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2-04-29周廷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课程标准儿童

周廷珍

小学生说话,是我们教师,特别是我们广大的农村教师最易忽视的问题。要知道,当前社会太需要一个人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担负着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说话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说话训练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一、培养口语兴趣,让学生想说话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要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必须激发他们对说话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在说话训练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说话的兴趣,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学生在认识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后,教师问学生:“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请你把它的样子说出来”。这样,学生就很乐意说,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可说的内容。

二、排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说话

俗话说“童言无忌”,儿童语言表达往往不分场合,不分是非,不分轻重,想说就说。但是这种表现仅局限于儿童圈子或亲人的圈子,面对教师他们却一反常态,很少说话,或者问一句说一句,有的甚至回避教师,这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教师有畏惧感,怕与教师交流。要消除学生这种心理障碍,教师要想法亲近学生,让他们敢于说话。

首先,学会把微笑带给学生。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亲切感,不要成天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使学生感到害怕。

其次,把好心情带给学生。教师在学生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聊天,与他们谈家常、谈爱好、谈理想,以此来拉近师生距离。

再次,学会赞赏学生。喜欢表扬是儿童共性,但就儿童目前的心理发展,平淡的表扬已对他们刺激不足,只有对学生加以赞赏,才能排除心理障碍,使之敢于说话。

三、引导参加讨论,让学生会说话

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是《新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因此,通过讨论问题练习让学生说话,是一种好方法。讨论的问题不管是由老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只要提出的问题切合实际,都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言的兴趣。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有位学生问: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就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激趣,从而达到练习学生说话的能力。

四、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多说话

多读,是培养说话能力的基础。叶圣陶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要想出口成章,必先“入口”成章,课堂上可采用分段、分组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也可以采用让学生倾听和模仿录音朗读。读是理解,说是表达。先吸收后表达,以读促说。如教学《小珊迪》一课,为了让学生掌握说话技巧,教师先范读,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评读,最后告诉学生:因为人物的地位、处境不同,所以说话的语气、方法和态度就各不相同。

总之,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小学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既想说又敢说,既敢说又会说、善说的能力。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课程标准儿童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