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职院校中的分层教学
2012-04-29蒋燕
蒋燕
摘要:现在的高职院校入学门槛低,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职业院校的老师对课堂授课情况会很不适应,因此提出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从教学对象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开展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分层。该文具体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如何开展分层教学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95-02
1分层教学解读
在我国,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我们意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补偏救弊,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要根据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转化最近发展为现有发展水平,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二者均在告诉我们要注重学生个体区别,找到一种能弥补差异的教学方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程度,包括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分成同一类别,各自水平相近,能力相当,并进行不同的学习指导,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课前的既定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全体学生有最大限度的发展,能顾及到每个个体的发展;其次在课中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能够多样化,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进行综合交替;第三在课后的教学效果上则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成功的体验。所以在课堂内进行分层教学起点低,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目标清晰,教学面广,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能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教学,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2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2.1高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出现了数量不足和质量下滑的现象。职业院校的生源中的一部分是来自普高,这些学生在高中的学习能力属于中下水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职校,学生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所以职业教育本来的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下降,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不仅表现在学生知识基础方面,还有在学习习惯、行为与心理等方面。以我校2010级192名三校生生源的新生中,入学总分最高的达553分,最低的只有213分。其中,数学、外语两科成绩差异更为突出。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以其专业为导向的,这就使得我们对知识的教学要求有进一步的分化,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诸多因素就使得大学生对课堂教育的内在需求存在一个天然的分层,如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刀切,不但组织课堂教学十分困难,而且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学校教师授课的现状分析
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授课老师课堂的实施,很多职业院校的老师会很不适应,感到困惑,缺乏对策,甚至无所适从。老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学得无奈。大学的教学过程的初衷就是引导学生朝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教育和教学模式,老一套的教材,清一色的教学大纲,一成不变的教学基本要求,稍加修改的教学计划,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严重制约着每个学生的创造的潜力,活活的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
所以我们提倡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应对变化,适应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在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中,推行分层次教学。
3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做法
3.1教学对象分层
对象的分层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学生的分层的恰当,也是我们整个教学成败的最基本的因素。首先划分上中下层次的依据。老师通过各种手段不仅是从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更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来划分学生,即使现阶段掌握的知识比较多,但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也不能划入上层。其次划分的手段。目前较多的是通过测试手段
学生分层和学生的自主分层。①测试手段学生分层,主要是在调查了解基础上,结合测验,问卷等手段将学生分层。②学生自主分层,建立一个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如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教师要对分层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接受对自己层次的介定,学习没有负担,且乐意在本层次进行学习。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用方法①分层的要经常的进行动态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要根据学生的分层近况效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重新分层。给每个学生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增强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将学习巾的压力变为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2教学内容分层
①制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②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能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需求。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接下来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教学内容的编选要有趣味性和应用性,对高层次的学生要增加探索性的内容。教师上课中可以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如基本题和提高题。根据大纲、教材设计的基本题是全班要求完成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提高题则分层设计分优生学习水平的拔尖提高题、中等生的巩固练习题、差生的放缓坡度题。
③教学手段上要分类型、多形式。以往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都是面向全班同学的,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接受能力,并不能满足分层的班级学生需要。所以要“有的放矢”,在顾及整体的基础上,要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具体的讲,对优等层的学生,教师就要运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总结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除了要对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在学生进行中交流学习外,还要让优等生之间进行多多交流,学习方法的探讨,研究问题,形成良性竞争。中等生的学习方法要重点指导,平时上课的过程中要多采用鼓励性的方法,提示的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向优秀行列迈进。也要注意将电子教案放在网上,供中等生课后再巩固复习,上课练习中可采用优等生与中等生小组合作设计等具体的学习形式,不同的学生间的互助共进,优化中等生。最后对于学生接受能力差,有时没有跟上课堂教学进度的差生,老师可以通过在固定时间统一答疑和网上答疑相结合的做法,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基础的开始,只要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意愿,就能保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3.3教学评价分层
对分层教学的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①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的有效记录和评价,最终的评价要结合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②每类学生分别布置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要求每类别的学生完成本级别的作业和高一级别的,作业的评分结果分解为基本分和提高分两部分。每一次的课后练习要及时记录评价。③要进行阶段的考核,根据考核的成绩,定期重新划分三类学生,使一部分学生从较低类别升入高一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