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和亚行的评估启示
2012-04-29万超李青
万超 李青
【摘要】2012年7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和亚行的评估启示》研究报告,该报告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和亚行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评估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了针对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的危机应对措施和建议。该报告对于金融危机应对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人行丽江中支组织人员对报告进行了编译,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启示
随着亚太地区逐步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席卷欧洲经济的危机又掀起了该地区对出口接连受创和金融资产流动受限的新一轮恐惧。针对这一场危机,亚洲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各自的对策,并可能向亚洲开发银行寻求金融支持和政策建议。文章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的危机应对评估所带来的启示。
一、欧洲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影响比之前担心的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一个国家退出欧元区而引发的危机(虽然可能性不大)带来的影响则可能更加深远。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其他国家对欧元的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减缓欧洲的经济增长,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元资产价格的飞升。本文认为受欧洲危机的影响,目前低迷的亚洲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的确,对亚洲各国而言,应对欧洲急剧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比应对漫长的经济放缓更加困难,因为后一种情形至少为亚洲出口商提供了寻求替代市场的时间。
正如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一样,贸易也许是主要的危机传播途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由于高度依赖欧洲市场而被认为非常脆弱。而即使对于那些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全面蔓延的欧洲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随之发生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同样也会使矿石出口商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这样,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受到冲击。同样的影响也会发生在那些依赖旅游经济和汇付经济的亚行成员国家身上,如柬埔寨、吉尔吉斯、蒙古、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越南和一些较小的岛国。
如果信用和资产价格飞升、出口急剧下降,很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产业将受到显著的影响。持有较低的国外资产和较低的欧元区债券可以保护亚洲新兴市场的银行体系,但如果欧洲银行因近来增加的风险而减少对亚洲的信贷投放,则会加剧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因此,虽然从总体看亚洲地区的贫困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但对于小国而言,其影响则是非常严重的,并会直接影响到大国的弱势群体。
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准备和应对
欧洲危机会从多大程度影响亚行各成员国家,不仅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脆弱性,还有赖于他们的机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度,金融部门的健康程度以及社会安全网的水平。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旨在增强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的能力。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2009年,面临严重的出口下滑,亚洲仍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长态势。主要亚洲经济体也不断增强汇率的灵活性(特别是最近几年)。因此,亚洲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已形成了竞争性的汇率,并相应放缓了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流动对汇率和经济的影响。同时多数国家建立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体系,银行和公司部门的制度不断完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要求也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这些国家减少了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大量现金流和期限错配的短期外债,并相应通过丰富资产的多样性减少金融市场风险。即便如此,亚洲特别是中亚转型国家的金融体系仍有相当空间加强和完善。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一些亚洲国家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下调利率以释放流动性。一些国家物价上涨的压力显现,但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初回归到了预警水平以内。因此,这些国家在面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时,还有调整应对的空间,例如降低现金储备率和利率水平以鼓励银行业刺激经济发展。
财政赤字的下降,在2008至2009年间为大部分亚洲国家提供了实施扩张性政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空间。虽然在面临此次欧洲危机时,亚洲大部分国家同样拥有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自由,但是居高不下的政府赤字,使得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高赤字可能会削弱信心,而此时收缩财政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波动负面冲击的影响。因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政府逆周期的财政支出一篮子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目标,逆周期的支出(特别是消费类支出)必须是可逆的,同时,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投资应带来生产效益。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跨地区和亚洲各国之间高度的国际合作成为了有利的危机应对措施。面对欧洲危机,同样需要通过国家之间通力协作以阻止危机的传染和蔓延。下一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是推动公司和银行部门间制度的国际合作以适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要。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应对措施将减少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和有效的金融整合使得亚洲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亚洲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欧元区的危机生动地暴露了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体系的弊端和危害。与之相比,亚洲国家在收入水平、金融体系和法律、政治制度上更为多种多样。这样的多样性使得推动货币整合受到严苛的条约和制度安排限制。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环境下凸显了亚洲国家坚持浮动汇率制和独立货币政策的优越性。
GDP:国内生产总值;区内均值经过GDP加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三、危机应对给亚行和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进行的评估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专栏1指出了未来发展中国家、亚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将如何应对,评估机构将如何更加有效。
四、国家层面的支持
(一)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发展中的亚洲较好地应对了近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而准备较为充分。这一次,各国拥有充足的财政政策手段运用空间,实施了合理的汇率制度,并强化了银行业制度规范。亚行通过员工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快速拨付工具的运用,同样也做好了准备。然而,由于所需的资本不能及时得以补充,亚行同样存在缺陷。国际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和股东需要认识到,应对危机需要更多的资源,并且需要在两个目标间做好权衡——即在正常状态下最大化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危机情况下保持充足的资本以保证信贷稳定增长。
(二)逆周期财政政策——注重可持续性和及时性影响
成功的逆周期财政政策需要注重三个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可持续性、支出的质量和及时性。无论是亚行还是其发展中国家成员都需要注意应对危机所需的财政扩张是否与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目标相一致。财政支出的质量非常重要。为支持消费而增加的公共支出应该是可逆的,而投资支出应该更多关注那些短期内具有较高就业刺激效应的在建项目。依赖需要较长启动期的资本密集型投资项目会减缓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对比之下,支持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加强已有基础设施项目的维护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将有助于向系统中注入流动性并产生即时效应。
(三)在非危机期间建立和培育可靠而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应对危机至关重要,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有效地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并快速发放救助。然而,很多现存安全网项目的效果都受到投向不准确、浪费等管理漏洞的影响。考虑到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要的时间,在危机之前而不是之后着手这些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亚行与其他机构共同合作,帮助发展中成员国家建立综合性和指向明确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预算约束、管理可行性和政治经济等因素涵盖在内。
(四)注重保持金融部门的高效有力
亚洲国家在改革和加强金融部门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亚转型国家)的金融部门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欧债危机不太可能引发亚洲银行危机,但仍可能造成需要预测到并谨慎处理的危险点。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可以为亚洲金融机构提供咨询和基于政策的支持。评估显示,如果建立在对政策和国际金融机构流程较为熟悉的已有合作关系之上,危机援助能够得到更快地发放。
(五)国际金融机构所支持的贸易融资可以在危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应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贸易融资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而也从那时起,大多数机构都显著地扩大了贸易融资项目的规模。评估发现,这些贸易融资项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金融危机期间贸易融资几近枯竭。这些项目都是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做出的反应,因为绝大部分援助都投入到受影响最重且最迫切需要的地方,比如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以及越南就获得了90%的亚行贸易融资援助。评估研究显示,贸易融资项目中严格的尽职调查标准同样也提升了开证银行的经营效率、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然而,就其附加条件,可能在私人部门资源、定价和利润等方面引起的挤出效应,以及危机中和危机后恰当的比例调整等而言,贸易融资项目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评估。这可以通过与其他同样涉及贸易融资项目的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完成,并能够相互借鉴。
五、亚行的准备
(一)对国家和部门深入的了解是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项目的前提
通过加强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可以达到互利。而“筒仓行为”(基于对政策狭隘的看法而采取的行为)的出现,可能会弱化国际金融机构的危机应对,并增加获得宏观经济、金融发展和国际间经验的难度。
(二)合作应对危机的方式将更加有效
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亚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更加紧密。基于各自比较优势和专长的有效工作分配,以及良好的交流和信息沟通,显著地改进和提高了危机援助的计划和实施。
(三)充足资源的及时到位对于有效的危机应对非常重要
亚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取决于保证充足的资本以应对快速增加的信贷投放。但除非风险承受能力得以提高,这可能导致要在危机应对操作和正常贷款操作之间权衡。危机应对和正常运营之间的资源分配是亚行股东和董事会在决定援助水平时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更好地对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危机下的脆弱性及其应对能力进行评估,能够使亚行在危机时更准确地将援助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四)工具选择对有效的应对意义重大
保证资源的及时调拨对于有效应对危机至关重要。传统较缓慢的投资信贷显然不能适应危机援助。规范、高质量的有政策基础的快速拨付贷款适用于危机援助,但这却会长时间耗用资本。而由于具有较短的偿付期,且为机构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定制化支持,亚行的逆周期支持措施和特殊项目贷款措施等特殊的危机应对工具都在危机期间较为适用。危机应对工具也可以最小化与正常贷款间的权衡,同时,这些工具也可以满足符合亚行特许条款的贫困国家所需的特殊危机信贷融资需求。
(五)加强监督是保证危机应对及时性的关键
有效的监督在危机逼近金融系统时能够提供重要的早期预警,并有助于提供危机应对方案。然而,监督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并需要排除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为确保有效,监督必须为亚行的管理层和政策制定者及时地提供关于潜在问题和风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