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数学课堂表层元素的思考
2012-04-29缪金龙
缪金龙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评价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指引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方向的重要标尺。而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其本质属性注定了数学课堂应该具有浓厚的数学味。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应该针对于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课程流程的设计、教材的开发利用等是否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数学思维的冲击等。
一、精心设置情境,让课堂可感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设置是联系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是链接学生数学心理和数学生活的重要载体。数学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将书本中机械生硬的数学知识以及存在于其背后的数学思维活脱脱地呈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如临其境,真正地激活学生联想、感知等思维力量,产生鲜明的认知体验。
可事实上,很多教师只注重数学情境创设的形式,而对其实效却极少有过反思,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境创设仍旧存在于当下数学课堂。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圆的认识》时,播放了视频画面:喜洋洋坐在一个方形的轮子上,十分颠簸,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接着又出现了喜洋洋坐在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的轮子,照样十分颠簸。最后,喜洋洋坐在了大家改装过的轮子上,发出了叫声,教师戏说是喜洋洋在感谢咱们呢!
反思以上情境创设的案例,诚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案例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对于学生认知圆的基本属性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向深度审视,不难发现这种情境所包含的信息并不能支撑起足够的数学问题,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相关的数学知识无从涉及。而且教师展示的动画视频费时量大,劳动成本较高,过度彰显了技术演示,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样的情境创设不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多大价值,不要也罢。
二、细心组织活动,让课堂灵动
数学教学不是静止的过程,而是充满交际互动的动态过程。这里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动手、脑、口等整体感官,从事数学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活动过程。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全面性,直至最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可谓不多,但其实质效益不甚理想。很多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害怕场面失控,不愿意开展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浮于表面,只关注学生的动手、动口,而关于实质的思维训练却落不到实处,有的教师眼中只有优等生,胸无整体,使得课堂成为优等生的世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认识周长》一课时,找来一片树叶让学生测量树叶的周长。测量前,教师事无巨细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测量,其间小小的注意点都被教师考虑到了。学生如教师所说,非常成功地测量了树叶的周长。但在评课中,不少教师认为教师的越俎代庖,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沦为机械的测量工,而关于数学问题却一直都没有涉及。二次执教时,教师只做适当的提醒,更多的问题留在学生测量的过程,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讨论、去解决。
这则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显得扎实有效,体现了以下几个
原则。
1.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乐于互动
在前后两个案例中,教师从独权包揽的承包者过度为工程项目的合作者,这一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感受到自我行为被尊重。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适度放权下,体验到自我价值,数学活动的参与性大大提高。
2. 让学生在厚重的思维中参与活动
任何数学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数学思维的真正核心,学生数学训练不能放松。在本案例中,学生有测量之前的想一想,有对于工具的选一选,有操作实践的量一量,有交流探讨的说一说。既有动手动口的实践,更有触及数学核心的数学思维,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
三、悉心开发资源,让课堂丰厚
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应该具有合理取舍的意识,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而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杜威早就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一切教学将陷入无目的的泥沼。学生不能洞察其所以然,无法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学习所得,数学学习只能演化成为一种硬性的学习任务。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这课,可让学生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付整找零”现象,设计出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成轩带了112元购买价值98元的遥控飞机,该如何付钱。这样的问题,既关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产生,又贴近生活实际,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奠定了基础。
当然,数学教材材料的开掘不仅局限于对教材内部资源地开发,还应该结合时代特色与地方领域的特点,开发出属于数学课程的校本课程,从而实现用教材而教,非教教材的目的。
(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