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交会”:第三产业新引擎
2012-04-29宋雪莲
宋雪莲
与拥挤嘈杂的广交会不同,这里没有任何可展示的货物。但一笔笔几十万美金甚至更大的生意或许就在这里成交了。与专注加工贸易的广交会不同,京交会的焦点在服务贸易领域。
5月28日上午,筹备了近一年之久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京交会”)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温总理指出,2011年,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1%,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服务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服务业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
作为温家宝总理口中世界上第一个为服务贸易搭建的综合性国际展会,京交会将带动北京及至整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漂亮的北京样本
国家总理出席开幕式,副总理出席闭幕式,140多位各国副部级以上官员和逾千名企业家莅临,京交会上频繁出现的各国政要和企业高层表达了共识——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的大背景下,新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必然是推动贸易增长的蓝海。
北京会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表示,我们以前只是抓了微笑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利润较低,“现在我们加强服务和服务贸易,将使我们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更加提高,弥补中国经济的短板。”
首都北京以漂亮的成绩单佐证了这个城市的努力:
2011年,北京市服务业总量达到12119.8亿元,比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的上海市高出1008亿元,服务业总规模位居全国首位;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5.7%,比上海市高17.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2.6个百分点;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作用明显。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其中信息、科技服务业规模接近上海的两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效果显现。
整体经济迈上科学发展新台阶,是北京市服务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大背景。五年来,北京市实现了六个翻番、两个重大突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大关,由6970亿元增加到1.41万亿元,累计比上一个五年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2万美元大关,比2005年的5600美元翻了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54亿元,比2005年的919亿元翻了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比2005年翻了一番,消费拉动型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投资规模达到近5500亿元,五年累计突破2万亿元,大体比上一个五年翻了一番;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节能降耗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从2005年的0.79吨标煤和49.5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0.58吨标煤和29.9立方米,创造了全国最低能耗水平。
成绩来自正确的规划。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三个北京”战略,提出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观察北京模板,众多莅临京交会的专家和企业家得出的共识是,中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也许不会像货物贸易那样带来爆炸式的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质量会比较高。
服务业打开转型大门
2011年中国政府公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年均增速11%,高于货物贸易增长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内在要求。
2005—2010年,中国进出口服务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6%,是世界上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与1984年相比,2011年国内服务贸易在20多年间涨了近80倍。不过,对外贸易在服务业整体中比重却只占14%左右,排在世界第106位。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与美国不相上下,而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仅4191亿美元,不到美国的一半。
但仍有亮点。温家宝总理预计,今后五年中国服务进口总额将超过1.25万亿美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总干事隋表示,目前中国国内发展服务贸易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可以从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中取得更多利益。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未来30年,国内服务贸易在质与量上都将有一个飞跃。
“现在正是国内发展服务贸易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要求最急迫的时期。”隋说。
“对于有意发展国际业务的企业而言,找到并开发市场从来就是整个贸易往来中最艰难的部分。”参加京交会的世界贸易网点联盟(WTPF)主席布鲁诺指出,在这一点上,服务业企业要比实体经济的企业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的产品是相对无形的,难以直观地展示。但是,“在京交会上,不再需要繁复的手续、千百次的沟通联络,全球的服务贸易需求方和提供方都能够面对面地交流甚至当场达成合作意向。”
布鲁诺告诉记者,本届京交会,世界贸易网点联盟组织了超过10个国家、35人的企业团队带着自己的业务来到北京,希望能够借助京交会的平台擦出合作的火花。
从2000年起,WTPF便在企业之间做着桥梁的工作,京交会的举办一次性地解决了他们曾经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筹备的联络工作,此前,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端平台撬动全球机会
不止于一笔生意、一张订单,京交会的价值更是为服务贸易提供一个平台,在分享经验、拓展视野、实现共赢之后,来自全球服务贸易产业的同仁们,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一起求索服务贸易下一步的发展模式,探寻服务贸易更宽广的市场空间。
由商务部与北京市共同主办的京交会,得到了在全球贸易中起核心作用的三大国际机构WTO(世界贸易组织)、UNCTAD(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支持,成为京交会的密切合作伙伴。在国内也得到了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贸促会等16个中央部门的支持,是真正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的服务贸易交易会。此外,一批机构也将成为京交会的长期合作伙伴,如世界贸易网络联盟已经和北京相关方面签署协议,下半年联盟的年会将在北京市召开;世界货运联盟总裁也表示,将在明年的京交会期间举办第十届全球货代物流企业的洽谈会。
并且,京交会不仅为大企业提供贸易平台,同样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尽管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做更大的展台,出席更高端的论坛,签更大的订单,但是他们的工作人员依然是京交会上最忙碌的群体之一,他们不懈地努力,哪怕只是把自己的企业简介分发到各处。
第七次来到北京的UNCTAD专员卡洛琳娜,已经是这座城市的老朋友了。和前几次不同,这一次她几乎没有时间离开国家会议中心去干一点“私事”。
卡洛琳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她看来,京交会上收获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绝佳舞台。”
数字
首届京交会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设100个私密洽谈间;五大洲82个国家和地区的1721家中外企业、共22000余位客商参展,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全面参与,累计到会专业观众和客商超过10万人次。
首届京交会期间签署合作协议总金额达601.1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就达112亿美元,项目涵盖信息通信、服务外包、物流、绿色环保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