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2012-04-29刘祥海
刘祥海
摘要: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培养未来幼教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其学生专业发展水平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别从学生及学校层面探讨了当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提出了通过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实践取向、自主发展等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幼师生专业发展障碍对策
一、影响幼师生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专业认同感低。
专业认同即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个人专业发展融入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心理倾向。专业认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成长的起点。学生专业认同感有无与高低,对其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人作为一名幼儿师专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在目前幼教繁荣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还比较模糊,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就缺乏专业认同感。问卷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喜欢或热爱”的,仅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更多的回答是“好就业”、“是家长的意见”、“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很有趣”,等等,甚至有的回答是“不喜欢幼儿教师工作,毕业后不去幼儿园,做其他工作”。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状既有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认识上偏颇的历史原因,又有学生对于自己人生规划及将来工作岗位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个人原因。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社会上逐步形成关注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师范院校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明显增多。尽管如此,短期仍难改变学生对未来职业较低的期望值,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幼教岗位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待遇。学生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及意义缺乏深刻理解,致使部分学生缺少远大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
(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已习惯接受性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主要表现在: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课上不愿主动提问、参与讨论,不会主动预习课程内容,也不愿拓展相关知识。课后作业不能认真主动完成,有时只是机械草率应付任务。不会深入思考,不愿处理复杂问题,不能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
自主发展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包括挑选阅读有价值的书籍、安排好自修时间自己的学习任务、制订自己学习计划等,对自身的学习进度、生活节奏也缺乏规划。聚会、网络游戏、社团活动占用大量时间。
缺少合作学习意识。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在学习中承担一定任务,在协作性强的学习活动中难以胜任角色要求,学习中缺少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三)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失衡。
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专业素质结构有着特殊要求,那就是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两者并重,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实际教学中,学生专业发展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偏重知识而忽视技能学习,二是忽视知识而专注技能。这种专业两元结构失衡现象制约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生在一般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较扎实,而在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上存在着短板。很多同学在入校前毫无某方面技能基础,在零起点上开始学习,其中困难可想而知。在学习中,有些同学碍于脸面,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思想上有包袱,以致出现厌学情绪甚至放弃某些课程学习的现象。
(四)学校课程不够完善。
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于整个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有些学校可能会因师设课,由于师资缺乏会调整某些学科,课程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框架的残缺和某些技能方面的缺陷。同时教师教学水平也制约着学生专业发展,尤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些还不能完全体现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水平上。
二、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进一步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良好的专业认同感能够让学生提前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使学生顺利地渡过专业学习的适应阶段,促使学生为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好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中加大专业思想教育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应有计划让学生了解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有关学前教育的重要文件精神。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宽阔的人生舞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幼儿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培养。这样才能将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个人发展相衔接,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表率作用,加强对学生专业引领。
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虽然与学生们将来所从事的幼儿教师工作有所不同,但对岗位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豪感应该是一致的。一个合格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把所教学科作为教育切入点,以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专业发展给予积极引领,不断激发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将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意识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其积极的专业情感。
面对我国目前幼儿教师普遍工作量大、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等现实状况,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修正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正确认识未来工作的社会意义,从单纯的关注经济收入过渡到职业上的自我发展,激发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
职业价值观和信念的养成绝不是仅靠一些特定科目的学习就能够实现的。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在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专业思想观念,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优秀幼儿教师、校友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跟学生交流,以促进这些未来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观念的形成。
4.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特别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童话剧比赛、幼儿歌舞比赛、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大赛及相关演讲、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对学生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即学生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预期,简单地说就是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个人有什么长处和不足,如何获得发展,以及在不同时间段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意义。
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可以分析自我,以既有的成绩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在专业发展中发挥个人优势。可以使学生不断积累个人发展经验,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专业学习策略。
2.让学生学会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一个很具操作性的培养策略。根据有关研究,发展规划的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指导性文本的收集,个人需求能力分析,个人发展目标的确定,个人发展规划的展开,持续性的信息整合等。科学完善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专业发展的条件,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建立学生成长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1.专业汇报是促进学生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形式。
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素质汇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学习,为学生搭建专业展示的平台,做到以活动促发展,以汇报促提高。专业汇报可采取由普及到提高、由专项到全面的形式,要求人人参与、班班组织。从构思汇报主题和形式到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学生不同技能的展现,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每次汇报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同学之间专业观摩、促进学生学好技能、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具有重要意义。
2.跟踪学生发展,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为更直观了解学生专业发展,可将学生基本信息表、成长记录表、读书笔记、活动体会、各科成绩单、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以及教师同学评语意见和个人小结等内容归类存放,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个人成长档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专业成长的历程,看到自己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反思及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规划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动态变化中感受自身的成长,在集体关注、帮助和监督下调整方向,修正行为,从而更好地迈向优秀教师的目标。
3.建立科学的学生专业发展考核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
研讨制定学生专业发展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即学生专业努力方向,是学生在专业发展上要达到的要求。考核标准可以分别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细化要求,保证每项要求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确保标准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引领性,同时建立起科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快速提高。
(四)强化教育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被动的具体情况,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研讨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坚持把学生主动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和发展水平,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习自主性。同时在完成本节课的基础上应有专业拓展要求,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及理论深化和技能训练等。
2.坚持教学实践取向,紧密联系幼教实际。
为使学生专业发展更符合未来幼儿教育的实际,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贴近幼儿教师工作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拓宽实践课程的范围,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并逐步形成坚定的职业自信心;在专业课程中通过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技能训练等形式增加理论课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形,对幼儿园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幼儿教育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从业能力,从而更快地适应未来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
3.让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方法,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要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就必须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会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学会反思是学生专业成长必备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在自身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调整专业发展方向,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而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陈红霞.促进在校幼师学生专业成长新举措.学周刊,2011.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4]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