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人力资源新理论 谋求现实世界新发展
2012-04-29刘东威
刘东威
10余年来,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的经管类教材的名家名篇已走入中国高校的课堂并开花结果,来自国外专家学者多年智慧的理论与教育成果在中国被消化、吸收、拓展、本土化,同时也掀起了中国高校学术及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促进中国经济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参考。谈到外版高校教材的创新,从内容到形式,创新之处不一而足,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斯科特·斯内尔教授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乔治·伯兰德教授合著的《人力资源管理》(Principle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适时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第15版中英文两个版本,顺应了高校教学的实际需要 。
第一,内容丰富。《人力资源管理》 之所以在中国广受欢迎,内容无疑是它的制胜秘笈。作为教材,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指引。广征博引、纵横古今是外版教材的最大特色。它给学生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众人所长,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家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以锻炼学生甄别优劣、去粗取精的能力。这本书也与时俱进,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新的理论变化带给学生,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
第二,案例并举。国外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最大的特质是以案例教学见长。《人力资源管理》全书共分16章,每章均带有案例,共收集案例33个,同时在全书最后又附带11个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中不乏诸如柯达公司、UPS公司和固特异等跨国大企业,也列举了引起世界关注的小林纱香诉丰田汽车老板性骚扰案,以及丰田公司从中汲取的教训和后续的做法。这些案例显然加强了理论的说服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实务操作的参考蓝本。
第三,启发教学。国外教材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找出解决思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两位作者讨论的议题包括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低工资高增长的国家及美国公司所面临的人才短缺和工作签证等挑战;全球权利问题包括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国际劳工组织安排合理的工作日程;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努力促进各国之间的公平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问题本身的提出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动力和责任所在。
第四,互动学习。圣智学习出版公司以它的E-Learning教学平台闻名,形成了网络互动学习。它不但包括纸质教材,还提供配套教辅和网络资源。学生利用教辅资源复习课堂重点和难点,自我测试,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则利用教辅资源为学生做课堂演示,留作业题,做期末测试。E-Learning教学平台则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系统,网上答疑;为教师提供批改学生作业的系统,便于教师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第五,更新及时。从内容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如今已更新至第15版,从版式设计上看更是花样繁多,多栏目、小提示,辅以图、表、例,课后推荐阅读资源和网络资源等。此外,创建网络同步学习平台,为授课老师和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与学的软件资源。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从内容、形式到版式、装帧,一直在进行不断的修订和更新,紧跟理论前沿,适时接纳新理论、新法案、新案例, 内容创新和版本创新几乎同时完成。
《人力资源管理》第15版的创新变化无处不在。两位作者以多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学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变革。从理论本身,到企业经理个人,再到管理困境的导入,乃至经理人的回应,从电子商务时代的管理,再到管理劳动力多元化,各种主题框遍布全书,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两位作者的国际化视野 。
(责任编辑:韩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