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2012-04-29展菊
展菊
摘要:围绕技工的能力培养,结合技工类学生的特点,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通过采用讨论课、引入现场录像和改变考核模式等手段,提高课程内容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提高实践环节的学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工;能力培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涵盖了本科院校材料学科的《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等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及理论,具有涉及面广,基本概念多等特点。技工类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年龄偏小,且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匮乏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而该课程又是机械类技工今后从事机械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为此,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依据学生和课程特点,针对课程中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一、技工能力培养的意义
1. 满足企业需求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我国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企业升级过程中,许多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高技能技工人才是确保这一转变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一些企业已把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培养和招聘作为实现企业改造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企业对高技能技工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技能技工人才短缺现象日益突出,作为培养高技能技工人才摇篮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既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办学宗旨的重要体现。
2. 满足家庭及学生的需求
随着国内企业针对高技能人才的薪资激励和职业发展升迁机制的逐步完善,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家庭投入的不断增加,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本人,从就业、薪资和今后个人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考虑,对学校的期望与要求日益提高,进行针对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是实现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学生及其家庭预期的重要途径之一。
3. 满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是否能够达到学生及其家庭的期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生源,还直接影响到品牌学校的建设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是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及其家庭要求的共同需要。
二、提高技工技能的主要改进措施
1.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的灌输模式,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针对课程中有些授课内容,采用了互动讨论式的授课模式,如晶体结构,这部分教学内容非常抽象,而且金属原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直观性认识,依据金属键模型讲授了金属键这一基本概念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自己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起来的空间模型。虽然仅仅进行了十分钟的师生互动,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用西瓜做模型,把西瓜子看做贡献出价电子的正离子,而把西瓜瓤看成是游荡在正离子间的共用电子云。虽然这堂课中互动时间很短暂,虽然互动时教室不再安静,但从中让我看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在他们的模型中,所寻找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些基本粒子模型,已不局限于球体这一范围,而是把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一些整体中的两个基本结构单元与金属中的两个基本结构单元等同起来,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形化和通俗化,从而使记忆和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2. 充分发挥多媒体可视功能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有部分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工程背景,例如钢的热处理章节,但对于机械类技工学生,在他们之前的实践环节中,对热处理设备、热处理生产操作过程通常接触较少,导致对钢的热处理缺乏基本的直观了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本地具有代表性的热处理生产车间,对这些车间生产现场的热处理装备、常见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和正火等生产操作过程进行了现场摄像。在课堂内,根据实际授课内容,选择性的播放相关现场实际生产过程,通过暂停、回放等手段进行实时讲解。例如,对于退火,首先播放退火现场装炉操作过程,通过暂停告知退火通常选用什么样的热处理设备,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图片,让学生对退火常用的箱式电阻炉的外形、结构等有直观的了解;接着根据装炉零件的外观,介绍在整个机加工流程中,退火通常位于哪一个工序,退火主要适用于哪一类零件及这类零件进行退火的主要目的;然后根据播放的控制柜介绍退火的主要控制工艺参数及如何根据铁碳相图确定退火加热的工艺温度;根据出炉现场情况介绍退火的冷却方式、控制出炉温度的目的,这种冷却方式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特点,在学生对退火整个流程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最后对退火进行定义和分类。
3. 改革考核模式
改变传统一卷定终身的考核办法。为了培养学生日常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成绩、课堂表现(根据讨论课时的参与度实行加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组成。对比改革考核模式前后的学生表现,采用新的考核模式后,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字迹变得更加端正,而讨论课时学生的参与度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定.关于技工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改革探索
[J].科技与生活,2010(5).
[2]刘建华.企业熟练技术工人培养策略[J].人力资源,2010(2).
[3]周传蛟.高级技工短缺原因与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09(2).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