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2-04-29蒲晓妮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中课余时间与专业教师接触较少的情况,提出为学生开发一个专业课程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化平台。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各个专业核心课程资料,网络指导与答疑、学习技巧及重难点学习方法等多方位指导以帮助学生即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当前学生学习条件,系统开发了手机版。此平台的应用提高了学习效率,推广先进的专业技能、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872-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of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
PU Xiao-ni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g,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e less contac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after school hours with professional teachers asked the students to devel op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tudy and exchange network platform. To provide variou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hrough the learning platform, network guidance and answering multi-directional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to immediat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and heavy and difficult learning.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the system has developed a mobile ver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latform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promotion of advanced professional skills, learning good way to learn, the accumulation of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urses; networking; learning exchanges
当前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教师上完课就走,师生交流的时间太少”的现象,特别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本身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在课堂没有很好的消化课程内容,课后又没能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甚至因此而放弃本课程的学习。这可能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甚至是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的学生的就业与工作。虽然现在网络信息量大,知识获取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网络资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太广,跟专业及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开发“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
1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设计
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的创建针对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整理,根据学生对学生中遇到问题期望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创建了专业课程学习网,建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因学生问题积压,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论坛的及时交流提高学习自学能力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1.1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设计目标
根据当前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以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为背景,根据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开发一套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交流,能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网络等各项资源,结构灵活,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系统处理效率高,具有可扩展性、安全性、集学习与应用于一体的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学习条件,系统设计开发手机版,即使没有电脑,也可用手机访问到与电脑相同的所有功能。学生可以不用去机房、网吧,也不用专门为了学习、查找资料而打开电脑;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按,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1.2学习平台功能需求
此网络化学习与交流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参与者包括:学习者即学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课程管理员),根据她们的身份不同可进行的操作如下:学习者可以执行的操作有:申请注册、登录系统、选择专业课程、进入课程学习、使用论坛、创建论坛家园等;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各项信息进行维护如添加、删除、修改,更新等,可以执行的主要操作是管理员信息维护、新闻模块维护、专业课程维护、师资信息、论坛信息等。课程管理员主要是具体课程的进行管理,课程管理员主要由两类人群组成,一是专业课程教师,另一类是在论坛超过一定级别的本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操作:维护课程学习资料、网上指导答疑,添加本课程管理员;学生课程管理员的主要操作有:维护课程学习资料,网上指导答疑。其中学习者对于平台使用者的贡献达到一定级别可以转变为课程管理员。这样一个主要的目的也就是实现优秀专业教师和优秀专业学生共同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在更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为学生更好,更努力的学习提供动力。
1.3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其中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查询,删除,修改等操作的功能,业务逻辑层是处于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之间的“中间层,接受用户界面输入的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访问层进行保存,或者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接口返回用户所需的数据。表示层则处理用户输入或把查询结果返回并显示给用户。
2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实现
2.1平台及相关技术
平台开发使用的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数据库为SqlServer2005+MySql,将MVC、NHibernate、ASP.Net技术与PHP技术融合在一个系统里。除此之外系统还使用了TQ即时交互软件和Discuz论坛+MySQL数据库,用以实现在线答疑和课程论坛与家园的创建。2.2 NHibernate
选用NHibernate作为数据持久层的实现技术,N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O/R映射框架,用来把对象模型表示的对象映射到基于SQL的关系模型数据结构中去。不仅仅管理.NET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包括.NET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还提供数据查询和获取数据的方法,大幅度减少开发时人工使用SQL和ADO.NET处理数据的时间。NHibernate作为数据库访问层,是与程序紧密集成的。
2.3 MVC
MVC模式(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件器)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Controller控制器。MVC模式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动态的程式设计,使后续对程序的修改和扩展简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除此之外此模式通过对复杂度的简化使程序结构更加直观。用户从View发送请求,页面转到Controller;由它决定请求的去向;而在数据交换时,Model作为载体,完成各类数据的转换。
2.4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
通过对其性能及功能的综合比较由于采用的开发工具基本是微软的产品,其与SQL Server结合比与其它稳定,而且存储过程功能强大。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预编译好的SQL语句集,可以将存储过程类比为SQL Server提供的用户自定义函数,可以在后台或前台调用它们,以减少网络流量。
2.5系统部分操作界面
系统主界面如图1所示:学生进入此网站可进行登录(或注册)选择学习的内容,界面上显示的是比较常见的专业课程,学生也可以通过选择课程分类进入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在主界面上显示不同专业的在线答疑TQ,可以通过TQ进行实时交互,解决问题。对于管理员,登录的地址与此不同。
管理员后台添加课程分类界面如图所示:此功能只能是管理员使用,通过后台登录进行添加课程分类界面,操作界面及见及所得,并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通过此界面还可以进行“新闻”、“师资”、“招聘信息”、“管理员”等信息的维护。
图2管理员后台添加课程分类界面
学习平台“论坛”与“家园”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在此添加、整理自己的课程学习资料,积累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也可以将课程资料共享,为本课程的其它学习者的学生提供学习帮助。学习者在此积累经验值,对于表现突出的学习者,可以由管理员添加为课程管理员,协助教师一同进行课程管理与在线答疑等。
3总结与展望
设计专业课程网络化交流平台的意义在于能为各专业领域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使学习不受地域、不受时间也不受教师的限制;对于论坛的管理,既可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充分体现了网络优势,自由学习的先进教--学思想;大大减少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将此系统继续完善,可以用于网络课程推广以及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将会是网络迅速发展的现状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的发展趋势。目前系统平台只实现了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与交流,其建设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以后完善和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扩充专业和专业课程信息,并且加强与其它相关网站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徐玉桂.基于GIS的隧道病害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5) :2090.
[2]董海燕,王卫东.基于JSF、Spring、Hibernate的技术资料综合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5):212.
[3]刘菲,吕世辉,王文杰,等.基于ASP.NET Ajax技术网上订餐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5):238.
[4]蒲晓妮.科教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8):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