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指导

2012-04-29陈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椭圆学案探究

陈华

现代西方人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不仅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发出了有力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思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生本数学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授人以渔,实现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一、课前导学:授人以渔

为了让学案更具针对性和学法指导意义,教师最好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特点亲手编写学案.首先,要深挖教材,了解每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高考中的要求,制定清晰合理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素质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自身对学习有一定的需求,有较强的好奇心、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案导学的设计,一定要多用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直观地激发其兴趣,做到知识问题化.再次,要正视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上的差异,学案编写面向全体同学,通过低起点、多梯度的分层问题设置,让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体味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学案的末尾要给学生留有空白,让其自己对每节课的内容作小结和反思以及延伸拓展,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模式是相对固定的,但训练的内容是灵活可变的,为此,教师应当注意学案中导学内容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二、课中质疑:以学定教

要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首先要使学生乐于提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系列化、情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升级到“不得不问”的程度,学生的问题自然就会连绵不断.有些老师可能担心有时备课不是很充分或者对某部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害怕无法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丧失了“师道尊严”.其实大可不必,荀子说“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即便是教学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可能会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给学生如下的回答:“这个问题问得有深度,下课后我与其他老师商量一下再给你准确的答复,你也继续思考,咱们做个比赛,看谁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好吗?”这样既认可和激励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也坚定了其探究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数学课堂的内涵,实现问题情境的动态化,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般来说,高中生的思想比较复杂,课堂气氛往往是死气沉沉的,再加上数学符号过于抽象,学生往往越上越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增加一些问题情境,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直观教具等手段使数学问题趣味化、动态化、具体化、直观化,不断地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力求因材施教,讲求实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扩散练习,激发学生思维,打破思维定式,倡导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发思维,尽力得出有新意的结论.

如以下一题的探究片段:

(一)呈现,激发探究

如问题:经过椭圆x2[]4+y2[]3=1的右焦点F任意作弦AB,过点A作椭圆右准线的垂线AM,垂足为M,则直线BM必经过点().

A.(2,0)B.5[]2,0

C.(3,0)D.7[]2,0

师:本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途径?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或数种),将解法详细书写出来.解决该题(该类型题)用到什么方法?把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变化一下又会如何?能否类比到更广泛的范围?请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研究.

(二)探究,合作讨论

师:请同学们先自我探究求解,稍后再进入到小组相互讨论.此时教师巡视,对部分需要给予帮助的学生适当指导,并适时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

(三)交流,思维碰撞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或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并对在交流中随时发现的新问题作进一步地思考,大胆举手发言.

生1:我是用特殊化的思想解决的.取AB⊥x轴,由已知得F(1,0).将x=1代入椭圆方程得y=±3[]2,不妨设点B在x轴下方,得B1,-3[]2,又AM垂直于右准线,得M4,3[]2,所以直线BM的方程为2x-2y-5=0,过点5[]2,0,故选B.

师:好!根据问题特点,考虑极端位置,选取特殊直线求得结果,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生2:假如此题是一填空题或解答题,仅由特殊化还不行,还得寻求一般性解法.

生3:我的解法是在生1的基础上由椭圆的对称性及特殊化思想先猜出直线BM恒过定点5[]2,0……

总之,课堂中的生本化,不是学生的唯一化、绝对化,更不是“去教师化”,而是回归学生主体,把教育与人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通过交流、对话、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就会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猜你喜欢

椭圆学案探究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