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重构与优化研究

2012-04-29刘灿姣袁村平

出版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出版业经济区出版物

刘灿姣 袁村平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重构与优化的关键时期。现有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应建立区域出版物流联盟,推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打造大型出版物流企业集团,推动出版物流跨区域合作发展,构建多元化物流主体结构,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搭建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出版物物流标准化。

【关键词】出版业物流体系重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63-05

柳斌杰署长在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指出新闻出版业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现代物流体系,并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建设几家能够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现代出版物物流中心。“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重构与优化的关键时期。

1我国出版业物流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出版物物流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全国省级新华书店系统的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在打破行政区划、实行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及业务重组上取得一定突破,初步形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同时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连锁经营及物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互联网发行的加入已成为出版物流通的一支新生力量。各种大型出版物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在全国各省皆有建成,成为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新的经济区域划分构想,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黄河中游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笔者沿用这个标准对全国出版物流中心进行统计分析。

1.1出版物流中心地理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出版物流中心72个,其中北部沿海经济区居八大经济区首位,共有13个;然后是南部沿海经济区12个;长江中游经济区10个;东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同为9个;黄河中游经济区8个:东北经济区6个;西北经济区5个。

1.2出版物流中心建设状态和规模

在全国72家出版物流中心中,正在筹建或者还未完全投入运营的物流中心有7个,占总数的9.7%。如将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分为5个等级:(1)1万平方米以下;(2)1-3万平方米;(3)3-5万平方米;(4)5-10万平方米;(5)10万平方米以上。出版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13个,占18.1%,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16个,占22.2%。如表1所示。

1.3出版物流中心的所有制结构及运作方式

从所有制上来看,全国72个出版物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中,隶属于新华发行集团或出版传媒集团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有29家,约占总数的40.3%,投资主体多为新华发行集团或公司以及大型出版集团,以企业物流的方式运作;民营出版物流中心10家,约占总数的13.9%,开展独立经营;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书店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迅速,三大网络书店(当当网、卓越网、京东商城)在全国的物流中心共达到24家,占出版物流总数的33.3%;还有9家以独立法人实体存在的物流中心,占12.5%。见表2。

2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难点

虽然我国出版物流建设取得不少成绩,出版业物流体系初步形成,但是应该看到,制约我国出版业物流体系向现代化转变还有诸多制约因素,出版物物流体系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既与出版业这一特殊行业有关,也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有关。

2.1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地区封锁

目前,我国各省新华发行集团(公司)仍然主要是以行政区域划分来划定市场范围。虽然出现江苏凤凰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南新华书店实现资本和管理的结合、辽宁出版集团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实现跨区域配送,但是大部分省市的出版物发行资源依然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全国市场被人为地分割成很多个区域市场,并且各个区域间还存在竞争,地方贸易保护壁垒依然严重。各管理部门、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时多从本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使出版物流发展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割局面。在调查统计数据中,隶属于各新华发行集团或出版集团的物流中心占据总数的40.3%,已超过三分之一,而各新华发行集团或出版集团又是以各自本省资源为依托,各自为政互不往来。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使地方保护、地区分割思想还没有得以解放,大多数出版企业的经营还具有地域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还未形成,严重影响合理的出版物流体系的建立。

2.2出版物流中心产权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国有出版物流中心的闲置与民营出版物流设施的匮乏并存,大部分新华发行集团(公司)或出版集团下属的物流中心商流量并不够,物流业务被限制在行政区域范围内,而民营出版物流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已有的民营出版物流缺乏资金、技术及基础设施。从规模上来说,民营出版物流中心仅占总数的13.9%,而且规模几乎都在10万平米以下,超过5万平方米的很少,国有出版物流中心数量多、占地广,但是跨区域的物流企业匮乏,商流量集中于省内业务。此外,小型物流企业众多与跨区域的出版物流企业集团的匮乏并存,全国拥有的众多出版物流中心因为区域保护问题和标准化建设等难题,小而全的物流中心各自为政,跨区域的物流中心严重匮乏,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现代出版物流体系。

2.3城乡出版物流发展不协调

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资源的共享程度偏低,乡镇、农村地区人口与资源集中低于城市,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出版物流商流几乎静止。在全国各地区,城市出版物流发展质量较高,县一级物流只能配送到门店,农村基层发行和物流相对落后,物流难以覆盖到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难以在农村用户中实现,老少边穷地区、县以下农村物流网点建设严重不足,已有的网点经营困难,面临萎缩。这与我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农家书屋所提出的物流要求极不协调。

2.4出版物物流成本高

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大概为总成本的8%-9%,我国的平均物流成本为20%。另据不完全统计,出版行业的物流成本为24%-25%,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于我国社会物流平均水平。导致出版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体制问题,当然还有技术问题,这些共同导致物流效率低。目前全国大型出版物流中心数量众多,但绝大部分是企业物流,依附于企业内部资源,局限于出版集团内部的业务,物

流任务不饱和,物流成本没有单独核算。40.3%的出版物流中心属于新华发行集团或出版集团,10家民营出版物流中心大部分隶属于民营书业企业或文化传媒公司,3家网络书店的物流配送中心也是相对独立并存在竞争。在系统建设中,各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各自抢滩,一味强调自身系统的强大功能以及业务处理量,这种状况不符合现代图书分销物流要求。出版物流集约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各层级各自为政,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图书物流系统难形成。

2.5出版物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和标准化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两个轮子,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的高低是区别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出版物物流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出版物产业链所有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等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设施设备、工具器具的技术标准,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内部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我国出版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包括国有物流中心、民营书业物流、网络书店物流在内的各个出版物流中心中,虽然普遍采用出版物流信息技术,但是各项技术标准并不统一,出版信息系统与物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无缝链接依然存在困难,难以实现跨地区、全国性的出版物流的信息化,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有待提升。

3重构和优化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议

建设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必须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整体实力的基础上进行发行体制的改革,打造现代出版物流通网络,实现出版物物流跨地区发展,建设覆盖城乡的物流服务网络,同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促进出版物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

3.1建立区域出版物流联盟,推动区域出版物流联动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我国出版物流业正处于新旧格局转换、交替的时期,旧的格局还没完全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重构出版物流新格局的步伐必须加快进行。首先必须打破“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局面。借鉴网上书店在大中城市建立的物流中心能辐射不同区域的模式,利用已有出版物流中心布局,可以打造我国区域出版物流联盟。组建区域物流联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符合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目前,区域内的物流企业有着合作发展的共同愿望。只有通过合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构建区域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平台,才能实现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

八大区域内的出版物流中心应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分割,扩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在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政策对接、规划对接、信息对接,形成统一开放、高效合理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在八大经济区域内部,各省以区域内部业务量大、设施齐全的物流中心所在城市建立区域配送中心(RDC,即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综合比较全国各大城市出版物流实力,可将沈阳、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广州、兰州八个城市各自建成本区域内的RDC。在单独经济区,分别建立中央配送中心(CDC,即centraldistributioncenter),针对区域内各省情况,在区域重点城市建立3个到5个大区级CDC,在一级市场规划建设小型RDC,在二级市场以配送中心(Dc,即distributioncenter)覆盖城镇及乡村的方式来构建三级物流网络,结合整体供应链的管理,来完成出版物的采购、集货、分拨和配送等。如在长江中游经济区,将拥有5家各类出版物流中心的武汉建设为RDC,将省会城市长沙、南昌、合肥建立大区级CDC,在各大实力靠前的市级城市建立小型RDC,在县级城市建立DC,覆盖下层物流网络。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通过对厂商资源和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将减少物流环节,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2打造大型出版物流企业集团,推动出版物流跨区域合作发展

世界战略研究权威迈克尔·波特早就指出,“未来只存在两种企业,一种是规模超大的企业,另一种就是专业化非常强的中小企业”。因此,应在区域出版物流联盟的基础上,以第四方物流为抓手,进行全国出版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和扶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运作的,能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以第四方物流为探索方向的企业集团。

区域出版物流能够优化出版物流空间格局,而最终的出版物流格局是大型企业集团主导行业发展。借鉴日本的东贩、日贩等大型出版物流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地区,先在这些地区内建设和整备物流设施以形成物流据点和全地区物流网络,然后由点到面,在各个地区间形成跨地区物流系统,进行集中式大型化发展,最后形成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

针对我国实际,可在区域出版物流联盟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将八大区域联盟中胜出的区域出版物流整合者选出一家,分别建立南北两个超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统领各大区域出版物流发展,同时与各个出版集团联动,转变企业物流这种运作方式对物流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出版业的物流成本。南北两方超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的建立既要立足其本身实力,更要看其全国性的市场整合能力,以政府支持为依托,形成南北两强主导的现代化出版物流新体系。

3.3构建多元化物流主体结构,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由我国出版物流体系现状可知,当前出版物流仍然以国有控股的新华书店发行集团为主导,私营出版物流、集体所有出版物流以及个体、外资所有所占结构偏低甚至没有,导致出版物流中心产权结构单一,产业矛盾重重。对于占出版物流主体地位的新华物流来说,可以推动其与中国邮政物流的联动合作,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物流覆盖面广、空间布局密集、物流网络发达等特点,助推出版物流新格局。邮政系统和新华书店系统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应当是合作的伙伴,要在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大市场的共同目标下,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在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

多元化物流主体结构还有利于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统筹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发展。出版物流主体应主动吸收并接纳其他经济成分的参与,并建立除大城市外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下乡镇的物流设施建设。在出版业应进行多层次的物流空间布局,构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一级物流节点,以专业物流中心为二级物流节点,以物流站和县域物流中心为补充的多个层次的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结构,同时建设短距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所谓短距物流,是指能够将业务领域集中于某个城市,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在同一区域建立更多的仓储和配送基地。这些都需要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

3.4搭建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出版物物流标准化

目前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市场融合已经悄然蔓延并形成趋势,出版物物流应借鉴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契机,构建新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省级市场分割,应该通过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对接作为新格局打造的又一突破口。传统出版物流业态应与新兴业态相结合,实体物流中心应与网上物流交易相结合,形成多业态联动格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应支持物流交易平台发展,促进传统、分散的物流服务模式变革。在全国范围内,按区域分布支持3—5个中心城市建设网络物流交易平台,发展以服务于中小物流企业的城际配送业务;在物流示范城市,支持3—5家网络物流交易服务商,覆盖全市范围的网络物流服务商,提高同城配送能力。通过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集信息发布、交易撮合、交易结算、交易跟踪、企业信用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物流服务商。在物流交易信息平台上,物流企业可以发布自己的运力信息,寻找货源并对货源进行动态查询。另外物流代理商、物流企业的业务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信息、发展自己的业务,使全社会的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物流信息化离不开标准化建设,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标准制定是发行标准体系中基础核心关键标准,是我国书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和出版物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核心内容,对我国出版发行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仍需抓紧《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图书产品信息格式》《出版物商务作业规范》《读者分类代码》等近20项标准的制定。

一方面,要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作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对已经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要尽快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并将这些行业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在全行业中得到统一应用。

在政府、行业、出版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业等多方合作联动下,坚持改革,采用先进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支撑,放开思路,敢于尝试,勇于改进和突破,才能建设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猜你喜欢

出版业经济区出版物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2015 年出版物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