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烧成工艺对陶艺创作的影响
2012-04-29杨志龙
杨志龙
中国陶艺经过20年的磨练,烧成工艺在陶瓷创作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陶瓷材质开始作为艺术媒介的一种,用以传达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观念。与此同时,当代陶艺的某些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和现代艺术形式相重叠和融合,在艺术互融的趋向下,怎样使陶艺作品和其它艺术作品不同,是值得陶艺创作者思索的新问题。同时,当代陶艺创作虽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发展基础,但是,要走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陶艺之路,除具备观念更新、工艺发展、材质多样,仍需在陶瓷烧成方面下功夫。
陶艺创作者以陶瓷材料和陶瓷工艺作为创作的手段考虑更多的无疑是陶瓷材料在艺术表现上是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而陶瓷的形状、色泽、质感都需要烧成工艺来表现。在色泽方面,烧成气氛是影响坯体及釉料发色的重要因素;在质感方面,烧成气氛会造成陶瓷表层或细腻或粗犷的肌理、质感效果;在形体方面,火的使用使造型成为永恒,火焰的强弱将决定造型是否变异以及变异的程度。通过对烧成工艺的探索充分展现材料美感,开辟新的陶瓷语言形式是陶艺创作进行工艺探索的重要目的。
一、国内烧成工艺的现状
许多陶艺家通过各种烧成方式,以追求作品效果的多变性。他们多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良传统烧成工艺,探索新的烧成工艺,发展为现代坑烧、熏烧、乐烧、盐烧、柴烧等烧成方法,由这些烧成方法烧成的作品,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工艺效果。追求作品的个性化和效果的多变性是烧成工艺使陶艺创作得到发展。纵观国内的当代陶艺作品,从烧成的角度寻求变化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这说明对于多样化烧成方式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当形态的探究具备了相应的稳定性时,烧成的单一性制约了陶艺美感的发挥。许多陶艺创作者对作品本身造型语言、装饰语言以及观念表达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对工艺的探索,这也是造成陶瓷和雕塑界限模糊等现象的重要原因。国内陶艺作品烧成手段的单一和国际上众多陶艺家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实验性烧成工艺探索,以及由此产生的颇具个人语言表征性的陶艺作品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一现象的形成具有特定原因:中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长期的产业化生产使制陶工艺的分工十分明确,烧成作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历来由专门的烧窑师傅把控,且有所保留,这种方式在较为统一的审美标准下确保了陶瓷工艺的严谨性,却不能完全符合自发性陶艺创作求新求变的发展要求。而国内相当一部分陶艺作品完成于各大产区,创作者完成作品的构思、成型、装饰即可,其它工序(如上釉、烧成)可由窑工代替完成,如此一来,作品在工艺上获得了可靠的保障,但是正因为分工式的制陶传统和非凡的陶瓷制作环境致使烧成工艺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国内陶艺创作者的足够重视,烧成工艺语言的探索成为被忽视的新问题。况且,对于从事陶艺创作的人来说,烧成工艺繁冗复杂,需在窑炉结构、热工原理、燃料特性、泥料特·l生和烧成气氛的控制等方面建构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这也是许多艺术家尚不完全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工艺能力。一系列的原因致使国内烧成工艺的探索性发展相对滞后。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陶艺家拥有自己的工艺设备和创作空间,创作者可根据作品的需要展开工艺探究。
二、“烧成观念”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衍变
“千峰翠色”、“类冰似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等语汇精练地概括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陶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想象。很长时间内,陶瓷窑炉的不断改进、烧成技术的不断提高就是为了成就极致的釉色和质感。当代陶艺则在审美取向上呈现出多重性的特征,因此,对烧成工艺的探索从观念和出发点上也随之演变。原始社会,基于生产力的落后以及人类对火的简单熟悉,人们使用简易的窑炉和烧成方法将泥土烧结,使其可以蓄水,今天,陶艺家重新使用坑烧、熏烧这些古老而又简单的烧成方法完成作品的烧制,为使作品保留本质的、回归自然的美感,人们也从这种原始粗犷的表达方式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制陶情感的延伸;古代陶工创造性地将器物放入匣钵后烧制,以此避免在烧窑过程中柴灰落到釉面上而造成瑕疵,而现在人们使用匣钵,一方面是为了装护坯胎,另一方面则是以此方法发展新的工艺手段,为作品增添“火的印记”;古代陶工视烧塌变形的器物为残次品,现代陶艺家则结合创作需求,利用火于高温下对泥坯形体的功能,人为制造塌陷效果,将本属烧成缺陷的工艺新问题转化成作品形态的需要。这些以现代审美角度为出发点的烧成方法,体现了当今陶艺创作在烧成观念上的转变。
三、烧成工艺的探索性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窑炉已经演变得非常先进且易于操作,人们能够将烧成结果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正是技术上的完善和稳定,使陶瓷烧成的“偶然性”和“变化性”效果产生的几率降低,大大削弱了陶瓷烧成的不可猜测性所带来的非凡艺术效果。但对于陶艺创作者来说,恰恰可以利用现代窑炉稳定的特征,结合泥料、釉料配比等基础工艺,对烧成时间、烧成温度、烧成气氛等工艺因素进行控制和调整,同样可以于同一窑炉制造迥异的烧成效果,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某些古老的烧成方式看似落后,但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是先进的技术所不能造就的,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古老的烧成方法而进行的新课题的探究和探索从未停止。在陶艺家结合现代科技、传统烧成方法进行的探索性的试验和探究中,大致发展为以下几类:
低温烧成法:以烧制无釉、低温陶器为主的烧成方法,这种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继续采用古老的烧成方法烧成陶器,烧成的随意性可造就自然的装饰效果,烧成上潜在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使古老的烧成工艺独具特色。此类烧成方法以坑烧和熏烧为主要代表。陶艺家惯以盐、金属着色剂、化妆土、有机物碎片着色,烧成的过程同时就是装饰图案形成的过程。同时还结合肌理效果处理或磨光处理等工艺手段。
乐烧:即从窑中夹出烧至900℃左右釉已全部熔化的制品,迅速放到陶盆或铁桶以及水中,或在铁桶中放置燃烧物将制品埋入,
冷却过后色彩还原。乐烧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接冷却:在粘土中加入耐火料即匣钵粉把素烧好的坯体施釉干燥放入电窑或自制带盖铁桶空烧至900℃左右时将窑门打开,观察窑内制品,如见到有坯体呈现光亮状,证明釉已全部熔化,便可敏捷用火钳夹出放入事先预备好的陶盆或铁桶中,上面用砂袋盖住,周围用砖块压紧,防止空气袭入。另外当火钳在窑内取出制品时,动作要快,至于火钳是否被釉面粘住则无须考虑。因为窑门打开时,釉面受冷气立即凝结,所以不必担心。
(2)熏烧冷却:可购买一些石棉、火嘴做一简单的保温窑,用较薄的耐火砖固定大小,勿大,用石棉和钢丝围在上面和周围,石棉约四公分左右即可,窑室即告完成。窑底用耐火砖垒起,并在下边装上火嘴即可。上过釉的坯先用小火烧烤,逐渐升温加大火度,约一个半小时左右窑内达到900℃—1000℃若复烧可以缩短时间,直至坯体全红,加大火烧,再用火钳夹起制品放入准备好的铁桶,最好是比较深的桶,事先应垫好锯末等燃烧物,坯体产生还原气体、这种过程会留在坯体上产生特殊效果。大约十分钟左右,把制品夹入水中冷却,也可使其还原,以固定釉色。(3)冷水冷却:选用此法,关键是要在坯体的原料配制上特别讲究,否则无法实现,因为把烧至900℃的坯体直接钳入凉水中,坯体要经受急冷的考验,没完整的坯体调配是无法实施的。
柴烧:至今木柴仍为许多陶艺家首选的烧窑燃料。一是利于草木灰釉的烧成,另外一方面是为追求在柴烧过程中由落灰产生的独特质感和色泽。在烧造过程中,大量柴灰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经长时间的高温熔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暖和,层次丰富,质地粗犷,呈华丽光亮的釉面效果。
盐烧:一般多用氧化焰烧成,与其它釉子有所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食盐、钠盐、锌盐,最主要是粗盐。烧前的坯体不上釉,也可以用低温烧制过的素坯,可在食盐中加入硼砂,进行施釉。坯体在窑内素烧接近1200℃左右时,从留口处大把大把地往窑内投入食盐或是食盐混合物。如硼砂6%—10%、食盐90%—94%,也可以将食盐投入煤中燃烧,这是盐会分解成钠盐,使窑内气氛挥发并将痕迹附留在坯体表面,成光泽釉层(盐釉)。盐烧靠的是烧制经验,一是盐的投入量(约2—3公斤),二是坯体所收受的盐面,否则很难有理想效果出现。但有时也想办法,把盐水调成一定的浓度施于坯体上,也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另外,食盐的熔点较低,约在776℃,所以在坯体没烧结之前加食盐2—5次,每次加入量为2.5公斤/平米为宜。
四、陶艺创作的新趋势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大致趋势是:观念更新、工艺发展、材质多样。
其观念:传统观念会束缚人们的思路。陶艺创新,首先要在观念上更新,才能出现新的风格。同样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古人认为美观,今人就不一定喜爱。过去的时尚,现在可能就会被淘汰。现代陶艺中的变形、抽象作品,虽然现在还有一些人喜欢,但是更多的人却追求具有新意的风尚,借鉴西方艺术中的艺术手法,采用抽象、超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制作陶艺,已成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一种趋势。陶瓷烧成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审美要求是复杂多变的,从而有不同的烧成方法,不同的窑来改变作品的个性化和重复性。现代陶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在材质的运用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也是千百年来陶艺制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材料的更新,也带来了陶艺作品质观上的改变。细腻如玉的胎釉质感,不再是陶瓷唯一的质感标准。粗犷的风格,粗糙的质感,涩胎纹理,依照石材、木材制作的陶艺作品,带给人们多方面的观赏效果,显示出巧夺天工的艺术特色。
五、结语
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不断探索,挑战材料、烧成工艺与观念的极限。打破传统艺术的边界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提高制作工艺水平,尝试不同的肌理效果,研究新颖的泥土配方,釉料配方,设计制作,烧成方法等层出不穷。本着不重复前人,不重复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来延续烧成工艺的发展之路,使得陶艺作品呈现特有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白明 《世界现代陶艺漫谈》江西美术出版社 南昌1999年
[2]白明 《外国当代陶艺经典》 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02年
[3]熊廖 《陶瓷美学和中国陶瓷审美的民族特征》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杭州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