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少林心意把
2012-04-29朱晓东
朱晓东
“太极奸,八卦滑,最毒毒不过心意把”。少林心意把一直是少林寺秘不外传的绝技,历代武僧皆以单传亲授的方式传承,即使在少林寺里也只有极少数人掌握。
我老师的师傅释行性(张庆贺)法师講,心意把又名锄镢头,是少林寺僧人在劳动时借鉴锄地、掘土、摇辘轳等动作,悟出的一门上乘功法。心意把仅一大式和几个侧式。只要练好一式,领悟其中奥妙,就可以变化无穷。
练心意把重在心意,講求实用,不尚花架,是盘练心意、气力的无上法门,不能仅仅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架子,要“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内外兼修,集技击养生为一体。秘谱云:“心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
少林心意把有三十六种变化,以练底盘功夫、增长内劲为核心,集功、拳、力、意为一体。现在少林拳遗留的心意把有锄镢把、山河把以及起落把等几套拳把。常说的十二把有起式把、左右把、翻身把、地盘把、腾挪把、十字把、推仓把、扫泼把、起纵把、展翅把、亮翅把、跳跃把。少林拳有三十六把,除以上十二把架势外,还有鹰捉、虎扑、斩手、探海深望、正把、斜把、赶马三捶、白猿洗脸、燕子取水、锁喉等,一左一右化为七十二种打法。
心意把的练习特点是集步法、身法、破法、打法、内劲、气功、桩功、轻功、硬功、练力于一身,即使练习者用尽毕生精力,也不易达到最高之境界。释行性法师講,没有两年以上内功基础是不能练习此技的。若习练过早,容易出病,对身体不好的人来講,是不可练习的。
心意把基本桩功练习要求提膝扭腰,左拳右掌,脚弓发力,脚尖上钩,用钩崩之劲,力贯足弓,上、中、下齐用,腰催力发,可发敌于丈外。
心意把练习要求全身配合,攻防兼备,呼吸配合,哼哈发声,嗯咦倒人。练习外形一领一追,一手攻一手防,追风赶月不放松;一腿提,一腿撑,脚踩去意刮阵风,腰要拧,胯要松,身体配合,缠坠裹扣,提拉对挣。然虽其变化多,则一理通则百势皆通。
少林心意把内外兼修,身、步、拳、脚、心、意,要达到三节明:起、随、跟;四梢齐:上提下坠中束练,一念动四梢皆至;五行固:闭住自己五行,克他人五行,“五行好比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心与意相合,意与气相合,气与力相合,达到三齐六合,步要不丁不八。其“气自丹田起,如虎之恨,如龙之惊,气发随声,声随手起,手随声落”,一枝动而百枝摇,吞吐务要内提外随,身以滚身而起,手以滚手而出,身进脚手随,常有“未见步行身先进”之说。发力起把以鼻发声;起,长身而起,起若举鼎;落,展身而落,落如分砖;踩劲发“咦”,如置物于足下。
少林心意把之呼吸用逆腹式呼吸,呼时先实丹田,从丹田把气通向上肢三关窍,意顶耳后高骨,气发掌上劳宫。少林功夫坐着可练功,站桩是练功,躺卧也是练功,要求二目微开,凝气敛神,意守肚脐,莫分呼吸。呼也是吸,吸也是呼,呼则发声发力,吸则元气相聚,功深者可聚气成球,呼吸随气之升降而上下升降。通过练习,气可达皮肉之间成突起状,运之则坚实,击之则毫不疼痛。
练习起纵把时,气降丹田,要提气。练习落地把时,把气降至丹田,再发四梢。练起纵把时上肢要领发,落地把时气下降至丹田、涌泉,发声时气通脚底,其涌泉有感。其发力要用腰劲,内劲旋转而出,拧腰发力,以臂催力,炼气应用:“气出丹田手撩阴,气提手起紧附身。至口翻手随气发,气回手握步即存。”
少林心意把以心意为重,少林拳经云:心者,君也;手足者,臣民也。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做到“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心在先,身在后”要求“心动形随”。以意念为主导,意念协调统一周身内外、四肢百骸,手、眼、身、步,神、声、气、力,以意领气,以气促力,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神形合一,内外一体。心意把“以意导气”,講“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久而久之,积气充固,运气畅达,练就“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全身“无一处惧打,无一处不打人”。
心意把有“大似猛虎,小如锦鼠”的特点,落把时半蹲缩身,成一字步桩功,这个蹲桩也是最难练、最吃力、最长功夫的少林桩功。传统功夫评价一个势法的好与坏,关键看其有无伸缩之变,动作忽大忽小、突展突缩才有实用价值,“缩即守,展即攻”,有了缩展之变化,才有进攻与防守。心意把就是一起、一落、一展、一缩,将各种的技击方法融入其中,使肩、肘、胯、膝、拳、掌、腿、脚各种技法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