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宾逊·克鲁索和王二

2012-04-29张蕾磊

大学生 2012年21期
关键词:罗宾逊王二博客

张蕾磊

该不该对月饼征税?春运的火车票要不要涨价?三险一金是员工的负担还是福利?数黑灯就能算出小区房子的空置率?为什么美国总是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些问题都是郭凯在《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一书中讨论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你会理解很多社会现象,从而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温文尔雅的郭凯告诉记者。

70后郭凯目前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此前,他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一书是郭凯在IMF期间,应《华尔街日报》中文网邀约的专栏系列文章构成的。

王二的故事背后是清晰的经济学理论

郭凯通过讲述“王二”的故事来讲经济学,这是他把经济学模型文字化的一个尝试。在入门级的经济学书,谈到经济学模型时,如果碰巧是个美国人写的书,一般会这样写:罗宾逊·克鲁索生活在一个荒岛上,罗宾逊的那一半是一个企业,他会雇克鲁索的那一半生产椰子果。生产出了椰子果之后,罗宾逊的那一半就会把椰子果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给克鲁索的那一半发工资。克鲁索的那一半拿到工资之后,就跑到市场上买椰子果……经济学就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或者说,这是通过理论理解世界的方式:把所有不关心的东西全部抽象掉,把复杂的世界简化到一个模型里。罗宾逊·克鲁索的孤岛世界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宏观经济,只有一个人罗宾逊·克鲁索,只有一种商品椰子果。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简单的世界,却包含了丰富的含义:工资和就业、生产和分配、厂商和消费者。事实上,在很多更为复杂的经济学模型里,浓缩到最后,还是能找到罗宾逊·克鲁索的影子。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罗宾逊·克鲁索就是“代表性主体”,整个经济就是由无穷多像罗宾逊这样的“代表性主体”组成的。在郭凯写中国的经济问题时,罗宾逊·克鲁索有了中国名字“王二”。他的文章都是一个模式:前半段是王二的故事,后半段是讨论具体的经济问题,在多数时候王二的故事和后面的经济问题是一一对应的。

郭凯要用最简单明了直观的方式,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地把道理说清楚。他讲一个谁都能听懂的故事,突出事情的关键所在。这要比写个上万字的八股文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普通人解释清楚来得有效。2008年前,郭凯写了不少关于外汇储备的文章,从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只有1万亿美元出头的时候写到3万多亿美元。老写的原因是,看似简单的外汇储备,有时候能把一些经济学家都绕进去,而外汇储备的问题则随着储备的增多变得越来越重要。写着写着,郭凯有点无奈了,因为不管怎么写,他发现很多即使是愿意相信他的读者也实在想不清楚外汇储备,于是他写了篇《王二的粮食》,通过王二处理粮食问题的方法形象地解读了外汇储备的事情,效果非常好。此后,在专栏上郭凯写了越来越多的王二的故事。

这样的写作耗时费力,一篇2500字的文章,郭凯平均花费6个小时来写。他需要选取一两周内大家关注的某个热点事件,事件要值得说,或者是有很多人对事件有误解,或者是没看明白的。把事情彻底想清楚后,郭凯需要构思故事。他常常琢磨一小时后发现没法用故事说清楚,就得重新选事件。郭凯一般花三四个小时把故事想清楚,再花两三个小时把文章写得干净、利落。“不是随意编一个故事就能说明一个道理的,哪怕结论是正确的都不行。故事,也得有前提、假设、逻辑和结论。我说的王二的故事,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很清晰的经济学理论在背后支撑,这受益于我多年的经济学教育和从事经济学工作的积累。我不能肯定我说的都是正确的,因为即便正确的理论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也会成为笑话,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自己绝大多数的故事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在写作的时候,郭凯就知道这些文章可以出一本书,他说,这是一本自己愿意花钱买的书。

经济学很枯燥,却优美

郭凯的经济学训练是从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双学位开始,再到北大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我在大学时并不特别,是个好学生。我保持了很好的纪律,没有因为迷茫把自己废掉。”郭凯说,“我很幸运,碰到了我喜欢的东西,经济学。我见过太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荒废四年大学的人。无论如何,应该在大学四年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这个答案你迟早要找到的。”

郭凯本科在北大读电子专业,在他看来这是一门有意思但不能让他激动的学科。回望大学生活,郭凯坦言他是迷茫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自我规划。大学二年级的一天,郭凯看到了当时还处于草创阶段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招收经济学双学位学生的广告,他就去上课了。当郭凯在人生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看到卢峰教授在黑板上画下了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时,他被经济学的简单而优美瞬间征服,此后变成了一种持久的兴趣,郭凯再没有放下过经济学。保研时,郭凯在一片质疑声中放弃了电子专业,选择经济学。“那个时候,学电子比学经济好找工作,很多人觉得我做了一个很蠢的决定。”郭凯淡淡地说。

读研期间,郭凯突然有种感觉:如此喜爱的经济学,学了那么多,但是自己没有弄明白。考试可以答得出来,但是郭凯发现自己读不懂好的论文,得很费劲很努力才能啃懂教科书,自己超越不了那些教科书,也没有办法跳出教科书来想问题。每当遇到一个新问题,他没有想法,没有办法独立思考,必须去看别人说过什么。这些个做不到,郭凯形容为浑浑噩噩,他很难接受这样的自己。“如果你喜欢一门学科的话,这是很痛苦的事情。读了很多年书,只是知识量在增加,但是始终没有突破。”所以,郭凯选择出国留学,他很顺利地申请到哈佛攻读经济学博士。

经济学的学习其实相当枯燥。经济学很难做实验,需要搜集数据,做各种各样的分析。郭凯读博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读论文,读成千上万篇论文,然后算模型、分析数据,绝大部分时候得到的结果都不好。他说,做研究是痛苦的,往往努力若干个月,没有得到新的结果不说,得出的结果还证明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有时候,为了看清事实,要做的事情简单到就是看账本。“看账本很枯燥,要把账本里的问题看出来就更枯燥了,看出问题还得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都不容易。”郭凯说。

因为对学科的喜爱,这些又不成为问题,郭凯还在其中看到了优美。“经济学的优美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具有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供需,均衡和价格,这些概念,既可以用来分析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和财政政策这些宏观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分析厂商定价、广告、保险、契约、谈判这些微观的东西,还可以用来分析婚姻、生育、犯罪这些看似和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现象。”

三年博士的学习,郭凯经历了他希望的飞跃。遇到问题的时候,他知道如何摸索着去寻找答案了,也许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也许会受到很多限制;他对事情有了独立的看法,能够对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分析了,至少分析的东西可以说服自己。

我很在意骂声里有没有合理的部分

读博三时,郭凯开始写博客,起名:郭凯经济笔记。他的意思很简单,在博客上做笔记,记下他读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很快,郭凯发现自己写博客的热情要远远超过最初的预期,这里是他宣泄的渠道。和平时做研究不同,博客上的他可以很自由、很随意,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后,郭凯意识到自己并不真的热衷于做笔记,即读别人的东西然后记下来。相反,他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正在激烈辩论的观点,还有就是任何和中国有关的事情都充满了热情,都愿意发表一点见解。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在从头到尾把哪怕是再小的一件小事说清楚的过程中,郭凯觉得很满足。“经济学里有术语叫:显示偏好,写博客的的确确把我个人的偏好给显示出来了。”于是,郭凯决定要敢于拥抱自己的爱好,即便在不少人眼中,写博客属于不务正业和浪费时间。

郭凯持续更新博客,通过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解读,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也招来了不少痛骂。对于骂声,郭凯认为很可能他们骂错了,但是不代表骂的东西是完全不合理的。“比如有人骂经济学家误导民众唯GDP论。经济学中并没有唯GDP论,但是人们的骂是有合理部分的,就是唯GDP论的事情是存在的。经济学确实存在引导你唯GDP论的可能性,如果你学得不好,没有彻底理解这一事情,那么你就会唯GDP论。”郭凯很在意骂声里有没有合理的部分,因为也许骂的人表达不出来。郭凯举例,就像很多人抱怨“被高铁”,把高铁贬得一文不值是过于情绪化的,但是从抱怨中可以看到分配问题影响下人群的分化,必须看到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乎多花的钱,不在乎多花点时间。同样的,如果在春运期间以火车票涨价的方式去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的确是看到了供需缺口和价格的调剂作用,但是忽略了价格的分配作用。涨价在让供需没有缺口的时候也有分配问题,必须考虑涨价后谁最后被挤出、谁最后没有买到票。不能说供需平衡就解决问题了,郭凯指出,车票问题“实际上是有限的火车运力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的问题”。房价也有类似的特征,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分配问题。

对于郭凯来说,博客文章集结出版的《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专栏集结出版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都已经成为过去时。好在,他是个喜欢写东西的人,我们还可以在他的博客里,读到以严密逻辑和深厚功底斟酌出的浅显语言,在经济学知识里重新看待身边事。

猜你喜欢

罗宾逊王二博客
起床有妙法
盒子里的世界
“小土豆”梦返NBA
灯泡出走之夜
博客天下
王二割寿材
大粘糖
博客相册
活该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