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绣:走进市场之后

2012-04-29刘贞陈聪

大学生 2012年21期
关键词:水族马尾文化遗产

刘贞 陈聪

调查主题:

民族手工文化与经济互动

——以贵州水族马尾绣为例

调查人:

北京科技大学陈聪、谢洪涛等

调查形式:

田野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文献查阅

调查摘要: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毛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陈聪、谢洪涛等同学们走访了马尾绣发祥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板告村、水各村、拉外村等地,了解到马尾绣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已在一定程度上产业化生产,一些绣活能手由艺人转变为马尾绣产品经营者,但总体来说存在着精品少,产业创新不足等问题。

马尾绣,最水族

水族集中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有着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习俗……甚至有自己的棋类游戏,文化形态独立而完整。水书、水棋、水歌对唱、水族迎宾礼仪、水族服饰、马尾绣、牛角雕、水族银饰制作等是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水族妇女所创造的刺绣艺术——马尾绣。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尾绣,它的独特性体现在材质、工艺和文化内涵上。取名马尾绣,顾名思义,以马毛——纯白色为佳——绕上白色丝线为绣线在布料上凭经验定出轮廓,再用填绣完成,最后往往还要钉上闪亮发光的小铜片。

马毛入绣一方面是由于其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另一方面是马毛不易腐败变质,且含有油脂成分能保养外围丝线使之光泽。关于这一技艺的起缘,贵州师范大学潘朝霖教授认为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马习俗,马尾绣便就地取材、应运而生。

马尾绣的出现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水族宗教习俗、生产方式等息息相关。刺绣是水族妇女世代口耳相传的技艺,马尾绣是水族女性文化的代表,最为传统的马尾绣作品是背孩子的背带。在当地,女儿出嫁后生第一个小孩时,娘家都会送上一幅马尾绣背带作为礼物,以后无论再添多少个外孙外孙女,或女儿离婚再嫁都不会再送第二幅,意为教导女儿为妇之道要从一而终。背带图案多为葫芦生子、多子多蝠,意为妇之道要替夫家繁衍子孙、延续血脉。一幅马尾绣背带要经过52道工序一年多时间制作完成,上面还订着驱邪避凶的铜片,象征着水族文化为母之道,奉献家庭,庇护儿女。

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水族妇女韦桃花凭借一手精湛的马尾绣位列贵州“100名名匠”之首,她绣的背带上,蝴蝶图案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传说中,曾有一位勤劳的水族妇女背着自己的孩子去找水,太阳晒得母子俩几乎昏死过去,就在这时飞来一只大蝴蝶,遮住了阳光,使母子俩得救了。故蝴蝶被当作本民族的远古图腾世代敬仰。

图案体现着“敬”,而装饰体现着“畏”。水族信仰万物有灵,鬼魂被强调到了异乎寻常的位置,现有传说中可叫出名字的鬼魂就达三百多个,加上已失去名称的鬼魂,则有七八百位之多。铜为古代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以铜为饰钉在绣品上表达着水族的古老信仰对鬼神的畏。

非遗带来市场

2012年7月,两周时间内,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陈聪和伙伴们实地走访了马尾绣发祥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板告村和水各村、拉外村等地,采访了刺绣艺人、政府人员和其他手工业者,甚至还在水族自治县延牌镇喝了当地的特产九阡酒。同学们调查的重点是马尾绣作为经济产品的发展现状。

除了背带,马尾绣主要用于缝制围腰、翘脚等。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前,马尾绣制品早就作为小商品存在,妇女们会绣一些鞋垫、手袋之类的物品在市场上出售以补贴家用。虽然有小部分人初步意识到马尾绣未来的价值,但总体上来说,马尾绣主要是在水族社会内部流转,市场不大,远没有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程度。同学们采访了很多绣马尾绣的妇女,在1980~2005年间,她们大多都外出打工过,几乎荒废了手艺。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证明马尾绣的独特性,也体现了它的处境——和很多传统、民族文化一样,亟待抢救和保护。

在拉外村,同学们采访了一位姓孟的大爷,老人告诉他们,当地手工艺人对传统的纺织、雕刻、刺绣已经失去了热情,青壮年包括女性更愿意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在当地一所中学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民族习俗正渐渐远离水族人:虽然水语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主要语言,但当地的学校大都不开设水语课程;大多数人会制作马尾绣,但水族服装只在节日的时候穿;大多数学生对水歌只是浅尝即止,不能深入了解。

水语萎缩进口语里,水歌局限在部分人中,“水绣”则蜷缩于一年中的少数几天里。原本专职解释记录的“水书先生”早已不是水族人敬仰的对象,甚至有人公开质疑水书先生的“灵”性。和马尾绣一样,人们对学习水书也没有什么兴趣。

对水族文化的保护是自上而下的,200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其后政府一方面鼓励水族文化研究,一方面推动非遗项目申请。

马尾绣的保护或说马尾绣产业的发展以2006年为拐点,那年马尾绣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声大噪,成为颇受欢迎的旅游商品,需求迅速从三都的几个乡镇扩展至全国乃至海外。

同学们调查发现,马尾绣产品已初步形成“绣布生产——在绣布上画出图案——交给村妇绣制——收购——对外销售”的产业链条。目前在三洞、中和、塘州等乡镇及村寨,马尾绣的主要收购商为韦桃花、宋水仙、潘勉、潘水爱等省、州级传承人,她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外销渠道。例如,韦桃花和潘勉在三都县城都开有店面,韦桃花还挂出了“桃花马尾绣”的企业字号,并于2010年将她的“马尾绣百鸟图”等23件作品在贵州省版权局进行了版权登记(当年全省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共118件),她同时是县级各行政机关马尾绣服装(在各种民族活动上,经常需要机关干部穿上民族服装)的主要供应商。宋水仙在三都县城也有马尾绣工艺品店和马尾绣家庭博物馆,由于其性格外向,外联能力较强,已经与都匀、贵阳等地的金凯利、黔萃行、黔艺宝、黔中宝等大型工艺品公司建立起销售关系。

此外,在三都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潘瑶建立了“凤之羽”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销售)中心,以收购、销售马尾绣制品为主。三都县专门在板告、杨柳等村落组织了马尾绣培训班,每期每村40人,由宋水仙等传承人、水书老师授课,报名踊跃,气氛热闹,其中潘瑶在培训班上专门主讲马尾绣的市场发展,给大家灌输市场意识,鼓励大家多做马尾绣,目前培训已经完成3期。此外一些现代市场经济的符号在马尾绣市场上出现,如宋水仙表示她正准备在淘宝开网店,潘瑶注册“凤之羽”商标;一些中介组织随之出现,如三洞乡杨柳村、中和镇都有了自己的马尾绣行业协会。

可见马尾绣从生产到销售已经进入了相对复杂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马尾绣的商品类型跟随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除了传统的马尾绣背带外,马尾绣服装、马尾绣高跟鞋、马尾绣时尚背包等商品不断涌现,马尾绣的绣线也从传统的青、黑等暗色调,演变出各种鲜艳的颜色来。

虽然不能得到确切数据,据同学们直观观察,传统制作马尾绣的几个村落,如三洞乡的板告、杨柳、达便、水根,中和镇的中和村、妙良等村落,几乎达到了家家户户绣马尾绣的程度。在三洞调查期间正值农闲,进入每一个村落,在大树下、巷子里,都有大堆的妇女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绣马尾绣,其中不乏七八岁的小孩在搓马尾、十来岁的女孩飞针走线。

对经营者潘瑶的采访也应证了同学们的观点,潘瑶的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销售)中心每月进货额在10万左右,她估计韦桃花和宋水仙的销售额度还要大一些。

市场繁荣不代表文化繁荣

政府与民间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于马尾绣的保护以旅游开发为主,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开发方式。在见证了马尾绣产业化的同时,同学们也看到了传统开发方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产量大,但马尾绣精品少,创新乏力。目前三洞乡等马尾绣手工艺工人群体,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初中,而除了中小学里的美术课外,这些艺人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更多的美术教育,对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文化精华缺乏鉴赏力和领悟力。手工艺人共享统一的审美情趣和标准,而在构思、工艺水平等方面互相竞争、激励氛围不足。加上小富即安思想的束缚,马尾绣的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摊点林立、无秩序竞争中,难以形成联合规模优势的集约经营状态。而家族经营的保守心理,使得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的技术交流不充分,一些商业创新也不能有效地推广,也很难集思广益地进行技术和技艺上的优化。

马尾绣卖得好并不代表民族文化的繁荣,最大的阵地在人们的观念中。同学们在马尾绣培训班里调查了近80位妇女,问道“为什么选择做马尾绣”时,她们的答案多是“容易来钱”、“比打工轻松,不受日晒雨淋、不受气”等,无人言及文化和特色。而在走访过的当地人心目中,刺绣艺人、刺绣产品经营者仍然不是“读书人”该做的行业。

同学们把调查结果和建议写成了倡议书递交给了自治县政府,并于8月2日收到了县政府的书面回函。回函中,县政府肯定了同学们提出的若干条建议的价值,并表示值得考虑实施。

猜你喜欢

水族马尾文化遗产
水族敬酒歌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上帝的水族馆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扎马尾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马尾朝哪等
水族动物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