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主银行制度
2012-04-29梁晨
【摘要】说到日本的银行,必然要提到的就是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主银行制度被看作日本企业和银行关系的基本特征。本文将简单从日本主银行的概念、形成、特征、作用、发展及评价六个方面对日本主银行制度进行介绍。
【关键词】主银行制度银企关系历史背景双重作用发展评价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形成于企业与特定的银行之间,指的是两者之间长期且稳定的交易关系。与企业形成这种交易关系的银行就是主银行。通常认为日本在战后形成了这样的一种交易关系。这种交易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公司把主银行作为自己的主要贷款行并接受其相关监控,主银行对企业拥有治理权和股份。日本主要的企业大都有主银行。可以说,主银行制度是日本企业和银行关系的基本特征。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形成是有着相关历史背景的。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银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的政府对银行实行宽松的政策。而1927年的“昭和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约束。后随着日本对外扩张,1944年日本开始实行“军需指定融资金融机构制度”,这被看成是日本主银行制度的雏形。而二战后,主银行制度越来越多地在战后经济重建中发挥了作用,随即定形、发展起来。
学者一般认为,主银行有以下4个特征:⑴对于企业来说,持有客户企业的大股东是主银行。同时,对于主银行来说,一般不会持有与自己没有业务或交易关系的企业的股份。⑵主银行向客户企业提供系列贷款,包括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主银行向企业提供占有绝大份额的贷款,也因此承担相当大的贷款损失责任。一旦企业不能如期归还贷款、或者出现坏帐时,主银行还要分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⑶主银行向客户企业派遣董事或经理。具体分为两种情况:正常情况下——以大股东的身份派遣董事或者经理到客户企业;企业出现问题时——派遣人员接管企业。⑷主银行管理客户企业的结算账户。主银行几乎都是所属企业的结算银行,负责企业的账户管理、现金支付和结算。
综合主银行的概念和特征来看,主银行既是企业最大的债主,往往又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二战后,日本经济一片废墟。要从废墟中起步发展,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资金。在这种情形下,主银行制度很好地满足了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及时、大量、低成本地向企业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此举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银行资金运用的效率,成功实现了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发展。可以说,主银行制度为后来日本的经济高度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主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内部的监督控制。因此在日本,基本上不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或者股票市场来监督企业。除此之外,主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保险,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的稳定,或者在必要时刻给企业提供救援,避免企业遭受巨大的经营危机。可以说,主银行制度促进了日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主银行制度有所削弱。究其原因,便要说到主银行制度的基础。主银行制度的基础和发展在于企业和银行的关系。而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主银行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稳定地提供借款,这和从不稳定的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相比,是一个很大的优势。除去企业中的大家——这些大企业本身资金力量雄厚,又有着多种资金筹措渠道,对主银行的依赖相对较小,其他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在筹集资金方面确实存在困难,所以必须和主银行保持密切的关系。而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资金筹措越来越多样化,使得企业对于银行的借款依存度降低。这样就导致了主银行和企业关系的疏远,主银行制度也便逐渐削弱。
综上所述,日本主银行制度体现了银行和企业之间密切的联系。曾经靠着这样紧密的银企关系,日本经济创造出“高度经济成长期”的奇迹,主银行的效用不容否定。可是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主银行制度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点同样不可否认。
导致主银行双重作用的原因在于,主银行制度发挥良好作用必须要有经济增长这个外部条件的配合。经济增长,则企业与主银行之间形成资金需求和供给的良性循环:经济增长——企业经营良好——主银行获得持股企业的股票溢价收益和贷款利息——支持企业投资——企业和银行共同收益,两者就是这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若经济萧条,企业与银行会产生不良债权的恶性循环:经济不景气——大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银行无力救助——企业危机——银行危机——企业与银行共同萧条。
现在日本经济依旧处在低迷期,怎样才能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主银行制度虽然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除此之外,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还有许多,如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传统的年功序列、社会现象——少子化和老龄化等。总而言之,日本经济想要重新获得活力,需要整体的变迁。而主银行制度在这场变迁中,又将扮演什么角色、走向何方,这也是亟须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日本大企业的成长模式[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09).
[2]于潇.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3(06).
作者简介:梁晨(1986-),女,安徽淮南人,汉族,本科,南京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经济现象。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