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设语文教学意境的策略

2012-04-29马荣

成才之路 2012年23期
关键词:意境语文教学

马荣

摘要:语文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意境的创设。要创设语言意境、再现文章意境、创设情感意境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境

语文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语句的含义、作品主题思想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交流,学会表达。现在提倡的“大语文”的教学观,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各门学科,讲究教学艺术,创设出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学习意境。而大多数教师还不能恰当把握恰当的教学策略,只是简单地解决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疑惑,无法帮助、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思想。创设意境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思想和感情,创设出让学生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意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感知文章意蕴,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改。重视意境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意境,辅助教学。怎样创设出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意境呢?

一、创设语言意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偏向于感性,对待事物的态度经常凭借自己直觉上的好恶,做不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课堂上对一些趣味性强的文章(小说、散文)等,学习得津津有味。对偏重理性的文章(说明文、文言文)等有时心不在焉,甚至出现抵制的心理。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师在创设语言意境时,应注意使用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乐于接受,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语言意境不是单纯的复制教材中的内容,也不是完全弃教材于不顾,而是要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然后再使用语言进行艺术加工、表达的再创造。创设语言意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使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文章讲述的内容回味无穷;在分析《孔乙己》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章时,教师就要使用准确严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旨,发散学生思维。在讲授《天上的街市》和《奇妙的克隆》等课文时,要使用简洁明了、活泼生动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向往,思维在教师创设的意境中自由翱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创设这种符合教材内容的意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再现文章意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果说一篇好的文章像一首动听的歌,那么文章的主题就是歌曲的主旋律,是打动学生心扉的重要因素,语言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范读时,应注意将自己的情绪与文章的情感同步,语调能够随着文章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这篇散文的语言基调活泼生动、明朗欢快,因此教师应该用喜悦、欢快、清新、自然的心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陶醉在新颖、奇特的春景之中,并感悟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的感情。这样,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既可以掌握文章的主旨,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当文章的基调处于一种悲愤、哀伤、沉郁的状态时,教师应使用一种沉痛哀婉、愤愤不平的语调去感染学生。例如在讲授郭沫若《雷电颂》一课时,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文章基调的跌宕起伏不断变化:时而哀婉沉痛,时而慷慨悲歌,时而愤怒控诉……音韵和谐,声情并茂,激情跌宕。学生受到震撼,,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教学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时,因这篇文章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逻辑性,因此,教师教学时的心情应是沉稳含蓄的。在教学议论文《敬业与乐业》一课时,要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浓厚深沉,时而诙谐幽默,教师的心情也要跟随文章情感的变化,或严肃,或沉思,或欢快。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应注重内容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教师讲授心情应为朴实、清新、明快。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意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

三、创设情感意境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意境的创设也要注重情感意境,把课文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按照教师所启示的思想去领悟,融会贯通,并有所创新。教师可以用情感互动的方式进行引导。如通过指导声调、更正读音,来为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剖析文章结构,找到重点关键部分,掌握一把打开文章意蕴深含的钥匙。例如讲授冰心的《谈生命》一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体现春水和绿树生命迹象的图片,配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创设一种生命顽强不屈的意境,在这种背景下带领学生朗诵这篇文章,分析文章的字词和句段,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含蓄的笔触描绘的“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理解作者笔下的生命,是奋斗不息、顽强不屈的意志,是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真正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中,教师语言情感应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情感波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发表见解,自主创新。

总之,创设语文教学意境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从创设语言意境、再现文章意境和创设情感意境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意境创设,帮助学生快速、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含义,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沛县汉源中学)

猜你喜欢

意境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