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给未来的文化记忆

2012-04-29

数码摄影 2012年2期
关键词:斗牛摄影

《乡亲们》——李克君摄影展

李克君的作品《乡亲们》,通过对黄河滩区质朴的农民群体和他脚下的黄土地的观照,展示了乡民们原始的生命力和淳朴的民风以及摄影师对这即将消失的乡村乡睛的深深眷恋。这一系列影像激起无数人的乡土情怀,同时也意识到,农耕文化将伴随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日渐消失,正如策展人鲍昆所言,这些影像是“留给未来的文化记忆”。

《数码摄影》:2012年春节来临之前,您的作品《乡亲们》呈现在观众面前,照片中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及独特的“大头娃娃”创意,都让人想到传统的中国年画。创作这组作品,主要是对传统年文化或者民间艺术形式的追忆,还是侧重记录当地农民的生活现实?

李克君:以中国传统民俗娱乐中的“大头娃娃”的形象,利用后期处理来改变影像中的农民形象,是我的一次尝试。头部经过后期处理,变成了“大头娃娃”,脱离了传统意义的“记录”,而更多表现为一种意象。由于“大头娃娃”在历史生活中的符号性,使得这些农民获得更为鲜明的文化品格,使他们乐天知命的性格得以夸张再现。

《数码摄影》:作品中的乡亲们面对镜头都非常轻松自然,您在拍摄前要和他们特意沟通吗?

李克君:从上世纪90年代,我便开始拍摄开封县郊黄河滩区的这片土地上的村民。每到星期天,我就来到这偏僻闭塞小村庄里,由于长期接触,我们彼此非常熟悉,完全没有距离,在镜头面前他们都无所顾忌。遇到陌生老乡,我会先与他们交谈,然后再拍摄。

《数码摄影》:后期放大人物头部时如何把握好尺度,不至于太夸张而影响美感?群像中,人物头部放大的层次性如何掌握?您希望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李克君:后期制作时,头部比例如何把握,的确让我花了不少时间。头部比例太大会显得不协调,比例太小又达不到效果,经过半年摸索,还是觉得一个身子五个头的比例比较合适。群像中,每一个人头都要动,花的时间较多,一般是先动前面的,再动后面的。通过放大头部的方法,不仅试图营造一种戏谑、调侃的氛围,增加一种喜剧色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村民们的满足感和快乐感。这种夸张的视觉形式在当代绘画中,早已是屡见不鲜。

《数码摄影》:接下来有什么拍摄计划?还会以乡村题材为主?李克君:拍摄计划很多,包括城市题材,都在不断完善当中。乡村题材已经拍摄近20年,那里有广泛的人脉,也是我情感的归宿,一时间舍弃很难,我还会继续拍摄乡村,当然要换一种角度和切入点,总之以后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迷楼》——洪磊作品展

“迷楼”传为隋炀帝所建宫殿,供其恣意享乐。故云,“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楣,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日:‘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素来着迷于表述历史烟云的艺术家洪磊,以“迷楼”为其展览命名,旨在将这座承载着隋炀帝寂寥的建筑,抑或只是深埋于文人血脉中的历史想象之物,转换为“摄影的观看”。

展览中,“轻”的特质如影随形,“轻”,既涉及减轻语言的重量,又在于“深思之轻”,消融历史的坚固性。摄影师洪磊首先将语言变“轻”,通过看似无重量的材料和肌理,来传达意义之“重”。展览形式选用装置、绘画、摄影、刺绣、墨、影像以及书写文本,试图在洗练的空间中,以轻逸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悬而未决的气氛,以一种“言外之意”来获取象征性价值的“轻”的视觉形象。

展览地点:前波画廊(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1号D座)

展览时间:至2012年3月25日

《在北方》跨年摄影展

知名纪录片导演、摄影师顾桃先生的《在北方》主题摄影展,包括他早期拍摄制作的主题摄影《正在消逝——“船”》中的部分作品,以及拍摄的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和《雨果的假期》当中的“精彩剧照”。两部纪录片在开幕式现场放映,影与像完美对接,直观、生动地展现了以使鹿鄂温克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画卷,观众仿佛到了大兴安岭的密林之中,接触到使鹿鄂温克族人们淳朴而叉“神秘”的生活。

使鹿鄂温克族被称为“中国最边缘的民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是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2003年他们走出大山搬进统一的定居点,禁猎也随之来临,失去森林和猎枪的他们深感寂寞,部分族人回到山上,重新开始传统的生活。2003年,顾桃进入大兴安岭的深山,开始了对使鹿鄂温克族这个充满传奇的民族的拍摄。

展览地点:北京爱普生影艺坊(大望桥东北角华贸购物中心L228)

展览时间:至2012年02月16日

《一阴一阳之谓道》——连芷平、毛宇摄影展

摄影师连芷平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女性主题的创作,其作品以静态的形式散发着无穷的张力,她这样给自己的作品定位:“我的创作方式是向内的,在一次次的审视与自审中,我反复试图对‘我们自己做出判决,试图建立一种真诚的关怀和见证,我不希望人们将这种情感当做‘自怜,也反对它变成某种道德优势,此外,我在摄影创作中一直努力实验,希望在对我们的现实命运有所承担的同时,也能兼顾摄影的精神与技艺的尺度。”

此次参展的“人类之树”系列作品,是摄影师毛字在西安郊外的农村铺排并拍摄完成的。11幅画面如中国古代贤儒描述的,分别对应人类在身体、心理和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毛宇的哲学来自于道教和佛教教义的启发,精心布局的画面同时反映了道教“天地合一”的概念和佛教的轮回。毛字所关心的是,追求城市化进程的人类正在远离其本质,因而不可避免地遭遇复杂的心理焦虑:疏离感、幻灭感,以及生存感的消失,这时候,人也许只有通过更好地了解自我及其所处的环境,才能为自己设计并创造快乐的人生。

展览地点:上海鲲鲤国际影廊(上海市乌鲁木齐北路210号)

展览时间:至2012年2月25日

《栏外看斗牛》

当代社会对于斗牛有着美学和道德等多角度的审视。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风靡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也面临日趋消亡的窘境。《栏外看斗牛》参展作品的角度非常多元化,克里斯多瓦-阿拉、费尔南多-埃拉斯、克里斯蒂娜-加西亚-罗德洛、伊莎贝尔-穆略斯、拉蒙-马萨茨和拉蒙-萨瓦萨6位摄影师从各自不同的立场表述了自己对斗牛的态度,其中,克里斯蒂娜·加西亚-罗德洛的作品更多从人类学的角度,记录村庄中的斗牛以及围牛等和斗牛有关的活动;费尔南多-赫拉兹的作品也偏重人类学角度,比如记录人们把死去的斗牛装上车游街,类似风格的还有专程为此次活动来到中国的拉蒙-伊瓦萨-拉莫斯的作品,他拍摄了很多斗牛的题材,其中有一幅母牛产仔的作品非常有冲击感;伊莎贝尔-穆略斯拍摄的题材主要是斗牛士,她迷恋于斗牛士的身体,用铂盐的方法做黑白摄影,用大画幅作品让人直视斗牛本身的美。在摄影作品之外,还有围绕斗牛这一主题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例如关于斗牛的纪录片、电影展、文献展、斗牛主题的电影海报展等。

展览地点: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朝阳区工体南路甲1号)

展览时间:至2012年3月3日

《童衣》——张卫星物影作品展

当服装的定义不再是人体装饰的附属时,在艺术家的眼中,服装是什么呢?张卫星的《童衣》系列,有悖于我们通常认识的完美摄影,摄影师根本就没有用镜头来捕捉成像,只是在暗室中实验性地将童衣直接覆盖在24英寸感光相纸上进行曝光,通过显影和定影药水的复杂控制程序,制造出一种界于复制、幻像、摄影、×光片之间的等比负像。这一造像过程受限于摄影技术本体中的尺幅大小、曝光时间的长短、曝光次数、药液的成分、新旧程度、施药次序;受限于衣物本身的面料材质、花色图案、纤维密度和经纬织造工艺,也受限于药液引流所呈现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些“复杂”或“简单”的童衣,在看似平面忽明忽暗的起伏中改变了织物的物理特征,异化成了视幻的光影流体,凝炼出一种主体缺失状态下的想象存在。如同天空中散落悬浮的记忆颗粒,这颗粒渐渐聚拢,构合成碎片,嬗变出照影惊心的往日时光。

展览地点:全摄影画廊(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3幢2楼)

展览时间:至2012年2月10日

猜你喜欢

斗牛摄影
反对斗牛
有头斗牛不爱斗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一头爱花的西班牙斗牛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西班牙斗牛的来历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