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窑火的精魂
2012-04-29王立彬吴农科
王立彬 吴农科
徜徉瓷都街头,我无数次地为景德镇瓷器的自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的风采而惊奇,也为其沉静而不低俗,华贵而不轻浮、高雅不失谦逊,宁碎不折、掷地有声的品格而叹服。然而置身这窑火千年不息,世界为之神往的古镇,我相信我依然没有读懂它的生命密码。当我打开陈瑞园(笔名东元)先生编著的《瑞景轩陶瓷艺术赏识》这本书时,我触摸到了一个滚烫的灵魂,一个带着梦想和艺术追求前仆后继勇猛精进的群体凝聚的精魂,它穿越了清末民初以来一百年的历史,缓慢而沉稳地向今天走来,于是,我用心灵靠近了它……
书的开篇展示的是几幅浅绛彩作品。崛起于清末的浅绛彩瓷是当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文人瓷画,它一扫当时繁冗的装饰纹样,开创了瓷画装饰由工致细密转而空灵淡雅的风格。书中的《兰亭图》是浅绛彩代表人物金品卿的力作。画上顶天立地的苍松古树,掩映树下的茅舍村户,小桥流水,草木葱葱,流水潺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一位雅士抚琴高歌,把自己遗忘在这一片绿水青山之中,画面勾描细腻,气脉融和,情景相融。精巧的构思和明快清逸的技法使《兰亭图》成为金品卿的传世精品。
浅绛彩尚未在陶瓷艺术舞台上谢幕,新粉彩又蓬勃兴起。为这一历史时期的陶瓷彩绘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珠山八友”。而在“八友”之前,有两个极为关键的人物:潘甸宇和汪晓棠,他們是珠山八友刘雨岑、程意亭、汪野亭和王大凡的老师。他們既是浅绛彩的传承人,又是新粉彩的开创者。潘訇宇在浅绛彩和新粉彩绘画中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浅绛彩扇形瓷板《江上千峰》画面景色错落有致,近山峻拔雄奇,雾霭空漾,远山波浪起伏,秋色高远,江中渔舟点缀,静中见动,一派盎然生机。作品釉色莹润,笔墨淡雅细致、高妙秀华。把“茅堂两绝湘蘼瞑,卧昕空山一夜秋”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汪晓棠的粉彩瓷画《伯乐相马》色彩丰富,构图简洁,人物姿态生动传神,线条飘逸柔润,画武士威风凛凛,画伯乐清朗聪慧,图案描绘精制,笔法淡雅不俗,是新粉彩的奠基之作。汪晓棠英年早逝,作品存世很少,东元先生收藏的新粉彩开创者汪晓棠《伯乐相马》等精品力作将为人們研究新粉彩的起源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佐证。
把新粉彩推向艺术颠峰的是“珠山八友”。“八友”的领军人物王琦中西兼修,师法黄慎,用笔豪放,富于变化。王琦的粉彩玉壶春瓶《渔樵问答》绘白眉皓髯的渔翁与樵夫席地而坐,亲热交谈,他們似乎在畅谈战胜风霜雪雨的人生感悟,又似乎在讲述捕鱼打樵中的动人故事,坚韧而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作者以西画手法,用彩料洗染人物脸部,使其分出明暗,产生清晰柔和的质感。人物衣着借用黄慎恣纵放达的笔意,线条自由生动,简洁明快。王琦所绘各色人物,神情捕捉准确,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粉彩瓷板《淡笑无边欢》、《茶饮诗情》、《轻罗小扇扑流萤》,都能以细微的笔触传达画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活动。均为作者人物画的精品。
“八友”中的王大凡也是粉彩人物画的高手。他在《青莲归院》中,把诗仙李白的醉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李白一生追求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于公元742年受人举荐,供奉翰林,备受唐玄宗赏识。但好景不长,因他蔑视权贵,三年后弃官离京,安世之乱之后受永王李璘牵连发配夜郎。经济穷困的落宕冷寂,政治流放的落泊境遇,历游山水的情荡心怡,使李白在梦与醒、爱与恨、悲与喜、善与恶、灵与肉中挣扎,只有在醉酒之后才能找到渲泄胸意的突破口,大笔横扫狂飙突进,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在笔下飞扬激荡,化作千年不朽的诗篇。据说李白最后在安徽当涂的一个晚上,邀月对酒,痛饮狂欢之后,见水中月亮美丽无比,便跳入湖中捉月,溺水而死。在尺幅瓷画上要表现这样一个立体的、多面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谈何容易。王大凡先生抓住“醉”字,表现诗仙的精神状态,这就抓住了人物的灵魂,李白因酒而活、因酒而爱、因酒而诗、因酒而死,醉态是李白形象最生动、最典型、最深刻、最本质的体现,画中李白被书童扶入庭院,身体摇摆不稳,衣冠放达不羁,朦胧虚醉的眼神含着傲岸不屈之气。人們不仅从他的醉态里看到了他内心的痛苦,还读到了他人生背后许多宠辱交替、酸辣交融、悲喜交集的人生故事。王大凡先生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为我們再现了一个具有独创性而又真实感人的李白。
与王琦王大凡人物画不同,汪野亭注重写景山水。汪野亭的山水瓷板画《携琴访友》构思巧妙,画面以写景为主,古树雄拔挺劲,远山群峰迭翠,云烟缭绕,湖边岸柳成荫,阡陌交错,阡陌之间,两个携琴访友之人,兴致盎然。很难想象,访友者面对“堤柳妍余三月绿,江枫老到九秋红”的景致,将会为朋友奏出一曲怎样的天籁之音。该画线条流畅,设色清雅,人物点缀其间,又以小见大,成为整个画面的灵魂。此外,汪野亭的粉彩山水瓷板画《古木阴中》、《溪水樵客》、《万树寒梅白》等作品,构思完整,布局讲究,翠峰烟云、溪桥流水,错落有致。在粉彩颜料中,绿蓝并用,浓淡相间,设色鲜亮纯净、晶莹剔透。山水画近景山石阳面淡绿、阴面大绿。中景山峰水绿接雪白渐次虚化,远山略敷淡绿或隐或现于云雾之间、既有国画青绿山水的明艳,又有浅绛山水的清新。
“八友”中的程意亭,擅长粉彩花鸟,他的粉彩瓷板《聊借一枝栖》,画一小鸟站在牡丹枝头,尾羽斜向蓝天,双脚紧抓树枝,双眼俯望枝头花叶,似乎在向它們传递春的讯息,又似乎为它們衔来一缕春风,两朵牡丹在春风中缓缓绽放,它要以最美的姿容迎接这多情的客人,画面笔致细腻,花朵以没骨彩描绘,风姿绰约,让人感到一股馨香溢于瓷画之外,在浓淡相间的绿叶托衬之中,更显富贵华丽。小鸟生动灵巧,逼真传神,为瓷画注入了一股春的温暖与爱意。
与珠山八友齐名的王步,在青花瓷的艺术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人們称为青花宗师、青花大王。他以兼工带写的笔法绘出青花山水人物、花鸟。笔力雄健、清新高雅,古朴浑厚。王步的青花冬青釉开光玉米瓶上的《山水画鸟图》,绘一簇倒挂的兰叶,气韵生动的小鸟,立于兰枝之上,俯视杂草中鲜活游弋的小鱼,它脉脉含情地守望着,似乎在等待小鱼遨它游入水中,又似乎想邀请小鱼共同飞上蓝天,廖廖数笔,情趣盎然。在此同时,王步的粉彩画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的粉彩瓷板《长寿海棠图》画一株苍劲挺拔的海棠老树,两簇硕红的花朵与绿叶相间,给人带来火红热闹,繁花似锦的气象,枝干上两只红白寿带瑞鸟,为这一景象而激动不已,如痴如醉地亮开歌喉,放声高歌。瓷画构思巧妙,色彩丰富艳丽,气韵不凡。
“珠山八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中开创了新粉彩陶瓷艺术的新样式,并将这一艺术形式推上颠峰,而同时代的王步则在青花和粉彩艺术上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們共同完成了浅绛彩之后的陶瓷艺术的接力,并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创陶瓷艺术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他們代表了一个时代,完成了一个时代陶瓷业的特殊使命。东元先生把王步和“珠山八友”全部成员的精品力作收入囊中辑于书内,使我們看到了这一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們在创作道路上奋力攀登的心路历程,使我們领略了这一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时代风彩。
全国解放以后,由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大批艺术家的才能得到了空前的释放。陶瓷艺术出现了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从旧社会走来的王步、王大凡,刘雨岑、毕渊明、魏墉生、张志汤等实力派画家,抖掉身上的历史尘埃,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绘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佳作。王步的桃红地堆白盘《欢天喜地》以夸张的手法画一株硕大饱满的石榴绽开之后,无数颗石榴籽脱壳而出,像无数只满含欢乐之情的眼睛,与凌空飞来的喜鹊、天真活泼的儿童一道对着合欢花欢呼雀跃。喜气洋洋的气氛从瓷盘上洋溢出来,作者对新社会的热爱之情在这里得到了绝妙精伦而又淋漓尽致的表达。魏墉生粉彩大花钵《红楼梦十二金钗》把红楼梦中的十二位佳丽各不相同的神韵气质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情茂生动,十二金钗犹如十二枝美丽的花朵,阿娜多姿,妩媚动人,各不相同而又尽得风流。刘雨岑的粉彩描金盘《菊花图》绘两朵金菊与一朵红菊相互映衬,热烈大方,争奇斗艳。丰富艳丽的墨绿叶子用金彩描出筋脉,更显其高雅华贵,勃茂丰神。毕渊明的粉彩瓶《国宝春欢》把大自然的恬淡野趣和熊猫的悠然憨态描写得生动自然,逼真传神。
为了向中共景德镇市第二届一次党代会献礼,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组织艺术家王锡良、张松茂、潘庸秉共同创作了大型粉彩瓷板画《献礼图》,图分上下两个部分。图上部分张松茂借鉴了敦煌壁画飞天的表现手法,把景德镇陶瓷科技、艺术发展的成果,以“放卫星”的形式,引于天际,表现出这个时代的豪迈激情和龙腾虎跃的生动场景。图的下部分王锡良则以兼工带写的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陶研所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和艺术家齐心协力、意气风发,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火朝天的场面。陶研所春风浩荡、万紫千红,彩云搭起仪仗,报喜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捷报飞扬……这是一个火红时代的缩影,这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陶瓷艺术上的完美结合,这是陶研所全体员工的智慧结晶,当艺术家把智慧揉进瓷土,在窑火的熔炼中,让中国陶瓷发展的一段特殊历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这里定格,时光也似乎被凝固,人們的心灵被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今天,当我驻足画前,似乎看到一个脸上写满苍凉和风霜的老人,以一种和颜悦色的神态和语气给我們讲述一段惊天动地的故事。与其说东元先生收藏了一件大艺术家們的联诀作品,不如说收藏了一段用艺术凝固而成的历史。
在此之后,瓷坛泰斗王锡良走进山水,在山水中吸取灵气和艺术营养,然后用心和笔还原成一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山水。他1959年创作的《革命摇篮井岗山》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江西厅这一神圣的殿堂。他的《黄山四千仞》被藏家以782万元高价买走,《瑞景轩陶瓷艺术赏识》书中东元先生收藏的《黄山奇峰》粉彩瓷板给人們展示的是一座鬼斧神工、气势磅礴的黄山。作品大处作眼气势如虹,小处观之意韵无穷,用笔繁简有度,构图巧妙自然,画面雅洁高致,设色清新丰富,山谷上的游人面对古朴苍翠的劲松,雄峻壁立的悬崖,叹天工造化之伟大,叹自然之奇妙,人与心似乎都已融化于大自然。此画无愧为王锡良的精品。
与王锡良大师一同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陶瓷艺术大师张松茂,其作品为无数人所景仰,其画作无论人物的动作神态,山水的诡异变化,花卉的色泽开谢,蜂蝶的鸣唱飞落,极具韵味,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和诠释。粉彩瓷板《国色天香》是张松茂大师的代表之作,画面疏密有致,稠而雄劲深邃,空而风韵清雅,花朵硕大艳美,枝叶相衬恰到好处,尽显花王天姿。花开馨香千里,风华卓约,熠熠生辉,惹来彩蝶飞舞,静中有动,平添生机。作品构图精妙,笔韵雅致,色彩明快,画面艳丽而高洁。
同样是画花卉,胡献雅先生与张松茂风格迥然不同。胡献雅精通书画、擅长诗词,追崇八大山人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的艺术风格。笔下的兰菊、牡丹,造型独特,笔致老辣。他的粉彩琵琶大瓶《红柿》,釉面洁白无瑕,画面绘一枝倒垂的果树老枝,斑驳而苍劲,稀疏的老叶中一串鲜红欲滴的透熟红柿,把枝杆压弯。画面质感厚实沉稳,苍劲古拙,拙中藏巧,意境高远而意韵深厚。笔调雄浑遒劲,廖廖几笔,力透纸背。体现出先生的不凡功力和博大胸怀。在花卉创作中,陈先水先生另辟蹊径,他在潜心研究中国水墨画与陶瓷装饰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陶瓷刷花艺术的新技法。作品釉上彩刷花冬瓜瓶《春光》设色娇嫩,写实逼真,花叶鲜艳欲滴,质感鲜明,热烈而不失高雅,使人感到一股浓香扑面而来。他的作品《松香长青》与其异曲同工,为人們展示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陈先水先生的刷花艺术被称为陶瓷艺术的一枝奇葩。
翻开东园先生的画册,满眼都是顶级艺术家們的极品和珍品。雪景大王余文襄《雪景山水》粉彩万花开光薄胎瓶,画中雪山跌宕起伏,气势非凡,临江长廊、寺塔亭榭银装素裹,独钓寒江的老翁划一叶扁舟破冰而行,钓出收获的喜悦和无穷的生活韵味,作品布局新颖别致。他的《瑞雪迎春》粉彩雪景平盘,则表现的是“浩瀚银花淹乾坤,茫茫瑞雪舞春风”的美妙意境。画面笔致秀润而掩不住奇绝气势,雪色浓重而关不住缕缕春风,作品颠覆了前人平实写景的技法,在情与景的交融中,又让意韵跳出景致,幽远旷达而不失高雅,豪放无羁而不失清纯,捧着这幅瓷画,你的心将随着它的气势一同起伏,随着画面的展开,一起游走在银装素裹而又充满希望的世界,余文襄的雪景作品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人物画中,李进的粉彩瓷板《赤壁赋》堪称精品,峻拔雄奇的赤壁白天幕倒挂而下,气势逼人,作者以粉彩料和油料相互融合表现赤壁浑然天成的肌理效果。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经凝固成坚硬的岩石,历史的记忆仍然高挂于峭壁之上,苏东坡邀两位雅士划一叶扁舟,踏浪而来。赤壁之前,东坡立于船头背手挺胸,昂首仰望,任浪浪江风把髯须吹成飘动的旗帜,目光穿越千年历史,他看到了当年的铁马金戈,战火硝烟,心潮与江潮一样激荡澎湃,于是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赤壁怀古》呼之欲出,从胸腔里汩汩流淌出来。瓷画表现的典型环境生动逼真,动静相宜,设色高雅明快,人物造型简练而巧妙,画面展示的苏东坡只是一个侧面的背景,然而人們透过他的背影看到了他胸腔里鼓荡的万丈豪情。
同样是画人物,戴荣华的《八仙图》则为我們描绘了一组仙风飘缈、栩栩如生的艺术群像。八仙驾祥云飘天际,吹横笛抱花蓝,持莲花抱鱼鼓,舞拂尘背葫芦。法器有别而运功默契,形态各异而信念一致,神韵不同而情意相依。八仙来自于民间,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串惊天动地的故事,因为他們都能正心修道,所以羽化成仙了。心即是道,道和仙乃在心中,他們的故事给人們的启示是深刻而久远的。戴荣华先生通过八仙各自不同的动作、气质、神态的描写,充分地展示了高度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八仙从人到仙的故事达到了很好的表现效果。戴荣华笔下的仕女线条优美,风姿绰约,温文雅丽。粉彩瓷板《此曲只应天上有》画一仕女端坐于冷峻古拙的青石之上,伴着一簇月季低头吹箫,神情专注。相貌端庄秀丽,婉约妙曼,体态苗条,纤纤手指在箫孔上轻轻按动,灵巧自如。青石上的香炉里香烟袅袅,似乎要把仕女吹出的天籁之音带向遥远。月季花在音乐的节律中徐徐绽放,这个特殊环境中的一切似乎都被音乐调动起来而变得亮丽妩媚,生机无限。无声、无形的音乐在瓷画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表现效果。隽秀而刚劲的题款,与画作相映生辉,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的意境进一步升华。
在人物描写中,王隆夫的粉彩瓷板《一苇渡江》为人們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达摩以一苇渡江北上,目标是嵩山少林寺。他脚踏一苇,在波涛中缓慢前行,目光坚定,神态安祥,体态轻盈飘逸,江涛中纹丝不动的身体,江风中飘动的须发和衣带,更显其镇定自若,没有丝毫的惶恐、贪恋和杂念,长期的修炼,使他放下了贪与痴,放下了五欲私心,化烦恼为菩提,达到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心无挂碍,心无尘埃,相随心转,身随心转,心空体轻。“身轻若羽毛,心静恒虚寂。”这时,渡江何需一苇?这“一苇”是把达摩渡向胜利彼岸的妙智慧的象征。画面通过达摩的神韵、气质的描写,把一个佛化的境界和佛性化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色彩淡雅清纯,格调高古隽永,灵动飘逸的文笔,开掘了极为生动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瓷板诗书画相得益彰,极为难得。
品读《瑞景轩陶瓷艺术赏识》,我深切地感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是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用心血和智慧铺筑而成的。从王大凡《青莲归院》中李白典型情绪的捕捉和工笔细描,到王小凡《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的飘逸灵动,再到王怀俊《普渡众生》中观音的庄重慈爱,救拔苦厄,关怀天下的形象塑造,我們看到了一个家族几代人对人物塑造的执着追求和艺术的传承与变化。从汪野亭《万树寒梅白》、《溪山樵客》山水画中的古朴苍雄到汪小亭的《青绿山水》《白云深处有人家》的隽秀空灵,再到汪桂英《湖光春色》的意韵平和、天然纯真,我們看到了陶瓷山水画艺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王步的《山水花鸟》青花瓶到王希怀的《梅枝图》,我們看到了两代艺术家在青花技艺上的执着探索和追求。从刘雨岑的“水点桃花”技艺的开创到刘平在《一池春水》上的传承发展和对“7501”工程的贡献,我們看到了陶瓷艺人在神圣的艺术之路上前仆后继,呼啸前行的身影。诚然,家族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正是无数个细胞的活跃与再生,才有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青春不老,生生不息,精彩纷呈。感谢东元先生十几年的风餐露宿,风雨兼程,甚至远渡重洋,异国寻宝。收藏了百年以来的近200件瓷艺精品,让我們走进了一个在时光中流动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看到了她背后承载着的历史演化更替的丰富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将带给我們无穷的审美愉悦,长久地温暖我們的身心,将启发和激励人們去开创崭新的一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