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化融合现状分析
2012-04-29郭利
郭利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战略部署以来,经过四年多的持续推动,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程度更加深入,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效益更加显著;各地方将两化融合工作作为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抓,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两化融合在促进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作用也不断提升,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两化融合向综合集成应用过渡
目前,装备、船舶、汽车、家电、有色、纺织等信息化单项应用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骨干企业,正逐步由单项向集成过渡。如上海家化在国内快速消费品企业中率先开发并实施了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产品上市时间缩短10%,质量缺陷减少35%;上汽集团开发建成国内首个集成且支持柔性生产的汽车制造执行系统,平均减少45%制造周期;钢铁、石化、航空、电子等行业涌现一批关键业务系统实现综合集成应用的本土大型企业集团,部分企业的业务集成、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化水平已经居全球领先地位,如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全面协作的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高速动车组设计、仿真、制造、管理、执行与服务一体化,生产能力由月产2列提升至月产10列。
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渗透和融合,不仅催生了新型的工业产品,还形成了大规模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异地协同研制等新型业务模式。如宝钢集团根据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开发了闭环高炉智能专家系统,高炉炉热预报准确度达到95%以上,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青岛红领集团建设了5亿个正装版型数据库,创新设计和制造模式,形成了全球大规模、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模式(MTM),占领了欧美高端正装市场,利润大幅度上升。
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两化融合逐步走向服务化,促使产品的价值由加工环节向研发、维护保养、整体解决方案等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延长价值创造周期,提升利润空间。如三一集团二线工程师可通过企业系统实时获取客户购买设备信息、历史档案、实时运行状况等信息,为用户提供设备维修等远程协同服务,60%的设备问题可远程解决。三一凭借服务优势,其产品已占领南亚、中东、非洲、北美、东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两化融合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自2008年10月内蒙古呼包鄂地区被批准为第一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上海等8个地区设立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累计1400多个,培育了1000多个典型示范企业;整合社会资源建设50多个两化融合促进中心,200多个重点实验室,以及依托企业建设了一大批企业技术中心,为两化融合提供有效支撑和服务。各地围绕区县和工业园区产业特点,启动建设了两化融合试点区县(园区),加快各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优势资源和规模企业向各类产业园区集中,发展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服务,增强产业集群整体实力,拉动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如广东省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在技术、物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扶持有条件的专业镇、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两化融合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显现。首先,两化融合促进了传统工业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其次,两化融合发展壮大了电子商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再次,两化融合催生了工业软件、汽车电子、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一代新兴产业。因此,两化融合不仅有效地推进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如南京市两化融合开展以来,软件业等信息产业取得超常规态势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软件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3.3亿元,同比增长60.3%,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两化融合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两化融合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支撑作用明显。目前,在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宝钢不锈钢分公司的生产制造系统投入运行后,能耗降低5%,仅煤气排放减少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建材行业利用信息技术节能增效作用显现,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后,能耗下降17%,电耗下降29%,劳动生产率提高24%,在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上采用专家控制系统,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燃煤消耗和电耗,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年增加经济效益729万元。
两化融合有效支撑政府的环境决策。近几年来,各省市纷纷建立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全面掌握各环境指标以支撑政府决策。如济钢能源管理控制中心系统建成后,每日减少煤气排放282万立方米,减少氧气放散4.32万立方米。有色金属行业建设了金属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系统。煤炭行业的一些企业通过监控中心的实施监控和集中管理,动态控制了皮带系统和开机时间,大大减少了主运输皮带的用电量等。
两化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
两化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首先是推动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取得长足进展。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电子商务年均增长40%,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腾讯、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全球20强。大部分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都开展了网上采购和营销等活动,有些骨干企业实现了在线交易、支付及物流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网上商务合约、订单的交易量的快速增长。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其次是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业蓬勃发展。RFID、GIS、GPS、EDI等物流信息技术开始大量应用,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众多典型应用。大型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率达到90%以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邮政等主要专业物流领域普遍实施了信息化管理,各领域内部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涌现了以仓储和运输信息化为重点的宝供物流、地方电子口岸佛山电子口岸等各具特色的物流企业。另外,两化融合使得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不断壮大。目前,立足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本土信息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一方面,从工业企业信息化或自动化部门剥离出来的既懂IT技术、又懂行业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企业,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了一批立足细分行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而且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机构和中小企业。
当前两化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两化融合发展还不平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地区之间,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行业之间,流程型行业普遍高于离散型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大中型企业融合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企业。
同时,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依然缺乏。芯片、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企业,一些重大装备和重要产品依赖进口。在我国知识产权局受理的近10年的专利申请中,传统产业(包括化学、冶金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只占全部申请量的30%,与传统产业的规模不相适应。
三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有效支撑两化融合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大部分居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低端,自主开发能力弱,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一些面向区域的、专业性的、集群的服务平台由于未形成大的规模和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对工业发展和工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不强。另外,满足企业需求的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仍然薄弱。工业软件企业规模偏小,市场营销能力相对滞后。
四是推进两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推进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主要职责,而目前,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体系、方法和手段等都不清晰,仍需不断完善。理顺两化融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于有效推进两化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适应两化融合的法律、规范、标准、人才等尚不够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政府应对新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产生的规范管理、合理引导、公共服务等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
两化融合发展政策建议
首先,要完善两化融合部门间协同推进机制,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组成的跨部门联合推进工作组,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推动有力的工作机制。引导各省(市、区)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建议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采取投资补助、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用于支持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应用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人才培训等。鼓励银行对重大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和重大应用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引导企业利用债券、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获得两化融合项目融资。
其次,要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重点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等支撑机构,其研发人员的薪酬、培训费用及“五险一金”,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经认定后的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物流配送、技术支持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降低税负等。
再者,要进一步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典型示范,确立一批标杆企业、典型项目等。开展工业软件剥离重组试点示范。开展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试点示范等。组织开展工业自动控制、节能监测、物流配送、质量跟踪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等。
最后,要加快发展和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要研究组织实施两化融合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系统运维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建设一批两化融合服务产业中心和园区。发展和完善一批面向工业行业的低成本、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