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刀裁出好故事

2012-04-29

大学生 2012年2期
关键词:剪刀天堂剪纸

一直到40岁,法国人高培雅才发现,她真正想当的,还是一名艺术家。

在此前的时光里,她四处游历,换过很多工作,从卡车司机、牧羊女到清洁工;她的足迹踏上了埃及、墨西哥、中国,最后她定居纽约,当起了导游。

一切似乎都离艺术很远。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不惑”的年纪,她突然确定了自己内心的真正所想,“我想当艺术家,我得开始干了”。

现在,高培雅已经是享誉国际的剪艺大师。她的剪纸作品陈列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当中;她也应邀为不少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创作,这些艺术作品造型精巧,寓意丰富,和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

高培雅接受了本刊专访,为中国的大学生讲述她和剪纸的情缘。

我是剪故事的人。

每一次我拿出一张白纸,我想要的故事就已经跃然纸上。有的时候,我甚至不用画草图,因为我要的画面就在那里。我只需要循着我剪刀的方向,沿着那看不见的边沿,讲述故事的情节。每一个精巧的细节,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构,都基于我过去的记忆、人生的经验和头脑的想象。

我的艺术生涯可谓姗姗来迟,直到40岁我才确定自己想成为一名艺术家。我选择了剪纸,原因很简单,因为纸张轻便、易得而且便宜。伴着纸张和剪刀,我在自己的公寓里开始了我作为“艺术家”的人生。我感到自己如同一叶扁舟,在艺术的汪洋大海中随性漂流,此时,仿佛世界也尽在掌中。

剪纸,既是切断,也是连接。每一幅画面都和下一幅画面相连,我用剪刀赋予了它们新的关系,新的构造和新的含义。这像是一种游戏,但更像是一趟饱含哲理的旅程。我的剪纸不仅仅反映现实世界,更是勾勒了我头脑中的想象。有人说我的剪纸,是文学意义上的抒情诗。

我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来自读到的历史,比如“糖果城”(Candy City),这是一段讲述从奴隶贸易到食糖过量的历史,味道既有辛酸,也有甜蜜。

我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段经历同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的创作,中国令人着迷的独特文化是我想象力的重要源泉。

当然,剪纸并不是轻松的活计,事实上,它需要体力,特别是大型的剪纸作品。有一次,我花了整整三个星期为纽约大都会艺术与设计中心创作作品,它足足有13英尺(4米)高。占了博物馆的两层楼,我管这幅作品叫“天堂和地狱”(Hells and Heavens)。不过,天堂和地狱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野,有的人生于地狱,他们却可以将之变成天堂,反之亦然。其实,“天堂和地狱”讲述的,是有关信念和决心的故事。

于我而言,每天花上14个小时进行创作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甚至会突然惊醒,只为了将我头脑中出现某幅画面放到作品的合适位置。每完成一份新的作品,我都感觉它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扇让人们进入作品的世界、寻找他们自己的大门。我想,人们可以在我的剪纸中找到共鸣,他们可以从中悟出他们的故事。

我常常思索人和城市的关系,思索人和自身的关系。“身份项目”(Identity Project)是一系列人物,这绝不是我的自画像,而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每个人都可以走到剪纸的背后,思考我们的来源,以及在世人前展现的身份。

有的时候,我用上帝视角来看描绘的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我又从自身角度出发,记录我所能看到的画面;有时,我的作品关照现实,是对现实的感性回应,比如“2010海地大地震”;有时,我的作品诉说的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生活,别人的记忆,我所做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安放他们回忆的载体。

剪纸的原料并不局限于“纸”,我同样用金属、不锈钢、石头和玻璃作为原料来裁剪我头脑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出现在了图书馆、地铁、栅栏甚至是公园的长椅上。

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剪纸”,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技术。最近,我开始思考如何把我自己装进我的剪纸——我打算做“剪纸衣服”。其中,“时尚誓言”(Fashion Statement)便是一件,目前在纽约城书籍艺术中心展出。于我而言,这件衣服是一本书,从中可以读到许多时尚名言。

其实,所有作品都是在讲故事,不管它在书本中,还是在衣物上。我从想象中取材,从老旧的格言中取材,从大家都关心的事物中取材,从历史中取材。每个人都可以是讲述者,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应该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息息相关。

想象力,只是表达情感的交通工具,我们旅程的终点,是自己的心灵。做一名艺术家,最为重要的便是诚实面对自己,让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内心紧密相连。

我想告诉每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中国大学生,你们应为自己设立一个远大的目标,用技术、坚持和适应力来铺就实现梦想的道路。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顺着它走下去,你会学习,你会改变,你最终会到达一个你自己都未曾预料的地方——这便是艺术的魔力。

猜你喜欢

剪刀天堂剪纸
钝剪刀
剪纸
风有一把剪刀
天堂湿地
鸟天堂
剪纸
剪纸
小小金剪刀
剪纸鉴赏
天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