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个是调查发现,“四迷”们决非什么都不读的,与不喜欢郭敬明的群体相比,“四迷”们在接触郭氏文字之先,大多都有了两种嗜好,一个是网读的习惯(尤其是网络游戏),一个是对动漫的酷爱。有的评论说他们普遍“受日、韩文化影响很深”,这提法很是不妥——他们连村上春树都不读,更何谈川端康成之类的日本主流文化?确切说,“四迷”们几乎全都是深受日、韩动漫和网络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薰陶成长起来的一代。这种可操作性的、极尽商品化和娱乐化为能事的网络流行文化,给“四迷”们铺好一个温床,只等待适宜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再一个就是,在这般人生背景上,郭敬明走来了,他在日、韩流行文化薰陶下生产的文字种子植入了“四迷”们先期准备好的、接受日韩流行文化洗礼的温床,这已经有了一拍即合的先决条件。再加上“独一代”的粉丝们的“忧伤”和“孤独”被郭氏文字击中,“四迷”们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了。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小文化圈子吗?大概这就是郭氏文本在他的粉丝群体中传播的秘密吧?

这里,引出了两个重要问题,让人们思考。

有论者说,“郭敬明现象是当代文学的新的生态”。果真如此吗?动漫元素也好,游戏元素也好,流行一时的娱乐文化到底含有多少文学的因子?文学因子稀少的文字还能不能称为文学?而且这类话语文本容易出现抄袭、模仿或雷同,而这三点决非独创,非独创的文字既或允称文学,还有几多价值?人们早已公认,尽管时代不断变化,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人类生活的根本方式始终是如一的,就连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也没有改变文学的根本性质。郭氏抄袭、模仿的几本文字就横空出世,创造了“文学新生态”?

另外,初中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期”,是读书兴趣的“培养期”,更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期”。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孩子把黄金时光抛掷在网络游戏、动漫娱乐,看一肚子郭氏文字呢?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进去的东西。”法国还有一句绕口令式的谚语:“你告诉我你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你是怎样一个人。”前文已谈及,许多孩子原本在阅读上就先天不足,日后又只在网络快餐和郭氏文字里找快乐,成为“偏食”的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社会群体的文化精神营养状态,能不让我们深堪其忧吗?

这里,我们还要以郭的抄袭事件来印证这种群体现象有时产生的危害。有人声称“道德批评不是文学批评”,这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郭敬明现象”仅仅指文学,而不包括道德及其他文化现象吗?既然客观上包括道德现象,对道德的批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郭抄袭庄羽《圈里圈外》,法院判赔20万元,并要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后者郭氏拒不服从。这除了说明郭本人的道德和他文学原创力的严重缺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受众群体集聚起来时候的群体无意识——“抄袭也是英雄!”郭氏为何敢于硬挺?其动力盖源于他的粉丝群体无理性的起哄力挺。在这个问题上,话语领袖郭氏与他的粉丝群体,都是互为表里的,是拧在一块的。就是不说理,就是刀枪不入,就是不管他判不判决,人多势众。

但是如果单独找郭的粉丝谈话,他们多数背后又都会吐真言,认为抄袭是违法的事,郭道歉是应该的。正如勒庞所指出的那样:“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肯定——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为。所以群体很容易做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郭敬明接受群体起到了矛盾着的两个作用:一方面是粉丝们的喜爱、金钱和捍卫,促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青春偶像郭敬明;也是这样的作用,让“郭敬明现象”真实的一面越来越暴露在世人面前,从而距离一个超级大泡沫的破灭,也不会很遥远了——这还要看社会理性的成熟度。

猜你喜欢

郭氏郭敬明现象
阿堵物
太皇太后要跳楼?
郭子仪孙女:身处皇家,哪有岁月静好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