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斯布尔林、郭英剑关于《埋骨:赛珍珠在中国》的对话
2012-04-29冯元元
摘 要: 英国著名传记女作家希拉里·斯布尔林(Hilary Spurling)在其新作《埋骨:赛珍珠在中国》中,通过描述赛珍珠在中国的经历试图勾勒其整个人生的轨迹。斯布尔林女士和中国著名学者、赛珍珠研究专家郭英剑教授的文学对话讲述了斯布尔林为赛珍珠撰写传记的原因,并就传记题目《埋骨》的涵义、传记的主题与该版本传记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更进一步讨论了赛珍珠及其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当今阅读和研究赛珍珠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赛珍珠; 传记; 对话; 中国; 希拉里·斯布尔林; 郭英剑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604(2012)02-0035-04
2011年3月17日,英国著名传记女作家希拉里·斯布尔林和我国著名赛珍珠研究专家郭英剑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了“赛珍珠:中国的女儿”的文学对话。两人从斯布尔林2010年的新作《埋骨:赛珍珠在中国》(Burying the Bones: Pearl Buck in China)谈起,探讨了赛珍珠在中国的经历对其创作及整个人生的影响。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何美婧女士主持了对话。本次对话以及现场互动的语言均为英文,本人根据现场的记录编译和整理成文,现采撷其中的重要片段以飨读者。
郭英剑:前年的今天,就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我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邱华栋先生与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凯特·格伦维尔女士就其小说《神秘的河流》进行了一场对话。今天,还是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方,我很高兴能够与英国著名传记作家希拉里·斯布尔林女士进行对话,探讨她2010年出版的为赛珍珠——这个与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美国作家所写的传记《埋骨:赛珍珠在中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欢迎您的到来。斯布尔林女士,欢迎您!请问这是您第一次到中国来吗?
斯布尔林:谢谢!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上一次来是为了赛珍珠传记的写作搜集材料。这一次,是受英国文化协会和英国大使馆的邀请来访问。非常感谢郭英剑教授的邀请,使我能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见面,我十分开心,也倍感荣幸,谢谢你们!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却是我第一次到北京,我希望自己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光游客、一个纯粹的外人而来,而是希望通过赛珍珠这个桥梁,从她的视角去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去跟大家接触。
郭英剑:作为一名传记作家,您已经出版了多部传记作品,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和奖项。我感兴趣的问题是,您为什么会选择为赛珍珠撰写传记?我很想知道在您写作之前,是什么东西激发了您或者说触动了您呢?
斯布尔林:我之所以选择赛珍珠为写作对象,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个人层面的原因。我在童年时期曾经看过一本中国孩子玩耍的图画书。画中的孩子们戴着红头绳,穿着鲜艳的衣服,在放风筝、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让我羡慕不已。作为一个生长于二战时期英国伦敦的孩子,我看到的一切几乎都是灰色的,大人和孩子穿的衣服是灰色的,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这本图画书让我一下子爱上了中国,那是个充满着色彩和光明的地方,十分令人向往。这可以说是我与中国最早的接触。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赛珍珠本人。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汤姆森评价的那样,“赛珍珠是自13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描写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西方作家”。她为西方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可以了解真实的东方,并在自己小说的结尾鼓励西方人到中国亲自来看一看。赛珍珠的《大地》出版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才读到这本小说,她唤醒了我儿时关于中国的记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描写中国和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画卷。当今的中国,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惊叹,我很想像赛珍珠所说的那样来中国看看,了解一下当今的中国。那么,作为描写中国的最有影响的作家,赛珍珠无疑是我最理想的写作题材,我可以通过追随她的脚步,了解她所生活过的世界,进而了解现在的中国。
郭英剑:关于阅读赛珍珠的作品,我跟您有相似的经历。我是在大学时代购买的《小说家》(Novelists)词典中才知道赛珍珠这个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作家的,但那个时候没有人读她,我的老师告诉我,没有学者会关注这个与中国最对立的作家。直到1989年我研究生毕业后才第一次看到了《大地》三部曲。在仔细阅读之后,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赛珍珠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反对中国,而是试图忠实地描绘中国。后来经过一些研究了解到,赛珍珠之所以遭到同时代的中国人,尤其是一些作家和学者的反对,就是源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他们认为,赛珍珠把中国黑暗的一面暴露给了西方,丑化了中国和中国农民。其实,若是实事求是地讲,即使那时有问题,那也是历史的问题啊,赛珍珠不过是如实地描写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现状而已。从那时起,我开始致力于赛珍珠及其作品研究,并在1991年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赛珍珠的学术文章。
斯布尔林:您说的关于赛珍珠在中国不被接受的情况,在西方也同样存在。可以说,赛珍珠在今天被遗忘了。就我个人而言,每次跟我的作家朋友们提到赛珍珠时,他们都会尴尬一笑,并很快转移到其他话题。这可能跟赛珍珠回到美国之后不适应,创作的小说不受欢迎有关。还有一点就是,20世纪50年代赛珍珠曾被美国政府怀疑是共产党,联邦调查局对其展开了秘密调查,这对赛珍珠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赛珍珠在当时处在一个最为尴尬的境地:在中国,她被当作国家公开的敌人,她的作品被列为禁书;在美国,她因为是中国的朋友,而被自己的国家当作敌人怀疑和调查。可以说是两头不落好。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本传记促使西方读者重新思考、重新评价赛珍珠,并认识到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人之一,认识到她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她卓越的远见。早在1925年,在超级大国这个概念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赛珍珠就曾预言中国日后将成为超级大国,并必然会成为亚洲的领袖。她还建议美国政府要重新看待与中国的关系,只是这些在当时并没有人在意。
郭英剑:您说得对。赛珍珠作为生活在两个乃至多个世界中的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也在所难免,由于她对自己所处的两个乃至多个世界有所反思甚至提出批评,从而导致自己不为两个乃至多个世界所接受,甚至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为两种文化所抛弃。这可能是赛珍珠的悲剧,而赛珍珠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她能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世界、看待人生,也正因为如此,她更能注意到在本国文化之中所可能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也恰恰是赛珍珠意识超前之处。我以为,在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赛珍珠的价值所在。
郭英剑:现场的很多观众可能没有看过您的这部书,能否请您谈一谈本书的题目与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关系?
斯布尔林:这部传记取名《埋骨:赛珍珠在中国》是从赛珍珠回忆录中的一个小故事中得到灵感的。赛珍珠小时候住的地方,后面是一片墓地,她经常跟中国的小伙伴们到墓地里玩耍。有时候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些死婴的尸骨,赛珍珠便会尽力将这些残骸掩埋起来。她会随身带着网兜和竹棍,以便驱赶半路上的野狗和搜集尸骨。这一切她从未对任何人讲过。我想,“埋骨”象征着掩埋那些人们需要遗忘的事情。对于那些痛苦的、无法谈论和面对的记忆,如亚美混血儿、二战时期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等话题,作家在当时很难直接去书写,那么就要像“尸骨”一样进行掩埋、遗忘。“埋骨”就象征着掩埋那些痛苦的记忆。这部传记希望通过重新回顾赛珍珠早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如何孕育出她神奇的想象力的,并进一步探究深藏在她奇妙的想象力中的记忆与梦想。
郭英剑:我认为,您这本传记的突出价值就在于,您选取了赛珍珠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来呈现其整个人生。这是到目前为止的赛珍珠传记中风格极为独特的一部。她很像是一本速写集,作者撷取了赛珍珠某个历史时段的生活,然后再现她整个的生命历程,并以此说明她是怎样成为这样一位作家的。一般的赛珍珠传记都是按照历史的线性发展来写作,也就是从她的出生写到去世,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彼德·康教授十几年前出版的《赛珍珠文化传记》就是如此。而您在书中说:“我的这本书试图重新审视让赛珍珠最终成为作家并赋予了她魔力的那些早年生活。这是所有真正杰出的畅销书作家所具备的神奇力量——直接从深深地隐藏在大众想象中的那些记忆与梦想的潮流中去汲取灵感。”所以,我认为,您虽然只是选择了一个意象,但却深入到了赛珍珠的内心世界之中,而这一点,对于理解她后来的作品及其纷繁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
斯布尔林:是的,在这部传记中,我只是专注于赛珍珠前半生在中国的经历,探讨这段经历对其整个人生的影响。彼德·康教授所撰写的《赛珍珠传》记述了赛珍珠从出生到去世一生的经历,但他只用了几个章节讲述赛珍珠在中国的生活。这也是我撰写《埋骨:赛珍珠在中国》的部分原因。关于赛珍珠回到美国之后的经历,我只在本书的后记部分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对这段经历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彼德·康教授所著的《赛珍珠传》。
郭英剑:您在撰写赛珍珠传记的过程中,觉得传记最大的发现是什么?
斯布尔林:我在搜集材料和写作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赛珍珠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深沉的爱。赛珍珠从来没有真正地习惯美国,也没有在美国找到家的感觉。所以,在1970年前后中美关系升温的时候,她十分渴望去寻根,渴望回到养育她的中国来。她甚至恳请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中国总理周恩来给予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她的访华申请最终被驳回了。赛珍珠承受不住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并于次年春天在美国去世。所以当我看到您把今天对话的题目定为“赛珍珠:中国的女儿”时,倍感欣慰,这个说法十分贴切,赛珍珠确实是中国的女儿,她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中的一个。
郭英剑:确实如此,没有其他任何西方作家像赛珍珠这样与中国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中国也已经认识到了赛珍珠及其作品的价值。上世纪90年代,赛珍珠的重要作品被译成中文结集出版,包括《大地三部曲》、《东风·西风》、《龙子》、《群芳亭》等等。那么,在您看来,当今社会赛珍珠及其作品的价值表现在哪里?人们为什么还要去阅读和研究她的作品呢?
斯布尔林:赛珍珠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作家,先后摘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一直怀有一颗热爱和尊敬之心。赛珍珠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农村的生活,通过此成功地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在《大地》出版之前,西方人眼里中国人只有两种形象:一种是吸食着鸦片,留着长指甲的黄皮肤的恶棍;一种就是被妖魔化了的共产党。《大地》却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真实的东方世界。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政府领袖还是办公室的清洁工,每个人都在读她的小说。赛珍珠被称为是“第一个重塑中国人形象的人,中国人被拉回到‘人的地位,开始变得可以理解了”。这是一次非凡的改变,《大地》击败了那些流行的偏见,开启了中美之间紧锁的大门。这是赛珍珠及其作品最重要的价值。
郭英剑:在中国,人们对赛珍珠及其作品的接收和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她的作品一出版就被翻译成中文,但对赛珍珠的评价存在着争议,一派把她的作品誉为“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史诗”,另一派却质疑她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性。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对于同一个作家的同样的描写,却能够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而所以出现的这样悖论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并不认为赛珍珠所描写的中国农民能够代表中国和中国人。但实际上中国农民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东西方冷战时期。那时候,赛珍珠被看作是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自然没有人去阅读和研究她,甚至研究她的作品就是一种禁区。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和批评家们开始公正、客观地评价赛珍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而90年代以后,赛珍珠研究更是出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赛珍珠也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伟大的作家,更被誉为是“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如今,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赛珍珠,挖掘其作品的现实意义。譬如说,她的小说《同胞》,表露出赛珍珠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就在作品中探讨了“海归派们”所面临的困境——文化身份——的问题。
郭英剑:在您的作品中,您对赛珍珠的个人生活有无新的发现?比如,人们一直对赛珍珠与中国诗人徐志摩之间存在暧昧关系有一些猜测,您在传记中对此予以否认,请问您的理由是什么?
斯布尔林:史料表明,赛珍珠与徐志摩两个人在上世纪20年代确实见过几面,但据此就认定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是不对的,原因有三。首先,赛珍珠是传教士的女儿,同时又是传教士的妻子,她的生活是处在传教团体的严密监督之下的。如果有什么流言蜚语,不可能无人知晓,但赛珍珠的朋友、邻居均表示不知道传说中的赛徐二人的情事。其次,当年的徐志摩风度翩翩,是那个时代无数女性爱慕的对象,而赛珍珠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家,一个传教士的妻子,身材发福,毫无魅力可言,据徐志摩的朋友说“应该没有给徐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上世纪20年代后期,徐志摩正与一位美国的亲共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上海同居,从时间上讲也不可能跟赛珍珠有什么暧昧关系。所以我认为,两人之间的恋情是不可能的。
郭英剑:赛珍珠去世后,墓碑上只刻了“赛珍珠”三个汉字。这一点,您是怎么看的?
斯布尔林:赛珍珠从小在中国长大,最先学会的语言是中文,最先交的朋友也是中国人。在她看来,自己更像是一个中国人。她曾公开说过:“从血统和出身来看,我是美国人……但是从同情心和感情来说,我是中国人。”
郭英剑:或许赛珍珠也意识到了,没有中国和中国人民,她不会成长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离开人间的时候,她只把“赛珍珠”三个汉字刻在墓碑上,我想,这应该也是赛珍珠想要传递给世界的讯息吧:我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墓碑上的这三个方块字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认为,赛珍珠这样一位如此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美国作家应该得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敬,也应该得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热爱。
(责任编辑 潘亚莉)
Hilary Spurling in Conversation with Prof. Guo Yingjian on
Burying the Bones: Pearl Buck in China: A Review
Feng Yuanyuan(tr.)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In her new book Burying the Bones: Pearl Buck in China, Hilary Spurling, a British distinguished biographer, presented the whole life of Pearl S. Buck through depicting Buck餾 years in China. A conversation between Hilary Spurling and renowned Chinese scholar Guo Yingjian, also an expert on Pearl Buck studies. In this conversation, Spurling first explained why she decided to write a biography for Pearl Buck, and then discussed with Prof. Guo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the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 biography. In addiction, they talk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Pearl S. Buck during WWII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value of her literary works in a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Pearl S. Buck; biography; conversation; China; Hilary Spurling; Guo Yingjian
收稿日期: 2011-11-10
编译者简介: 冯元元,讲师,文学硕士,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学翻译研究。
主持人简介: 姚君伟,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译介学研究。
①希拉里·斯布尔林,传记作家,《观众》、《观察家日报》和《每日电讯报》剧评家、文学编辑;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英美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