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专业“从做中学”融入式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施

2012-04-29欧阳霞

科教导刊 2012年29期

摘 要 新闻专业“融入式”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环节,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新闻课堂仅仅作为新闻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将逐渐淡化,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和新闻实践不断加强。

关键词 从做中学 融入式教学 媒介因素 新闻实践 专业理念

新闻教育最本质的要求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新闻人,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新闻业的需要,而现有的一些新闻教学显然难以抵达新闻教育的本质要求,有些新闻学课堂还在以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甚至以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强行注入为特征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应对着新闻学的发展变化,这样的新闻教学不仅难以为新闻学科贡献新鲜的观念,难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也逐渐磨灭着新闻业界对新闻教育的信任。从全国范围看,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并没有为他们在媒体求职中增加砝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现象呢?除了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媒体自身发展的原因之外,新闻教育教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

新闻专业教学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怎样的?新闻专业的教学怎样实现新闻的实践性?现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理论给予了我们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杜威的教育哲学最有特色之处在于教育方法。他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为依据,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著名的“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会获得知识。同时更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和实施新闻专业“融入式”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环节,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强化培养。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其他各个环节,有指导地探索研究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闻课堂仅仅作为新闻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将逐渐淡化,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和新闻实践不断加强。

“融入式”教学方法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1 教学环节的媒介因素融入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现成的答案,掌握固定结论,而是在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也就是要学会解决疑难的思维方式,“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因此新闻课堂教学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被动过程,建立融入式开放课堂。启发、讨论、探究、自主学习是开放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融入式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法包括:

(1)追踪和分析重大新闻: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大局、了解国情。为了培养学生关注新闻、思考新闻的职业心态和能力,在新闻学的教学中,应该设计“回顾重大时事新闻”环节,上课伊始10分种到15分钟追踪和评析本周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重大新闻,将新闻最前沿的内容注入课堂。启发和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分析新闻;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宏观意识、宽广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打破局限于学校,局限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让课堂向社会延伸,向传媒延伸。通过时事新闻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新闻充满激情、具有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评态度。

(2)媒体介入教学:将新闻业界记者、编辑请进课堂,让同学们与媒体第一线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开放学习的课堂,给他们带来最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把一线记者的经验与课堂知识密切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传授新闻学原理、新闻采写技巧。

(3)新闻实务训练:结合新闻实际,让学生快速分析新闻作品、判断新闻价值等,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4)对话式讨论教学:即老师和学生相互提问。老师用最简单的基础性问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就新闻传播学前沿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平等自由讨论的宽松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课堂上的对话讨论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营造民主教学氛围的过程。

2 教学过程的新闻实践融入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性强又有实践操作性的全新教学方法。传统的学习是将学生的主动活动排斥在外的,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无效的经验,因而是无效的学习。新闻学是实践性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如果离开实践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杜威将经验与教育联系起来,主张“不论对于学习者个人或者对于社会来说,教育为实现其目的,必须从经验即始终是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他认为“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是解决传统教育问题“可以永久参照的” 。

学习模式决定教学模式,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就必须将现行的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体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为主,在实践中领悟新闻的核心价值的知识体系,将新闻实践直接引入课堂的模式。具体教学方法包括:

2.1 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件发展的情景、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情景模拟教学强调在模拟的新闻现场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情景模拟教学目的在于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模拟的新闻情景中领悟新闻学核心原理,增加经验,理解意义,获得知识。

这一教学方法包括:(1)模拟采访场景——在课堂上重现新闻实践中经典的采访场景,让学生模拟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角色,再现采访过程,让学生既生动又深刻地学习和思考新闻采访的技巧。模拟采访场景包括古今中外经典采访片段。(2)模拟记者招待会——将新闻会搬进“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邀请专家学者作为新闻发言人,学生则模拟世界各大媒体记者,向新闻发言人提问,新闻发言人作出回答。不确定主题,提问范围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提问结束,新闻发言人和老师对提问进行点评,让学生在真实的新闻现场学习和牢固掌握新闻知识和技能。(3)模拟人物采访——将社会名人请进课堂,营造人物采访的真实场景,确定采访主题,让学生模拟各媒体记者,围绕主题,步步深入地对人物进行采访,并有意识地设置采访难度,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访结束后,老师点评。(4)模拟报纸操作——新闻采访写作、报刊编辑等新闻学专业课程,其最终的教学成果应该是一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正规报纸。因为一份报纸的完成过程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将新闻学专业采、写、编、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将各个知识环节整体贯通的能力。因此,制作一份从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到报道策划、选稿改稿、电子排版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报纸非常重要。

在情景模拟式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将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成实践探究式的活动或专题项目,并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运用、检验和丰富书本知识,从而建立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获得真知实学。

2.2 专业实习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把著名专家、学者、记者请进课堂传经授道,另一方面将学生推荐到主流媒体学习和实践。通过专业实习,使同学们进入新闻传播的实际工作程序,完整地参与新闻工作的全部环节,进行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工作实践;理解媒体工作的现状、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媒体的性质、任务和组成;掌握媒体的组织系统和稿件的编审制度以及工作原则;学习媒体工作的经验,弥补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欠缺,加强学生的职业心态和职业技能,培养未来的具有宽广的新闻视野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人。

3 教授内容的专业理念融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先生说,一个有影响力的传媒,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这是对传媒的要求,也是对记者的人格要求。传媒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新闻人的人格化体现。因此,优秀新闻人的第一特质是境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追求。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具有比社会其他职业更高的使命感、崇高感和责任心。

新闻专业的实践特点,使得技能技巧是可以通过实践历练而获得。所以,新闻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在他们的坚定的专业理念上。事实上,在新闻业界,一个走得高远的,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价值还不在于他的知识、技能,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在于他的精神气质,在于他的眼界胸怀,在于他的道德品行。显然,作为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教育,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理念,新闻专业理念教育是新闻教育中最不应该缺失的专业灵魂。具体说,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弘扬社会正气,鞭挞社会丑恶的正义感;树立学生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伦理观;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坚定的新闻价值立场。

在理念教育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虽然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像一个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 。这种教育和影响并非仅仅来自教师的系统的论述和传授,事实上任何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言行等等都寓有某种思想观点和道德精神,但其性质、方向、程度又有区别乃至对立。因此,我们在不断克服“教书不教人”和牵强附会地进行思想教育等偏向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而不是脱离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教育。 要在教学活动的一切方面和一系列教学环节上做出专业理念融入的自觉努力。

我国教育家叶澜说:“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意志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导而觉醒和发展。

也许再好的新闻教育也不可能直接从课堂诞生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但它至少应该给学生一个走向优秀的方向和基础;也许再好的新闻课堂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它至少应该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总之,以“从做中学”理论为指导原则的融入式教学既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了它的思想内涵,并切实地实施于新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从做中学”教学思想的作用,体现它在新闻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2]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

[3] 柯华庆.论杜威的实效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2010(10).

[4]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序言.

[5] 欧阳霞.新闻发现与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6] 王三策.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3.

[7] 王三策.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2.

[8]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