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的“科技畅想”
2012-04-2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2012年2月14日,人民大会堂里鲜花吐艳、华灯绽放。
上午10点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374个获奖项目,是党和国家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取得成就的赞誉,也记录了2011年我国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物理、农业、基础科学、医药健康……在这一年中,中国科技界丰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
3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8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两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不俗的实力与丰硕的成果,再次奏响了一曲自主创新的壮丽凯歌。
如潮的掌声中,谢家麟和吴良镛,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虽已白发苍苍、手拄拐杖,但却步履从容、满面笑容地走上主席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大红色的奖励证书。在漫长而曲折的科技人生中,两位老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中流砥柱。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是祖国对优秀儿女的庄严承诺。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创新,永不停歇。如今,这些老一辈科学家仍不知疲倦地奋斗在工作一线。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正成长起来,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栋梁。
“获奖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是对上百名冒着生命危险攻克难题的科研人员最好的奖励,今后我们将满怀豪情,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不辱使命。”由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领衔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张洪涛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如是说。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向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温家宝总理对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能源和资源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和重要战略资源的安全,正在成为科技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神圣使命。
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一大亮点,一批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频频获奖——这说明,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革新的主体,我国产学研发展开始走上健康和谐之路。
国家科技奖励的亮点很难逐一而述,但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实践则再次证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在如潮的掌声中,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落下帷幕,但创新,将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