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探析
2012-04-29李继红杨风
李继红 杨风
[摘要]从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现状,发现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人均耕地锐减、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城市化滞后的消极效应等。为此,实现少数民族人口现代化的路径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口城市化。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人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2-0086-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研究”(编号:07SYB012)
作者简介:李继红(1966-),女,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41;杨风(1972-),男,博士,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山东 济南 250022
人口、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大致可以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1](P.10)研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人口发展既有数量的发展变化,也有质量的发展和飞跃,还包括人口结构的运动和变化。[2](P.16)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方面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27%;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缩减至124.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1.27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为266.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3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1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11.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0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12%。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3.86%提高到2010年的4.31%,居全国第六位。2000-201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5.97万,增长了19.2%,年均递增1.77%。
(二)人口素质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68%,比四普时的29.00%增长了7.6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水平的占8.97%,比四普时的9.95%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具有中专、大专、本科教育水平的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依次为2.21%、0.84%和0.44%,分别比四普时增加了1.09、0.54、0.20个百分点。由此来看,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文盲、半文盲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10.86%,而少数民族人口的同类指标高达41.47%。四川少数民族中,超过或接近全省小学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2.41%)的只有回族和羌族,其中回族为83.18%,羌族为79.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苗族、藏族、彝族,其中苗族的同类指标为73.98%,藏族的为47.34%,彝族的为44.55%。另外,四川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教育水平的为7.6人,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只有回族(29.5人),而苗族(5.7人),羌族(4.2人),藏族(2.4人),彝族(1.4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总之,虽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各少数民族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三)人口结构方面
1.人口年龄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0-14岁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2%,年龄中位数为24.40,老少比为13.95%,前三项指标表明,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已进入成年型,老少比还处于年轻型。
2.人口产业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高达90.50%,比全省及汉族人口分别高出12.89和13.63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79%,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6.91和7.29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7.71%,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5.98和6.34个百分点。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由此即可窥见一斑。
3.人口城乡结构方面
城市化是衡量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指标。鉴于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水平为代表。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如图1所示:
图1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城市化发展
注:本图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率;(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曲线交点以前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交点以后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主要生活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给民族地区带来充裕劳动力的同时,由于增速过快,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锐减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人均耕地的变动如图2所示。
图2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人均耕地变动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的人均耕地都在不断减少,但其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均耕地由1978年的1.64亩降到2008年的1.10亩,年均减少0.017亩,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12亩)。
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
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当人口数量的增减与环境的变动相一致时,会有利于环境的利用和生态的保护;反之,当人口增减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动相悖时,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民族地区的耕地不但贫瘠、分散,而且大多位于山高坡陡之处。据统计,阿坝州20°以上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甘孜州高山峡谷区25°的坡耕地占47%,凉山州达到63%,大渡河流域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达到70%以上。粗放式的耕作模式,特别是毁林(草)开荒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水土流失加剧。仅1975-1986年,水土流失面积就扩大了3.1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5%。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的阿坝州,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26860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流失量达1.4亿吨。[3]由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均在1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单产减少,为增加总产量,势必进一步增加开垦面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1995年民族地区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0.46%,近年来一直处于徘徊阶段。尽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以吸收更多从业人员,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致使就业压力增大。
(二)人口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原四川省人事厅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三州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总量1131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5494人,经营管理人才17635人,与近年来三州地区人才总量的历史数据相比,基本上稳定不变。2007年当年三州地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共计流入8583人,流出7708人,年净流入仅有875人。
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引进困难、流失严重。以医护人员为例,甘孜州基层医院八成以上是中专毕业,道孚、炉霍、甘孜县级医院医学本科毕业的分别有4人、2人、1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短缺严重,30%的乡镇卫生院仅有2人以下,甘孜州乡镇一人一院的有34个。
农村人口素质较低制约了其非农化步伐。据调查,2005年,三州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仅有17.8%,各州差异较大,阿坝州比例最高(21.9%),甘孜州最低(11.3%)。
尽管民族地区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但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3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36.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人口城市化滞后的消极效应
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不仅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城市化就是“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4](P.470)列宁指出:“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5](P.192)人口城市化不仅有益于提高居民的素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自然也会推动人口城市化步伐。据有关专家对西部地区1978~1999年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西部非农人口比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加690元。然而,1978~2007年,四川民族自治区城市化率仅仅增长了1.3个百分点。
三、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
“单一的因素解释不了不发达;单一的政策与战略也无法启动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6](P.15),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问题错综复杂,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口现代化。所谓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人口现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增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质量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协调关系。[2](P.164-165)具体到四川少数民族人口来说,其发展路径主要包括:
(一)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如果不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将很难摆脱“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也就不可能实现民族的繁荣与进步,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至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实现人口数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需要:
1.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
自2006年始,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这是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四川省根据政策规定,对民族地区政策允许生育三个孩子而自愿少生一个孩子,并采取了可靠长效节育措施的夫妇,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和优待,帮助项目户发展经济,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2006年,全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及乐山峨边、马边两县共有12000户群众获得奖励,兑现奖励资金3600万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2.加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
新型生育文化以文明、科学、先进的婚育理念为核心,通过大力宣传,让新型生育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人们旧的、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现代的生育理念。
3.强化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服务、生殖保健、规划统计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培训,从而提高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二)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表现在知识、信息、教育、科技、体制等领域。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为实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现代化,我们需要:
1.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在新的经济秩序下,谁在教育方面投资多,谁的竞争力就强。”[7](P.311)为促进民族地区的“两基”攻坚,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决定用10年时间,每年投入3亿元共30亿元资金,助推民族地区完成“两基”任务,从此拉开了四川“两基”攻坚的序幕。5年来,两个“计划”(即“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已经投入资金21亿元,相当于实施前30多年的总和。[8]2007年,民族地区终于整体实现了“两基”。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素质。列宁指出:“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造成人口的流动,就不可能有人口的发展。”[9](P.216)农民外出做非农业的零工对提高其素质大有裨益,因为人口流动把农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中拉出来,使其卷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漩涡中”,因此,有利于提高外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9](P.527)俞宪忠教授指出:“发展需要流动,流动是发展的根本路径……”[10](P.223)为此,民族地区需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非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人口城市化
为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我们需要:
1.逐步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管理体制,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果说,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城市化“量”的增长;那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则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城市化“质”的改进。在目前城市化动力“推-拉”失衡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化拉力。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城市从业人员的主要渠道。民族地区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金融保险的同时,应积极培育扶持旅游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 田雪原文集[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2]吴忠观. 人口科学辞典[Z].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双虎. 节水型社会须从“源头”构建[N]. 科学时报,2006-03-31.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 列宁. 列宁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吉利斯. 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佑新. 社会发展[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 刘大江. “两基”攻坚为四川民族地区托起“明天的太阳”[EB/OL].[2008-01-25] (2012-2-29).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8-01/25/content_12321750.htm.
[9] 列宁. 列宁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 俞宪忠. 流动性发展[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12-20 责任编辑:陈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