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2012-04-29朱喜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年2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法教学方法

朱喜文

[摘要]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是当前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经济法基础课程的特点,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角度,研究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经济法; 教学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52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0- 0086- 02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经济法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笔者认为就需要教师提高经济法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中,笔者经过多年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1情境激趣

经济法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够用学到的经济法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经济法知识的目的之一。教材中每一章节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寓言故事、动漫、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故事回放等情境,结合学生学习基础的认知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兴趣。

1.2媒体导趣

在高科技现代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和学生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的运用让学生豁然开朗,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空间。从视觉、听觉双重作用下多感官理解经济法知识的本质,从而掌握学习该课程的规律,并且为学生学习下一个新的知识空间提供一个平台。

1.3生活诱趣

经济法教学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要尽可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所学的知识体现在生活中,或者从生活中挖掘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眼前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同身受,倍感亲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就是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互动环节,这样在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参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速度。

2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时的普遍规律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切实可行地来指导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笔者在课堂上主要运用以下3种方法。

2.1对比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可用图表等方法来展示,分析它们之间本质差异与联系,一目了然,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有效的辅助作用。如在学习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与区别时,就可用对比分析法来学习。把两者划分成这几类来进行比较分析:概念、股东人数、注册资本、出资方式、设立方式、设立程序、特例,让学生以填表的形式来进行记忆和理解,效果很好。

例1: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首先找出表面的文字差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2人以上50人以下,公司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特征;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为不少于5人,没有上限,股份具有等额性。为两类公司的分析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找出共同性,进一步分析两者的本质联系——股东和公司承担的都是有限责任,都属于法人企业。然后再回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中去把握内涵,强调学生学法的应用与能力形成的关系。

2.2案例归纳法

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前人大量实例,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重视前人提出这种观点和理论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通过归纳与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2:哪些行为属于有效的经济法律行为?如要求学生判断① 张三在李四拿刀恐吓的前提下,给李四1万元现金的行为; ② 李娜掉进河里不会游泳,路过的张杰看到,李娜要求张杰救她,张杰提出把李娜救上岸后要求给他5 000元; ③ 一个11岁的男孩给营业员8 000元买一台电脑的行为。以上的行为是否属于有效经济法律行为?① 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有效的经济法律行为这一概念。② 让学生依据自己初步的认知理解来判断难度较小的案例。大多数的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结论,以上3种情况都属于无效的经济法律行为。③ 分析有效经济法律行为的条件,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案例判断,理解经济法律行为有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④ 教师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案例让学生再次判断。案例:李珊珊在某一书画店自己花1 000元买了一副40cm*50cm大小的油画。李珊珊对书画并不精通,后经权威内行人士鉴定,此画价值最多100元,李珊珊遂回到书画店要求退货。老板不肯退货,因为老板认为此画是双方讨价还价自愿达成的买卖。请问:此案中的经济法律行为有效还是无效?有的学生开始把握不住了,开始出现分歧。⑤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小组派一代表进行阐述发言。最后依据每小组意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班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上述行为属于无效的经济法律行为。⑥ 教师提出实质性条件,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有效的经济法律行为。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组织学生主动、自觉适用案例归纳法来学习其他适用此类方法的的知识,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

2.3师生换位法

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活动。现代教学模式有赖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如在对经济法课程进行复习时,一般往往老师指出学习要点,学生来记。现在改变模式,让学生来做老师,让学生分组拟定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全由学生来决定,由学生自由出试卷,根据考纲自由发挥,不规定题型、考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而且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这种方法笔者在对口单招的财会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在自己出试卷和举要点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着各种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一种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经济法知识并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