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
2012-04-29朱金玲
朱金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师生对话,板书课题。
二、初识长城
1.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长城。
2.自由读文,了解长城。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声音响亮。
3.交流感受: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喻说明)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六千多千米)
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数字说明)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多长吗?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了六千多千米,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学生读第一段。教师出示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
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蜿蜒盘旋)
2.学习第二段:近看长城
让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从第二段能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马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同时作者在这一段还介绍了长城的构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请圈画出来。
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
教师出示长城近景图,引导学生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学生指着图片给大家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和瞭望口、城台及其作用,并介绍如何减少伤亡。
师生总结:长城用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长城伟大,作为中国人很骄傲等。)
3.由长城想到的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比如:看到了修筑长城的人穿的破破烂烂,用肩膀,用手抬,把巨大的条石抬上去;看到有的人干的慢了,监工就用皮鞭狠狠的抽打,身上是血淋淋的口子;看到有的人累死了,其他人就从他的身体上踩过去。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科技非常的不发达,而且那时是古代,得靠人力来把砖和用的东西运到山上去。)你是怎样知道的?文中的哪些话告诉了我们?
同学们知道两三千斤有多重吗?在当时科技非常落后的时代,要把这些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鲜血,甚至多少生命啊?
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吗?学生读文。
四、情景解说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法国总统密特朗带着他的全家来旅游了,谁能对着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给他介绍一下长城?学生介绍。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回顾课文
写作方法:观察—想象—赞美。
说明方法:比喻、数字。
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请同学们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开个故事会,老师相信长城的美名一定会千古流传,长城的精神一定会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